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构建《小羊皮卷》后三章的思维导图
《小羊皮卷》汇聚103个新鲜好玩的生活现象,带你换个视角看世界,解决五大心理困惑,还有不只103个快乐生活的妙招等着你,我们利用这个思维导图的方式,更好的一秒get到普通人的生活智慧。
编辑于2021-04-05 13:27:36《小羊皮卷》
只要我够懒,就会找到更机智的解决办法。
BGM效应
在家一定要打开一个视频或音乐,否则就会觉得很不自在的现象。不想干活的时候,不妨打开电视机当背景音乐,劳动马上就会变得有意思了呢!
沙县小吃效应
在一群人都不知道吃什么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个人说:”要不去吃沙县小吃吧!“那么,大家就会瞬间冒出一大堆想吃什么的想法来否定这个提议。和朋友聚餐时,如果你希望她们能主动说出想吃的东西,不妨试试提议去吃沙县小吃,这样就会有很多选择啦!
美丽芭蕾效应
每一个想要变美的女孩子,几乎都会跟着《美丽芭蕾》这套教程学习改善形体,这逐渐变成了一种追求美丽的暗号。如果你想变美却不得其道,不如先搜索一下《美丽芭蕾》找到组织吧!
减肥绊脚石效应
每当你开始想减肥的时候,饭局邀约总会莫名其妙地变多,成为减肥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是和关系好的朋友约饭,那不如在饭桌上做那个多说话、少动筷子的人。这样既参加了约会,也不会长胖太多。
金鱼记忆效应
明明智力没问题,但记忆能力却像金鱼一样,只能保持7秒,转眼就忘记了刚刚要做什么事的奇怪现象。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最好还是写下来交保险。不重要的事情忘记了怕啥,分正7秒之后,你就会忘记了自己忘记做这件事情啦!
随机播放效应
一种在听歌的时候明明是自己选择了随机播放,但随机之后又不会自觉地切掉很多歌的奇怪行为。当你手机内存不够的时候,采取这种随机播放的方式,这时被你切过去的那些歌就可以删掉来腾出一些内存啦。
粉丝电影
一种由超高人气的年轻人演员主演的、不在乎剧情、不要求演技、不追求奖项的,有特定人群买单的电影形式。当你想去看电影又不知道该选哪部时,看看主演阵容和获奖经历,基本可以先排除这类电影。
过早防嗮效应
在每年春夏之交,总有一批爱美人士,每天出门涂满防嗮霜,戴口罩、墨镜和帽子,还要打伞才愿意出门。然后到了最容易晒黑的盛夏,却会发现他们已经抛弃了这身行头。为了美做得太过夸张,反而会消耗坚持下去的激情,一步一步来,反而有利于长久保持美丽。
柠檬效应
一种每天在网上羡慕和嫉妒别人的绝美爱情,而在现实生活对身边的异性毫无兴趣的奇怪行为。既然这样不如在人的爱情里,看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扩大交际圈,这样你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甜蜜的爱情。
名场面效应
一种明明没看过一部剧,却因为在各种平台上看到该剧的经典场面,而开始像老粉一样熟练运用剧中梗的奇怪现象。为了将梗用得更加出神入化,不如看看全剧了解一下名场面怎么来的吧,说不定你会因此找到一部喜欢的好剧。
周末废人效应
一种工作日时在脑海里把周末计划排的满满当当,真正到了周末却根本连床都不会下的奇怪现象。身体比头脑更先一步做出选择,那就别纠结了,你会发现无意中连选择困难症都克服了。
相关热搜效应
一个人或一件事成为热门话题之后,常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相关事物会同时被大众广泛关注,广大吃瓜群众可以据此复习过去的经典案例。写论文时如果不知道如何发散性地做分析,可以选择一热门话题点进去,看看八卦传播的关联性,说不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仪式感效应
一种吃泡面要用韩式泡面锅,喝可乐一定配玻璃杯,搬砖之前也要涂上好看的口红在开始的非常规操作。普通的生活会因为仪式感而变得熠熠生辉,当你觉得生活太无趣了,不妨尝试过一下有仪式感的生活。
MUJI效应
一种以出售生活方式为口号,然后通过卖生活周边盈利的反常规操作。如果你想改变生活方式又没有参考,去MUJI体验一站式服务就没错了。
可乐鸡翅效应
当代年轻人学习做菜时默认的第一选择,尽管这菜并不能让他们吃饱。当你想学习做菜但又怕吃了长胖时就选可乐鸡翅吧。
豆瓣电影效应
一种高分电影不一定好看,但低分电影一定很难看的奇怪认知。当你想看一部老电影,但又不知道是否值得时,可以通过豆瓣电影评分来做初步判断。
连锁效应
外出旅行时,明明打算要多品尝当地的美食,最后却总是在熟悉的连锁店吃饭的奇怪现象。了解了这个效应,出门旅行你就可以不用为吃什么而纠结了。在预算不太充足的情况下,这个效应还可以为你省下一笔餐饮费,毕竟连锁店一般都不会太贵。
习惯性好评效应
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购物中不管是否满意,都会习惯性给好评的奇怪现象。如果你经常网购到不适合的东西还习惯性给好评,看到这个效应时你就会发现,你可能适合去实体店购物。
自我感动效应
一种懒惰太久了,稍微努力一下,就觉得自己是在拼命的奇怪现象。当你知道了这种效应,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避免自我感动,摆正心态继续努力。
喜欢是冲动,热爱是放肆
吸猫效应
一种控制不住自己,看到小猫就想摸,看到猫片就想舔的行为。压力太大的时候,吸猫可以调节心情,有益身体健康,也可以自己养只小猫,全方位感受喵咪带来的治愈效果。
种草效应
有的东西你本来并不想买,一旦有网红博主推荐就忍不住购买的现象。博主的推荐能帮你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好东西,说不定从此你就开始变得越来越精致了。
没衣服穿效应
一种当代年轻女生,每到到换季都会觉得自己没衣服穿的奇怪现象。换季觉得没衣服穿那是因为想买新衣服啦,不如把去年的旧衣服挂上闲鱼,这样既不浪费,又多了一笔买新衣服,可以说是两起全美。
心血来潮效应
经常会有头脑一热,突然想做某件事的冲动,风风火火地开始之后,没几天就放弃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开启循环模式的奇怪效应。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次心血来潮,不妨将你想做的事情,分成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地完成,这样起码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呢!
转身嫌弃效应
一段时间之前收藏在购物车里非常喜欢的东西,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人买成,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就会嫌弃万分,甚至会怀疑自己当时的审美。没钱又想买东西的时候,先做点别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过一个月再回头看,说不定可以直接省下这笔钱。
叛逆评分效应
一种看了某部电影之后,本来内心感觉不错,但如果看到全网都在过分吹嘘这部电影,反而会不自觉地给打下低分的叛逆心理。如果你去看一部电影之前想知道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可以过滤对此电影过度或过低的评价,这样可以了解到相对客观的评价。
租房改造效应
年轻人一边寻找价格低廉的出租房,一边花费比房租还多的钱对不属于自己的房子进行改造的奇怪行为。当你在房租上省下一笔钱,正好可以把它花在改造房子上,这样既可以住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这样既可以住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又能打发好长一段无聊的时光。
分期付款效应
一种明明到最后付款总额高于一次性付款,却被很多人认为赚到了的消费方式。分期付款的前提是每个月都有收入,如果你想阻止自己草率辞职,可以选择这种消费方式来监督促自己。
健身年卡效应
一种只要在健身房办下年卡,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内,在这家健身房累计锻炼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月的奇怪现象。既然年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那还不如在想去锻炼的时候在购买单次体验卡。
基础款效应
一种低调、百搭、不挑人的特点闻名,但只要自己穿上身,立马变土变丑的神奇服装。如果你是一个长相和身材都很普通的人,那么选择稍微带一些特别设计元素的服装,会比基础款更能修饰你的身形。
破产姐妹效应
一种常见于年轻女孩之间,相互分享淘宝链接,一起疯狂购物直到破产的现象。当你拥有和你一样喜欢购物的朋友,相互分享的同时,可以一起约定每个月存相同数量的钱,这样积累到了一定金额,还可以一起买个平时买不起的大件呢。
kindle效应
为了更方便地看书,所以买下一个kindle,然而买来后发现它最大的作用其实是盖泡面。很多看似有用的东西来之后才会发现很鸡肋,此时只要像kindle一样,发掘出它的一个其他作用,你就不算亏了。
外卖冒险效应
一种点外卖时,总是会选择没吃过的店家,尽管屡次踩雷,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当有同事问你周围哪家外卖好吃时,你可以第一时间帮她排除一大堆不好吃的选项了。
前方高能效应
一种常用来剧透的弹幕词汇,恐怖片气氛杀手。当你是一个胆子小又很想看恐怖片的人,打开弹幕看吧,每一处吓人的地方都会有“前方高能”护体。
爆款效应
一种商家用来宣传,买家用来避雷的购物暗号。如果你不想在大街上跟太多人撞衫,一定要遵循此效应,避开一切带有”爆款“关键词的商品。
拆快递效应
一种常见于当代网购人群,拿到快递之后一定要立马拆开,但拆开以后就兴致全无,甚至想退货的奇怪现象。忍不住想乱花钱的时候,就看一眼你身边刚拆的快递,还想买吗?
吃完这顿减肥效应
减肥期间的专用咒语,一旦说出这句话,不管这顿吃的多不多,减肥都会失败。忘记这句咒语,收获一次成功的减肥。
我不是社恐,我只是一株含羞草
被动追剧效应
没看过热播剧,却能在各种公共场合里,通过其他人的外放,得知大部分剧情的现象。碎片时间就能掌握最热播剧的信息,正好可以用来拉进与同事或者朋友们的距离。
社交NPC效应
一种在现实社交生活中,只和主动与自己说话的人说话的现象,仿佛游戏里的NPC。当你在社交生活中不好意思主动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不妨默默地给予别人主动和你说话的概率。
毛玻璃心效应
一种因为非常没有安全感,所以在社交生活中,不轻易向别人展现自己内心的现象。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先保护自己,顺便观察一下对方,如果是值得交往朋友,再对别人敞开心扉也是一种很机智的社交办法。
烧烤效应
一种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必须约上好友去烧烤摊吃烤串,才能排解郁闷的奇怪现象。下次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又不想说出来,就赶快约上朋友去吃烤串吧!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吃着吃着你就愿意倾诉啦。
表情包效应
一种明明审美没问题,但看到搞怪、高糊的丑陋表情包,就忍不住收藏并使用的奇怪举动。其实反过来,根据表情包可以快速发现那些人跟你有共同爱好哦,这样在网络社交中可以快速拉进你和网友之间的距离。
格子衫效应
如果你看到一个成年男子,一年之中有大半的时间在穿格子衬衫,基本可以判断此人为理科男。当你工作遇到一些理科问题需要找人求助时,先寻求穿格子衬衫的男同事帮忙,可极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鬼畜效应
一种在互联网上通过丑化、搞笑化正经东西的方式,来娱乐自己和大众的反常规操作。在生活中,想拉进自己和他人的距离时,也可以适当地用一些这种方式,当别人觉得你很搞笑时,你们的关系就会融洽多啦。
小透明效应
有的人明明私下外向得不行,可一到了陌生的社交场合,就开启隐身模式,仿佛自己是个小透明的奇怪现象。如果你是这种小透明,想在社交场合找到一个同伴一起自闭,就盯紧那些一言不发地埋头吃饭的家伙。
小建议效应
聊天的时候,如果有人铺垫说提出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就意味着他要提出反对意见了。下次如果听到这种措辞,可以先在内心平复一下心态,免得突然听到相反的意见气到想跺脚。
以退为进效应
与别人产生了分歧时,一旦对方退让一步,自己马上因为愧疚而后退三步的奇怪行为。如果想和别人在争论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退一步往往会比强势争执更有用。
关键词效应
一种在对话中永远只能捕捉到非关键信息的能力,比如当听到“你可长点心吧”首先想到的只有“点心”两个字。当你处在一个比较局促的对话环境中时,关键词效应可以达到缓解气氛的作用。
来都来了效应
做一件事或去一个地方,发现情况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时,用于安慰自己的专用术语。当你去参加同学聚会,却发现来了你不喜欢的人,马上离开有显得很失礼,这时你就可以“来都来了”安慰自己,然后开始沉浸于美食或者其他事物之中。
秀恩爱效应
那些在公众场合和社交媒体上大肆秀恩爱的情侣,最后往往都会落个不欢而散的下场。“秀恩爱,分得快”,与其别人吐槽你的甜蜜爱情,不如花点时间和喜欢的人相处,真实的体验比获得点赞更带来幸福感。
性子直效应
口不择言的人在社交生活中用来当挡箭牌的术语,常见于说了一些很不合时宜的话,然后用“性子直 ”当托辞。如果你是一个不太喜欢与争执的人,在生活中遇到常说这句话的人,最好尽量远离他,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快。
哈哈哈哈哈哈哈效应
一种网络社交中的万能回复,一串简简单单的笑声,竟然能在不同的对话中承担那么多不同的意义。如果你是一个不善于网络聊天的人,那么善用“哈哈哈哈哈哈哈”可以给你免去很多社交困扰,至于具体含义,就让对面的人意会吧!
歌单静止效应
一种到了某种年纪,不管出了多少新歌手和新歌,自己听的歌单却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的奇观现象。如果你在社交场合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一时找不到什么话聊,可以一起说说最近在听的老歌,你们很快会产生共鸣的。
多喝热水效应
一种男朋友最爱用、女朋友最讨厌的关心话语,以不能缓解疼痛,却可以增加暴躁值为特点被广泛吴用。当女朋友难受的时候,为她端来一杯热水的效果远远好于对她说"多喝热水"。
游戏黑洞效应
一种不管玩什么游戏,最后都会沉迷于好看的衣服和配饰,对游戏剧情和攻略毫无兴趣的奇怪现象。当你有一个这样的女朋友时,与其抱怨她不会玩游戏,还不如送她一些好看的装备,这样游戏和女朋友就都能保住了。
与我无关效应
一种坐自己的车,让别人走路的淡薄心境。遇到让你非常不耐烦,又不好当场怼别人的情况时,“与我无关”四个字可以让你诙谐地全身而退。
微笑表情效应
当代年轻人表示冷漠的暗号,父母辈最爱使用的表情,一种两辈人永远都无法理解对方的神奇表情。关爱爸妈,从主动发出一个笑脸表情包开始。
中药效应
一种聊天时的定时炸弹,你经常可以看到平时非常友好的人,听到对于中医的不同看法,都会忍不住跟人争执的奇怪现象。如果你是个不喜欢吵架的人,聊天时最好避开这些容易引战的话题。
重映效应
常见于电影圈,为情怀买单的典型现象。如果你的朋友欠钱不还,你又不好意思开口,可以邀请他去看一场重映的电影,然后告诉他,某某导演的票钱我还了,该你还钱了。
独乐乐效应
当代年轻人,“众乐乐不如独乐乐”的反常规操作,比起出门社交,他们更喜欢宅在家里看书、刷剧,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果下次有人想邀请你参加不喜欢的社交活动,你又不方便拒绝,可以发一条关于这个效应的朋友圈暗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