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德育
德育部分结构划分与教学有所相似,本导图把德育部分易混易错点做了适当标注,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关于我们一家人的思维导图,分析了一下几点:读懂彼此的心、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弘扬优秀家风,欢迎交流。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小学五年级道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丰富多样的文字(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德育
概述
概念
广义: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学校德育
内容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
德育过程
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
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vs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实质: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
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知(道德认识)-核心部分-基础
情(道德情感)-内部动力-催化剂
意(道德意志)-“忍不住”-精神力量
行(道德行为)-外部表现-重要标志
统一体是学生的思想品德
要促进和谐统一发展 (开端视具体情况而言, 知识基础,行是关键)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各种矛盾斗争向积极方面转化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给学生指导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疏导原则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慈相济(马卡连柯)
知行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长善救失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家校合作
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讲授法是教学方法的基本方法
语言说服法
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
事实说服法
参观、访问、调查
榜样示范法
有形的示范
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实际锻炼法
常规训练
时间锻炼
参加实际活动: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情感陶冶法
无形的感化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eg: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道德修养法
自我反省
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德育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德育的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工作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史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知)
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德育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体谅模式(情)
代表人物:彼得·麦克费尔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社会模范模式(行)
代表人物:班杜拉
观察他人行为
价值澄清模式(知)
代表人物:拉斯、哈明
澄清学生已有价值观
步骤:选择-赞赏-行动
德育过程vs 品德形成 主体:双边 vs 自身 影响:有计划 vs 多方面 结果:与社会一致 vs 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