导图社区 历史九下第四章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01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
看板设计简洁明了,让您的计划一目了然。您可以轻松记录每天的进展,并在月底进行小结,回顾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实用性强:涵盖阅读、早起、运动等多种计划类型。 易于操作:设计简洁,记录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总结清晰:每月小结,让您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 结,当月回顾看板,当月习惯看板,当月小结看板。
2025年度计划模板,它是一个全面规划一年发展的工具,能够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模板详细地包含了年度目标的设定、季度目标的分解以及月度计划的制定,帮助你步步为营,从而实现你的梦想。
2025年度的日计划模板,旨在帮助你高效地管理每一天的时间,清晰地明确任务目标。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如晨间计划、工作学习、晚间总结等,确保你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四”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生产过剩
购买力严重不足
盲目扩大生产
危机
购买力低
工人失业
减产甚至停产
企业盈利降低
商品价格下降
供大于求
罗斯福简介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1921年
患脊髓灰白质炎
1928年
当选纽约市市长
1932年
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历史功绩
推行“新政”,帮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二战期间推动美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罗斯福新政
开始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新政
目的
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特点
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
措施
Recovery(复兴)
Relief(救济)
Reform(改革)
项目
具体措施
企业破产
加强对工业的 计划指导
①《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部门的企业活动 ②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③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农产品价格下跌
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①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②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银行倒闭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田纳西水利工程,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蓝鹰运动《全国工业复兴法》
罗斯福-炉边谈话
从繁荣到危机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美国商业街
家电步入大众家庭
但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与此同时,经济表面繁荣,股票狂涨,民众把积蓄用来买股票投机赚钱
“想发财,买股票 ”,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购票投机活动。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均可借贷
为了赚更多的钱,人们把目光聚集到哪个行业?
在此基础之上的经济是不是真的繁荣?
股票投机
虚假繁荣,泡沫经济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贫富分化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信贷消费,股票投机,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
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的基本矛盾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破坏性特别大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几个月、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本次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持续到1933年,长达4年之久
受危机涉及到的范围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内容来源 | 人教版历史教材
23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制作软件 | 亿图脑图
24
历史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