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异常的大脑功能连接》 论文笔记
该图为张芬, 王穗苹, 杨娟华 撰写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异常的大脑功能连接》一文的思维导图。该论文主要研究ASD,并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要综合分析脑功能与结构,关注年龄发展变化,并将任务状态、被试取样、数据分析标准等因素纳入考察。
Ecker C, Bookheimer SY, Murphy DGM. Neuroimaging in ASD: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Lancet Neurol. 2015;14(11):1121-1134. doi:10.1016/S1474-4422(15)00050-2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ASD的脑功能连接
ASD大脑远距离区域的低度连接
静息状态
社交能力和情绪体验受损
大脑杏仁核与脑岛间ld-FC降低
多巴胺环路与两侧后颞上沟的FC显著降低
语言网络连接显著低于正常
大脑两侧Broca区与DLPFC的连接降低
负责语言监控的脑区与右侧小脑间的连接降低
经典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后扣带回与额上回、颞叶之间连接下降
高层次认知活动
执行功能相关任务
大脑额-顶叶ld-FC降低
重复刻板行为可能与反应执行困难有关
反应抑制障碍与刻板行为
额眼区和背侧前扣带回的FC显著低于控制组
心理理论(ToM)缺乏
动态几何图像的心理归因
成年ASD组ToM网络中额叶和脑后区域FC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
辨别社会线索任务
高功能ASD组额中回、右侧顶上小叶、颞上回等FC显著小于正常组
Theory of mind:理解和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社交能力
连接不足假说(underconnectivity theroy)
ASD的认知和神经障碍是由于信息整合环路的FC下降引起的。
ASD的FC不足主要表现在额叶与大脑后部区域之间
伦敦塔任务时,ASD组大脑额叶与顶叶的FC显著下降
额-顶连接越低,ASD症状越严重
ASD大脑局部区域的过度连接
静息状态(静息态功能连接和图论分析)
大脑后部区域
两侧颞叶-枕叶FC显著大于正常组
过度连接程度和ASD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颞叶皮层
高功能ASD颞叶皮层lo-FC增强
大脑表层局部一致性(2dReHo)
右侧颞上沟、额中沟、左侧楔前叶的局部一致性明显高于正常
局部FC的异常增强表明大脑可能存在功能分离性降低的现象
默认网络
DMN节点内、视觉、运动网络内
“孤岛能力”(islet of ability)
视觉搜索任务
需要负责目标指向与抑制无关信息的注意网络的参与
ASD注意网络lo-FC显著增强,尤其是枕叶
局部连接增强是对ASD认知缺陷的补偿
皮质连接紊乱假说(disrupted cortical connectivity theroy)
ASD脑功能的降低
①主要存于皮质及皮质下远距离脑区间
②主要体现在复杂认知和社会功能中,而不包括低水平感知任务
③可能是生理解剖学上的异常引起的
④在复杂任务状态和静息状态下都能被发现
ASD大脑局部连接过度与远距离连接不足互为因果关系
观点一:额-颞等区域间FC下降是由于其局部FC增强引起的,即过度局部连接导致脑区更加自主和孤立。
观点二:ASD大脑为了适应远距离FC下降而使局部区域变得更独立,以补偿远距连接下降导致的信息整合不良。
Kana等(2014)证明ASD大脑颞叶区域内过度连接提高了视觉信息加工,而减少了听觉、触觉等其他信息的依赖。
ASD功能连接的影响因素
异常FC模式一般表现的不一致证据
远距离连接方面
大脑背/腹侧注意功能相关的脑区FC增强,尤其是枕叶-额叶
局域连接方面
情绪面孔加工任务
梭内回局部FC显著降低
ASD的FC受多种因素影响
脑结构对FC的影响
ASD儿童大脑的整体体积、密度和前额叶神经元数都显著大于正常儿童
异常FC模式与大脑白质、灰质有关
ASD右侧颞顶连接与左侧额叶FA值(Fractional Anisotropy)显著低于正常
高功能ASD中额叶至枕叶的纤维束和上下纵向纤维束FA值下降
两侧颞上回FC的降低与颞叶灰质体积的减小有关
上述脑区白质连通性与社交障碍、语言困难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ASD大脑结构异常与FC异常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年龄对FC 的影响
ASD儿童成长过程中大脑发育轨迹呈非典型变化,故其群体症状有高异质性
行为症状方面
随年龄增长ASD社会交往能力逐渐落后同龄人
大脑结构方面
ASD全脑体积在早期婴儿阶段过度增长,青少年时期增长减慢,最终接近/大于正常成人
功能连接方面
元分析发现青少年与成人ASD普遍存在FC不足,但是ASD儿童更多表现为FC过度增强,而且年龄越小FC增强越显著
对比研究
ASD大脑的DMN在早期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在青年时表现出DMN远距离FC下降
ASD在青春期时大脑ld-FC发育异常有关
任务状态对FC的影响
任务要求注意指向内部刺激
ASD大脑网络的FC显著增强
任务要求注意指向外部刺激
ASD大脑网络的FC明显降低
由静息状态转变为注意任务状态
ASD儿童在左侧前额叶、前运动区、右侧顶叶等脑区的远距离连接显著增强
正常儿童在上述脑区的连接降低了
ASD儿童的大脑表现出松散的FC模式,不能很好地激活与任务有关的网络
进入任务状态后,正常儿童大脑中与注意任务有关的脑区间连接有选择性增强,而与任务无关的脑区间连接变弱
ASD在大脑FC的任务切换适应性上相对缺乏灵活性。
被试取样对FC的影响
ASD不同亚型在症状上具有较大差异。eg.AU具有明显语言交流问题,AS无语言障碍
智力和认知障碍严重的低功能ASD常被忽视
症状严重的ASD组大脑后侧有显著局部FC增强现象
症状较轻的ASD组仅在颞枕区表现出过度连接
每一个单独的研究中使用样本数量较少,且ASD个体差异性大使研究结果缺乏代表性
连接距离划分对FC的影响
半径为6mm时,右侧旁中央皮质局部FC增强
半径为14mm时,右侧颞极局部FC增强及后扣带回局部FC降低
采用不同距离划分标准不利于研究结果的相互比较。
展望
整合结构连接考察ASD功能连接的异常
结合DT1白质纤维追踪技术,考察远距离和局部FC的异常改变是否伴随白质纤维连通性的改变
结合大脑体积、白质和灰质等结构数据分析不同模态数据下ASD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及其与ASD症状的关系
分析不同任务及任务间切换的脑功能连接异常
低层次感知觉加工任务更依赖于局部连接,高层次加工任务更依赖于远距离功能连接
ASD在感知觉脑区局部连接增强,在高级加工脑区远距离连接降低
反映了ASD在初级感知觉任务上的优势(如音调知觉优势)和在高水平认知任务中存在的障碍(如社交和语言交流困难)
加强年龄与认知能力发展的脑功能连接追踪研究
随着年龄增长,FC降低。与ASD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交困难、兴趣狭隘和缺乏某些技能训练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FC增强。为了适应环境ASD儿童可能发展出不同于正常发育的大脑网络组织来代偿
控制有关的影响因素
不同指标可能反映大脑FC的不同信息
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分析相邻体素的BOLD信号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性
图论中分析局部密度(local density):计算节点、边的数量占预期边数量的比例
总结
研究进展
ASD大脑表现出非典型的FC模式,具体表现为远距离连接降低和局部连接增强
异常的FC模式与ASD社交、语言及行为等障碍存在密切关系
ASD大脑FC的异常改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未来研究
需要整合分析ASD大脑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的关系
关注ASD大脑功能连接的发展性变化
有效控制任务状态、空间划分标准、被试取样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