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特别认真地生活》思维导图
一部“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心灵自传。 稻盛和夫饱含激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着力描写了青春的苦难与早期的挫折,以及成长过程中从不放弃的“较劲”的信念。 “磨炼自己的灵魂,就要每天都特别认真地生活,每天都特别勤奋地工作。让心灵变得美丽、优雅、充满慈悲,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作者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对结构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创办「创造课程」的实践成效,发现人生如同自然界一样有着“潜藏结构”——由我们的欲望、信念、假设、抱负与客观现实结合而成,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在这个结构中,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反抗-顺应”陷阱,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会使我们陷入“来回摆荡”的困境。 对此,本书提出了一种更为底层、更富有动力的心智成长方式——通过选择和创造来改变人生的结构张力;并且解释了创造的5个步骤、创造历程的3个周期,以及每个周期中会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启发人们走出一条阻力最小的人生道路。 本书因此成为二十世纪关于“创造力”的启蒙之作和30年经典之作,影响了许多成功人士。
世界上所有优秀的销售奇才,他们的销售思维其实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相反——他们运用的正是反直觉销售思维! 对于销售,我们通常都会联想到销售员那种过度自信、控制欲强、不接受任何反驳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销售,成功人士更善于推销,包括他们自己、他们的想法及产品。
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孤独,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而西方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与年轻人失业,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的缩减让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特别认真地生活》思维导图
稻盛和夫特别认真的一生
生平履历
个人成就
创办两家企业,均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且拯救了日本航空,获得日本“经营之神”的称誉
成长阶段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是七个兄弟姐妹中的次男
1945年,患上肺浸润抱病卧床,后听取班主任劝导,报考私立鹿儿岛中学
1951年,报考大阪大学医学部医学科失利,进入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
工作阶段
1955年,从松风工业离职后,创办第一家公司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后更名为京瓷株式会社
1983年,设立“盛友塾”,培养年轻的经营者,后来更名为“盛和塾“
1984年,投入个人财产设立稻盛财团,担任会长。设立第二电电企画株式会社,担任会长
退休阶段
1997年,65岁时辞去京瓷、第二电电的会长职务,担任名誉会长,在临济宗妙心寺派圆福寺剃度出家
2010年,受日本政府邀请,以78岁高龄再度出山,担任日本航空公司会长,拯救日航
2022年,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六项精进
活着就要感谢
12岁时,稻盛和夫患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一肺结核。不少亲人都死于肺结核,但他逃过一劫,他觉得自己的命是捡来的,因此形成了一个信念,就是“活着就要感谢”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进入松风工业后,恶劣的工作环境让一起入职的同事陆续离职,稻盛和夫意图加入日本自卫队未果,不得已留在了松风工业,发现烦恼无济于事后,悟出“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留在松风工业后,稻盛和夫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当中。在不懈努力下,研发出了“镁橄榄石”,成为日本第一的陶瓷技术,悟出只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发现工作的意义
积善行,思利他
创立京瓷后,发生了一次员工集体“叛离”事件,11位员工写血书要求改善福利,在稻盛和夫的劝说下留了下来。稻盛和夫开始把“积善行,思利他”作为经营理念
要每天反省
70年代石油危机到来,公司经营面临挑战,但稻盛和夫决定不解雇任何人,凝聚团队人心,修炼内功,让员工思考公司可改进之处。“要每天反省”成为京瓷员工秉持的共同理念
理念
贯彻“对人而言正确的事”
稻盛和夫认为,要贯彻“对人而言正确的事”,比如正直勤奋、谦虚、勇敢等。做某件事时,首先应考虑事情本身是否正确,而非利益
给年轻人的忠告: 应该努力去喜欢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坚持寻找喜欢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就会悟出其中的意义,并且喜欢谁现有的工作
驾驭能力的是人品
管理者的用人原则:在能力和人品之间应该首选人品。人哪怕能力差一点,如果人品好,经过长期培养,也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工作成果等于“思维方式”乘以“热情”乘以“能力”,思维方式是指人品、态度和发心。只有发心是好的,才会产出好的结果;如果发心是坏的,哪怕热情、能力再高,也会适得其反
通过酒话会传递思想
作为领导者,可借助非正式场合喝酒吃饭的机会,不厌其烦地向员工讲述工作和人生的意义,使得公司的愿景、价值观为所有的员工共有
小结
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特别成功的人,但是如果每一天都特别认真地生活,我们的一生一定会过得更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