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学 抗原
免疫学的抗原内容,导图详细介绍了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原Ag(antigen)
定义
抗原(antigen,缩写Ag)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是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性质与分子结构
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是指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即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 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半抗原
青霉烯酸
完全抗原
免疫反应性
免疫反应性指的是抗原性,抗原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特异性
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专一结合的特性。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
它可以是由连续序列(蛋白质一级结构)组成或由不连续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组成,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抗原结合效价:即1分子抗原表位数量
抗原结合效价(antigenic valence):是指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类别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
表位的分类,顺序表位 ( sequential determinant ),又称线性表位,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如蛋白质一级结构。
构象表位
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称为构象表位,也称为非线性表位。
根据空间结构特点分类
T细胞表位
仅识别由APC加工后与MHC结合为复合物并提呈于APC表面的线性表 位。可分布于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CD4T
CD8T
B细胞表位
无需APC加工提呈,多为构象表位,少数为线性。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根据TB识别抗原表位不同
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载体现象是半抗原转化所用的载体发生变化,则引起免疫原性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抗体的现象。
这里解释了免疫2的那个问题,因为割掉胸腺后TH细胞不能刺激B了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免疫原性影响因素
超抗原SAg
超抗原(super antigen,SAg)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10-9M)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物质。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相比,不需要常规的细胞内抗原提呈,无MHC限制性。
直接激活大量T细胞
选择性结合TCRβ链V区
可能诱导T细胞耐受
佐剂
佐剂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丝裂原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因可非特异性激活多克隆T、B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而得名,无需APC提呈,属于非特异性的淋巴多克隆激活剂。
种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刺激B产生抗体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
根据是否需要Th参与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 TI-Ag) 在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 T 细胞辅助,所以称为 TI-Ag 。此类抗原只含有 B 细胞抗原决定基,只活化未成熟 B 细胞,诱导产生抗体仅为IgM类。
细菌脂多糖LPS,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等
异噬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间的共同抗原。
异种抗原
异种抗原是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通常情况下,异种抗原的免疫原性比较强,容易引起较强的免疫应答。
同种异性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抗原性差异的抗原性物质。
自身抗原
独特型抗原
根据亲缘关系分类
内源性抗原
在APC内新和成的抗原,胞质内处理成抗原肽后与MHCI结合,被CD8+细胞识别
外源性抗原
通过胞吞受体介导等方式进入APC,处理成抗原肽后与MHCII结合,被CD4+T细胞识别
根据提呈来源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异物性
异物性指抗原与所刺激的机体的自身物质的差异。
化学属性
分子量
分子结构
分子构象
易接近性
物理性状
宿主因素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