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营运资金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思维导图,营运资金的特点是来源具有多样性,数量具有波动性,周转具体短期性、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编辑于2021-04-17 21:32:48营运资金管理
存货管理
目标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有利于销售
便于维持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降低存货取得成本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存货的成本
取得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年需求量/经济订货批量*单位变动订货成本
固定订货成本
购置成本
储存成本
变动存储成本=平均库存量*单位变动储存成本=经济订货批量/2*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固定存储成本
缺货成本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经济订货基本模式【假设货物是一次性入库,因此,库存量在存货入库时一次性达到最大值】
公式:存货相关总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储成本 =(存货全年计划进货总量/每次进货批量)×每次进货费用+(每次进货批量/2)×单位存货年存储成本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陆续供货、陆续耗用)
再订货点
R=L×d 【例题】订货日至到货期的时间为5天,每日存货需用量为20千克,那么: R=L×d=5×20=100(千克)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最佳经济订货量Q=
p为每日送货量 d为平均需求量
该批货全部送达需天数(送货期)=Q/P
经济订货量总成本TC(Q)=
保险储备决策
再订货点R=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缺货损失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单位储存(持有)成本 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单位缺货损失
比较不同保险储备方案下的相关总成本,选择最低者为最优保险储备。
现金管理
持有现金的动机
交易性需求
预付性需求
投机性需求
目标余额的确定
成本模式(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机会成本(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正相关
管理成本(因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一般认为是固定成本
短缺成本(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负相关
总结
决策原则: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存货模式
前提
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变现部分证券得以补足;(不允许短缺)
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交易成本
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所付出的代价
公式:交易成本=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
机会成本
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公式: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息率
总结
公式
优点
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确定最有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缺点
该模型假设现金需要量恒定;
该模型假定现金的流出量稳定不变,假设计划期内未发生其他净现金流入,需要现金靠变现证券满足未考虑现金安全库存。实际上这很少有。
随机模式
机会成本
转换成本
公式
最高控制线H与回归线R之间的距离,是回归线与最低控制线之间距离的两倍。H=3R-2L
在最高控制线H和最低控制线L范围内的现金存量为合理的持有量,无需通过有价证券交易调节现金余额。
现金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
拨付备用金模式
结算中心模式
内部银行模式
财务公司模式
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
收款管理
收款成本
浮动期成本
管理收款系统的相关费用
第三方处理费用或清算相关费用
收款浮动期(邮寄浮动期、处理浮动期、结算浮动期)
付款管理
使用现金浮游量
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汇票代替支票
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
透支
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
使用零余额账户
尽量推迟现金的支出时间
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目标
在适当利用赊销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条件下控制应收账款的余额。 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应收账款功能
增加销售
减少存货
应收账款的成本
机会成本(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公式: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即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全年销售额/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平均收现期指的是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管理成本(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数据处理成本、相关管理人员成本和从第三方购买信用信息的成本)
坏账成本(坏账成本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坏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 公式: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信用政策
信用标准
信用的定量分析
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
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
盈利能力指标
信用的定性分析
重点关注信用标准中的“5C”信用评价系统【品质是“5C”中最主要的因素】
品质
能力
资本
抵押
条件
信用条件
信用期间【信用期间越长,越利于企业销售商品,但会占用资金,增加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折扣条件(现金折扣、折扣期)【现金折扣越高,提前付款的客户越多,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收账政策
积极型收账政策
有利于减少坏账损失,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但会加大收账成本。
消极型收账政策
有利于减少收账成本,但会加大坏账损失,减缓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可以参照评价信用标准,信用条件的方法来评价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的监控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365天/销售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账龄分析表
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
用途:进行应收账款金额水平的计划,衡量应收账款的收账效率以及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提示】公司收款的历史决定了其正常的应收账款余额的模式。
ABC分析法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调查客户信用
直接调查
当面采访、询问、观看等方式获取信用资料
间接调查
资料来自:财务报表、信用评估机构、银行、其他途径
评估客户信用
一般采用“5C”系统来评价
收账的日常管理
对收账的收益(减少坏账损失)与成本(收账费用)进行权衡,制定切实可行的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保理
分类
保理商是否具有追索权
有追索权保理(非买断型)
保理商有权向供应商进行追索
无追索权保理(买断型)
保理商将销售合同完全买断,并承担全部的收款风险
是否将保理情况通知客户(购货商)
明保理
签订保理商、供应商、购货商之间的三方合同
暗保理
不将债权转让情况通知客户
是否具备融资功能(预付款)
折扣保理(融资保理)
在销售合同到期前,保理商将剩余未收款部分先预付给销售商,一般不超过全部合同的70%~90%。
到期保理
保理商并不提供预付账款融资,而是在赊销到期时才支付,届时不管货款是否收到,保理商都必须向销售商支付货款。
优缺点
融资功能:利用未到期应收账款作为抵押从而获得银行短期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减轻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负担。
减少坏账损失、降低经营风险。
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债务清偿能力)。
流动负债管理
短期借款
信用条件
信贷额度
借款企业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借款最高限额,信贷额度的有限期限通常为1年。信贷额度对银行是软约束。(银行不具有法律义务)
补偿性余额
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业要享用周转信贷协定,通常要对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用。
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比例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对于银行来说,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负担。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周转信贷协定
借款抵押
偿还条件
其他承诺
成本
收款法
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采用收款法时,短期贷款的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成本=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报价利率
贴现法
即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采用贴现法,短期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成本=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贷款额×报价利率)=报价利率/(1-报价利率)
加息法
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采用加息法,短期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大约1倍。 成本=贷款额×报价利率/(贷款额/2)≈2×报价利率
短期融资券
商业信用(注意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
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的成本(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100% 公式表明: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与折扣百分比的大小、折扣期的长短同方向变化,与信用期的长短反方向
应计未付款
预收货款
决策
利用现金折扣的决策: 在附有信用条件的情况下,因为获得不同信用要负担不同的代价,买方企业便要在利用哪种信用之间做出决策。一般说来: ①如果能以低于放弃折扣的隐含利息成本(实质上是一种机会成本)的利率借入资金,便应在现金折扣期内用借入的资金支付货款,享受现金折扣。 ②如果折扣期内将应付账款用于短期投资,所得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放弃折扣的隐含利息成本,则应放弃折扣而去追求更高的收益。
流动负债的利弊
优势
容易获得,具有灵活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季节性资金短缺的融资需要。
劣势
流动负债的一个经营劣势是需要持续地重新谈判或滚动安排负债,财务风险较大。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的特点
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
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
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满足正常的资金需求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
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高风险、高收益)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比率较低
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低风险、低收益)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比率较高
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
匹配融资策略(收益与风险居中)
保守融资策略(收益与风险较低)
激进融资策略(收益与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