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考研312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概述
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学考研312发展心理学一科的系列知识框架。本图为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概述的章节内容。其内容包括: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设计、历史。后面的章节会持续更新。
心理学的主要实验包括听觉实验、视觉实验、知觉实验、学习实验、记忆实验、情绪实验等。下图为心理学主要实验总结,内容全面细致。
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五章 常用的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精讲。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心理学312测量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框架。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马克思主义原理
发展心理学概述
研究对象与任务(what)
对象
定义
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受精卵开始-衰老死亡
儿童心理学(0-18)是核心
分类
广义
种系心理发展(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种族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
两个部分
认知过程——思维的年龄特征
社会性发展——人格的年龄特征
四个相关
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后天)
生理因素的发展(先天)
动作和活动的发展(皮亚杰)
言语发展(维果斯基)
任务
描述
特点&状况
划分年龄阶段的标准
生理发展——内分泌腺(伯曼)
智力发展——思维发展(皮亚杰)——4个时期
个性发展——人格发展(艾里克森)——8个
活动特点——心理发展(艾利康宁&达维多夫)
解释——原因
预测——趋势
控制——发展
研究设计(how)
横断设计
概念——特定时间内,同时不同人
优点
多——被试数量多,代表性强,结果概括性强
快——时效性强,较快获得研究结果,避免被试流失
好——无重复测量问题
省——可短时间收集大量数据,省时省钱
缺点
缺乏系统连续性,无法看变化
难确定因果关系,不适合研究发展的稳定性和早期影响等
取样程序复杂
年代效应(组群效应/同辈效应/世代效应)
纵向设计
概念——对同个体/年龄组(同人)在较长时间内(不同时)定期连续观察研究
较完整、系统的发展过程,关键转折点,阶段特征,量变质变规律
可确定因果关系,稳定性+早期影响
不多——被试流失,测量时间效应(重大历史事件)
不快——时效性差
不好——需对同一批被试重复测量,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不省——费时、费钱、费人力
聚合交叉设计
概念——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
排除组群效应(横缺),不断补充被试(纵缺)
排除练习效应/疲劳效应(纵缺)
耗时比纵少(横优)
可研究发展的稳定性+早期影响(纵优)
缺点——是否适合推广到其他群体
双生子设计
概念
高特斯曼对双胞胎(同卵/异卵)研究相似性与差异性,揭示遗传&环境的影响
同卵基因相同归环境
异卵环境相同归基因
未考虑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
难以找到合适的被试
微观发生学设计
概念——短时间内反复呈现诱发刺激,观测个体变化的过程(迷你版纵向)
关注细节,观测变化过程
观测密集,有助于确认转折点
可观察到个体内部差异
能确定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条件
需逐个观察、逐点记录,耗时费力
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
密集刺激带来的变化短暂,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结果不迁移)
画表格
历史(when)
近代儿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的发展
当时把孩子当成需要管教的成年人
自然科学的发展
1876年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教育的要求
1774年裴斯泰洛齐“先声”(倡导爱的教育)
洛克,白板说(支持教养比天性重要)
卢梭“机能论”,阶段&成熟
夸美纽斯“人文主义教育”(贯彻适应自然原则)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形成时期
1882——第一次世界大战
普莱尔《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学真正创始人
分化和发展时期
二战期间——这个时期有五大经典主义
皮亚杰、格赛尔、彪勒夫妇
演变和创新时期
二战后
理论观点的演变
具体研究工作的演变
毕生发展研究(6+1)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扩大到青春期
1904年《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复演说”
最早研究老年心理;1922年《衰老:人的后半生》
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对个体生命全程做了研究
弗洛伊德——5个发展阶段
荣格——首提研究成年期
前半生、后半生,分界线25-40岁
重视中年危机
老年心理、临终前心理,最开始对毕生发展研究
艾里克森
在荣格的基础上扩展弗洛伊德的年龄划分——5→8个
青春期→老年期,生命全程
发心问世
1927年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述》;世界上第一部发心著作;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
1935年古德伊洛弗《发展心理学》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替代“儿童心理学”;正式宣布发心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