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织学与胚胎学:肌组织
组织与胚胎学第五章肌组织思维导图。该图为大学生物组织胚胎学之肌组织思维导图,肌组织的特点、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心肌和平滑肌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等内容都可以在下图中找到相对应的知识要点,值得收藏学习。
脑主管感觉和运动,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是怎么感知外界环境、对人体进行管理的呢?本思维导图将向你介绍十二对脑神经及其分支分布和损伤后果,带你了解脑通过脑神经对人体进行管理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肌组织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长圆柱状直径10~100μm,长度不一,一般为1~10mm
长者可达10cm以上,除舌肌等少数肌纤维外,极少有分支
多核细胞
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甚至几百个核,核呈扁圆形,立于肌膜下方。
拥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偏振光显微镜下
明带呈单折光,为各向同性,故又称I带
明带长度依据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或舒张状态而异,最长可达2μm
暗带呈双折光,为各向异性,故称A带
暗带长度固定,为1.5μm
油镜下
H带:暗带中央的一条浅色窄带
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
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是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肌节由1/2 I 带+1/2 A 带+1/2 I 带组成
长度介于1.5~3.5μm,一般静止状态约为2μm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粗肌丝
长约1.5μm,直径15nm
由肌球蛋白组成
细肌丝
长约1μm,直径5nm
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在横切面上每1根粗肌丝的周围排列着6根细肌丝, 每1根细肌丝周围有3根粗肌丝
横小管
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
位于明暗带交界处
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
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同一平面上的横小管分支吻合,环绕每条肌原纤维,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肌质网
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
位于横小管之间
中部纵行包绕一段肌原纤维,称纵小管
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
每条横小管与纵小管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至肌质网膜。
肌质网上有钙泵和钙通道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肌丝滑动原理
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
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传递给肌质网,大量Ca2+涌入肌质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发生构型或位置变化,暴露出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二者迅速结合
ATP被分解并释放能量,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动,将细肌丝向M线方向牵引
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明带缩短,肌纤维收缩,此时,H带也变窄,但暗带长度不变
收缩结束后,肌质内的Ca2+被泵回肌质网,肌钙蛋白等回复原状,纤维松弛
心肌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
连接处染色较深,呈闰盘
多数单核,少数双核,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有呈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核周围的胞质内可见脂褐素,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一般认为无再生能力,损伤的心肌纤维有瘢痕组织代替
心肌的超微结构
有粗细两种肌丝及其组成的肌节
与骨骼肌纤维相似
特点
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肌原纤维间有丰富的线粒体
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肌质网的纵小管稀疏,终池少而小,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
导致心肌贮钙能力低,收缩前向·尚需从细胞外摄取Ca2+
闰盘的横向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黏着小带及桥粒,使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牢固;在闰盘的纵向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分别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
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长梭形
核位于细胞中央,杆状或椭圆形,常呈扭曲状
胞质嗜酸性
无横纹
一般长200μm,直径8μm
但是大小不均,如小血管壁上的平滑肌纤维短至20μm。妊娠末期子宫平滑肌纤维可长达500μm
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细胞内无肌原纤维
可见大量密斑、密体、中间丝、细肌丝和粗肌丝
细胞内只有少量肌质网,细胞收缩时也需从外界摄取Ca2+
表面常见胞膜向胞质形成的浅凹,作用尚无定论
平滑肌纤维的收缩也是以粗、细肌丝间的滑动为基础
由于细肌丝以及细胞骨架的附着点密斑呈螺旋状分布,当肌丝滑动时,肌纤维呈螺旋状扭曲,长轴缩短。平滑肌纤维之间有较发达的缝隙连接,可传递信息分子和电冲动,引起相邻肌纤维的同步功能活动。
分布于心壁和临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其收缩有自动节律性
广泛分布于消化管、呼吸道、血管等中空性器官的管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