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主要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的主要实验包括听觉实验、视觉实验、知觉实验、学习实验、记忆实验、情绪实验等。下图为心理学主要实验总结,内容全面细致。
编辑于2021-05-10 22:52:47心理学的主要实验包括听觉实验、视觉实验、知觉实验、学习实验、记忆实验、情绪实验等。下图为心理学主要实验总结,内容全面细致。
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五章 常用的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精讲。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心理学312测量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框架。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心理学的主要实验包括听觉实验、视觉实验、知觉实验、学习实验、记忆实验、情绪实验等。下图为心理学主要实验总结,内容全面细致。
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五章 常用的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精讲。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心理学312测量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框架。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心理学实验(一)
听觉实验
听觉现象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性
音调(音高):频率
响度:振幅
响度量表:响度=刺激强度+刺激频率
等响度曲线
每条曲线是一个响度水平
1.声强制约响度级
2.受频率影响
3.不同频率的响度增长率不同
响度级用平均差误法(调整法)确定
音色:声波
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强度阈限提高
1.同时(频段掩蔽):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纯音
掩蔽音强度↑掩蔽范围↑
中等强度的纯音,频率相近掩蔽效果最好
响度一致,低频对高频>高频对低频
噪音
白噪音不同于纯音
噪音↓,纯音阈限差别大
噪音↑,纯音阈限差别小
纯音&噪音→语音
噪音要相当大,才会↓语音的清晰度&可懂度
纯音掩蔽:300Hz>1000Hz
排除低频音→语言的干扰
2.前后
(异步掩蔽/时域掩蔽)。不同时
特点
时间越接近,阈值提高越大
相距时间短,后掩蔽>前掩蔽
单耳>双耳
掩蔽声强度↑,掩蔽量不会相应增加
3.中枢
分别施加于两耳
效果对称,受频率制约
听觉疲劳与适应
疲劳
刺激长时间作用→阈限暂时↑(感受性↓)
指标:阈限提高量。暂时域移
适应
持续的刺激→感受性↓
响度平衡法
区别
适应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能达到稳定水平
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双耳线索
强度差
方向
波长
时间差
重要线索
相位差
听觉方向定位实验
音笼实验(皮尔斯&杨)
咔哒声实验(两耳时间差阈限)、连续乐音实验(双耳分听)、野外乐音(生活)
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成分:元音+辅音+特殊语音+声调(元音是最强的语音)
组成要素:音调+音强+音色+音长
语图仪:组成成分频率,频率-强度-时间形式变化
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
发音部位不同
发音方式不同
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音位界
视觉实验
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暗适应
明适应
暗处→亮出,感受性↓,时间短,椎体细胞,闪光盲
暗适应
亮出→暗处,感受性缓慢↑,时间长,先棒体+椎体,后棒体,棒锥裂
视敏度的测定
含义
对物体的最小可分辨度
人眼对光刺激空间辨别能力的指标
测定——视力表,V(视敏度)=1/α(视角)
影响因素
亮度
物体和背景间的对比度
视网膜部位
视觉适应
闪光盲
练习
实验研究方法
最小视点法——觉察能力
最小可分法
解象
定位(微差敏度)
认知——视力表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CFF)
闪光融合现象——似动现象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闪烁刚达到融合时光刺激的间歇频率
人眼对光刺激时间的分辨能力的指标
测定方法
闪光融合频率计
混色轮
极限法
影响因素
光相强度—光线↑越困难(费里—波特定律)
光相差异—越接近,越容易
刺激面积—面积↓越容易
网膜部位—中央凹高
其他因素
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
颜色的基本特性
色调—波长
明度—照明强度+物体反射系数
饱和度—颜色纯杂
实验
颜色对比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类别:亮度对比+色调对比+饱和度对比
颜色适应
长时间/高强度刺激,感受性变化
神经末梢疲劳,补色被感知
颜色常性—外界条件变化,颜色感知相对不变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
加法过程(RGB,红绿蓝)
三定律:补色律+居间律+代替律
颜料混合—减法,黄青紫
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麦考勒效应
受到测验图像条纹方向决定的颜色互补效应
随方向改变的颜色后效
视觉系统有特殊通路
实验
过程要了解(都向补色发生变化)
对不同空间线索的视觉细胞不同,有独立的疲劳&适应
知觉实验
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直接知觉
自下而上的加工;天生就有的;数据驱动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完形天生
吉布森:刺激作用于感官→直接知觉
实验支持:视崖实验(吉布森&沃克)
间接知觉
自上而下加工;后天经验,概念驱动
代表人物
赫尔姆霍兹:视知觉源于经验
布鲁纳&格里高利:过去经验提供假设
实验支持(强调经验):三维图形知觉实验、盲人抓车实验等
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
知觉=客体映像+客体解释;过去经验
布伦斯维克比率:MR=(R-S)/(A-S)
邵勒斯比率:先对各值取对数
大小恒常性实验
定义:距离变知觉不变
艾默特定律:α=A/D;知觉后像与距离成正比
实验支持:霍威&波灵的实验;深度线索+空间排列→决定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判断介于真实/倾斜
年龄↑恒常性↓;先天能力
空间&运动知觉实验研究
空间知觉实验
惠斯通:立体镜,深度知觉
朱里兹—分离双眼视差与其他深度线索
结论:完全缺乏单眼线索,双眼视差也能产生深度知觉
运动知觉实验
普拉提:动景盘,似动
拓扑不变性质与似动
知觉&觉察实验
无意识知觉:未进入意识层面仍可加工
神经病理案例:盲视,单侧忽视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
Stroop启动实验:马塞尔,掩蔽技术,都有启动效应
实验性分离的Stroop启动实验
奇斯曼,梅里克尔
操纵A→B、C变化不同→B、C本质不同
经典实验分离/相对敏感性实验分离
错误再认实验
有无觉察都会产生熟悉感
有觉察→背景词闪现
无觉察→错误归为记忆
学习实验
条件性学习实验
经典性条件反射(巴普洛夫),S-R
操作性条件反射(R-S)
工具性(桑代克的猫)
操作性(斯金纳)
反馈学习实验(米勒)
认知性学习实验
顿悟实验(苛勒的黑猩猩)
认知地图实验(托尔曼的白鼠)
人类的迷宫学习实验
其他
内隐学习
研究方法
人工语法范式:最早&最重要,雷伯
序列学习范式:减法反应时的新应用
复杂系统控制范式:车辆总控室
信号检测论范式:区分分辨力指标&反应倾向指标
记忆实验
感觉记忆
图像记忆(斯伯林)
全部报告法:全部回忆;字母数量>5,正确数4.5
部分报告法
50ms 呈现矩阵字母(3*4),每行对应不同声
每行正确3.04个,总3.04*3=9.12个
确定图像记忆存在
延迟部分报告法
呈现→回忆,0-2s
无延迟,80%
延迟0.15s,60%
延迟0.3s,55%
延迟>0.5s,与全部报告法同
证明感觉记忆的时间,1s
声像记忆
莫瑞 “四耳人”实验,同时4个声
容量:5个,时间4s,易受干扰导致信息丧失
短时记忆
测量方法:再认法,系列回忆法(顺序再见),自由回忆法,反应时测量技术
编码
康拉德:听觉编码
波斯纳:减数法反应时技术→存在视觉编码
字母视觉匹配实验
名称匹配实验
影响因素
觉醒程度
组块大小
加工深度
加工水平实验: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力越好
储存
记忆广度测验;7±2组块
提取
斯滕伯格 ,加因素反应时法,完全系列扫描
提取失败
Peterson-Peterson法
刺激&回忆间插入干扰作业
干扰防止复述,18s后大部分遗忘。复述可使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探测法
沃和诺尔曼
分离干扰&消退
短时记忆遗忘由干扰造成
长时记忆
节省法(重学法)
艾宾浩斯;节省的百分比=(初学用时-重学用时)/初学用时*100%
回忆法
系列回忆(顺序再现):系列位置效应(首因/近因)
对偶联合回忆:卡尔金斯,配对项目
检验法
预期法
意义↑,易记住↑
自由回忆
系列位置效应
两种记忆说
起始+中间(首因+渐近线)-长时记忆;速度、频率、长度
末尾(近因)-短时记忆;干扰
双重分离法
再认法
保持量=(认对的刺激数目-认错的刺激数目)/(新刺激数目+旧刺激数目)*100%
是/否再认测验
迫选再认测验
其他:编码提取实验
工作记忆
巴德利&希奇;4个部分
中枢执行系统
视觉空间模板
双任务范式实验
干扰范式实验(双任务范式发展)
语音环路
语音相似性效应
词长效应
无关言语效应
彼此独立
情景缓冲器
工作记忆广度测量实验
内隐记忆
研究方法
间接测量
概念:专注眼前任务×,有意识回忆×,特定任务→间接推断
测量方式
知觉辨认:是否学过
模糊字辨认
词干补笔:提供开头/偏旁
残词补笔
其他
重学法(节省时间)
阈下知觉实验
无意识学习
非语词信息内隐测验
实验逻辑-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程序
方法:直接观察,计算机分别计算
1个思想:再认
熟悉性(内)
依赖 知觉特征
自动提取,不需注意
意识提取(外)
有意识,分配注意资源
2种测验
包含条件-意识&无意识→共同促进
排除条件-意识&无意识→影响相反
4个假设
意识提取&自动提取 独立(核心)
意识提取在包含/排除中性质一样
自动提取同上
意识提取-全/无;无意识-有对错
评价:摆脱对 直接/间接测量分离的依赖,能分离无意识/意识
理论解释
多重记忆系统(图尔文):SPI理论,五个子系统
传输适当认知程序观点:罗迪格,一个系统,不同认知程序,4个假设
前瞻记忆
含义
前瞻记忆:预定时间/未来 要执行的行为
回溯记忆:回忆过去发生的事
研究方法
实验法-双任务范式
爱因斯坦,麦克丹尼
TAP效应:前瞻记忆好(记忆任务&靶事件一致>不一致)
自然法:某个特定时间
情境模拟法:克服前两个方法缺点
错误记忆
含义:声明未出现的事出现过
研究范式
单词错误记忆
联想研究
集中(DRM范式):对关键诱饵错误再认
类别:未呈现过的同类别范式错误再认
无意识知觉:学习→再认(测验词前+背景词&视觉掩蔽)
单词/图片/脸谱材料错误记忆
错误联接范式:合成词再认
事件错误记忆
误导信息干扰:误导描述/问题
KK范式:计算机爆炸实验
理论模型
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安德伍德,IRA)
词表中相关项目激活
模糊痕迹理论(布雷纳德&雷纳,FTT)
字面&要点痕迹再认
来源监测框架(SMF)
来源混淆/不恰当归因
经典实验
系列再生实验(以讹传讹)
重复再生实验:“幽灵战争”
巴特莱特
定向遗忘实验
含义:有意性&指向性
研究范式
单字范式:每个词后有遗忘/记忆指令
字表方式
R:前后都记忆
F:前忘后记忆→最后全部自由回忆
提取诱发遗忘实验
含义
回忆部分记忆材料→相关记忆材料回忆↓
Anderson&Bjork:记忆项间相互干扰
研究范式(4阶段)
学习:类别名称-样例
提取
Rp+
Rp-
Nrp:基线类别
干扰:皮特森-皮特森技术
回忆:所有
情绪实验
测量方法
生理指标
面部表情
早期
伍德沃斯:直线量表
施洛伯格
圆形量表
三维模式图
现代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
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
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
现代优点4
主观体验
形容词简表法(ACL):普拉切克情绪三维模型,静态
时间抽样技术(TSD):日记,动态
维度等级量表(DRS):情绪维度
分化情绪量表(DES):情绪成分
伊扎德
实验方法
刺激-反应法(华生)
情绪诱导法:单词/图片/影片
静态
注意实验
过滤器理论&双耳分听实验
单通道(早期选择)
代表人物:布罗德本特
实验支持
双耳分听实验Ⅰ:报告追随耳
双耳分听实验Ⅱ
分别再现65%
成对再现20%
衰减(中期)
代表人物:特雷斯曼
实验支持:双耳分听实验Ⅲ
追随完整意义
反应选择(晚期)
代表人物:多伊奇
实验证据:双耳分听实验Ⅳ
所有输入感觉通道的信息都可被识别
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实验
代表人物:卡尼曼
实验支持
双耳分听实验Ⅴ:回忆非靶子词-感觉可辨度高>低
正、负启动(金志成):分心抑制扩散 遵循 资源有限理论
双加工理论&实验
代表人物:谢夫林,施耐德
实验支持
视觉搜索实验Ⅰ:练习→搜索自动化
记忆扫描实验
不同范畴:自动加工,不占资源
相同范畴:控制加工,占资源
字母实验:练习对于自动加工很重要,已形成的自动化加工难改变
注意的促进&抑制+正负启动实验
正启动效应-词汇判定实验
词汇判定
对后词反应时间(有语意联系<无语意联系)
支持扩散激活理论
负启动效应
≥2个刺激,第一次(分心),第二次(目标),反应时↑
实验
负启动实验
扩散抑制实验
Stroop色词任务的变式实验
抑制能力强的人,负启动效应强
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返回抑制:注意返回到先前注意过的,反应变慢
应用:线索-靶子研究范式(提示范式)
易化作用:有效提示,反应时间(线索化位置<非线索化)
返回抑制作用:间隔时间长,反应时间(线索化位置>非线索化)
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冲突效应实验
理论:反应时间(空间位置&按键位置一致<不一致)
实验
Stroop干扰人物:书写颜色&词义信息 冲突
Simon任务:目标位置&反应方向 冲突
Flanker任务:侧抑制效应,互相干扰
反眼动任务
注意的研究范式
提示范式
原理:刺激/引导语 引起注意
应用: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搜索范式
原理:寻找混在非目标任务中的目标;呈现方式:同时/相继
应用:特征整合实验
双任务范式
原理
两个明显不同任务-评估相互影响程度
相同过程:注意→一任务↑另一↓
相互独立:一样
应用:注意瞬脱,AB现象
过滤范式
原理:未被注意的信息加工
应用
Treisman双耳分听技术
Stroop范式
负启动范式
整体-局部范式
Elanker任务(双侧任务范式)
电生理学技术
EEG,ERP,fMRI,MEG,fNIRS
视觉注意常用范式
点探测,启动,空间线索,快速序列呈现,多目标追踪,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跨通道的呈现,眼动技术
跨通道的注意研究范式:注意搜索,非注意盲,变化盲,选择性注意
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眼动技术:注视+跳动+追随
脑电图EEG
优:时间分辨率高,造价低,使用、维护方便,无创,各个年龄段
缺:缺乏功能定位,解释不确定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优:极高时间分辨率,造价较低,无创
缺:空间分辨率低
应用:注意的电生理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简介:测血红氧和水平
优:无创,机能性+结构性 图像,极高空间分辨率,成像速度极快,大量参数
缺:时间分辨率低于EEG&MGC,不适幽闭症者,噪音大,造价高
正电子发射层扫描术PRT
简介:放射性示踪剂(需打针)
优:基本无害,可重复,观察脑 表层+深层
缺:成像时间长,时间分辨率差,放射性物质剂量限制,造价高
脑磁图MEG
简介:测感应磁场
优:直接定位脑区,时间分辨率很高,空间也高
缺:造价很高,只对某些流向敏感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
优:无创性,头动容忍度高,测试环境无要求,价格较低
缺:测表层神经活动,空间分辨率很低
其他常用实验器材
感觉
长度与面积估计器
闪光融合仪
明度实验仪
混色轮
听力计
声级计
音笼
其他:两点阈限测量器,测痛仪,动觉仪
知觉
深度知觉仪:霍瓦-多尔曼知觉仪
空间知觉测试仪
时间知觉测试仪
速度知觉仪
大小恒常性测量器
立体镜
似动现象仪
动静盘
反应时
简单:单一刺激-单一反应
选择:不同-不同
反应盒:视觉&听觉
注意
境界仪
注意分配仪
双手调节器
复合器
眼动仪
记忆
记忆鼓:缪勒&舒曼,李普曼
速示器
学习
迷宫
多重选择器:耶基斯选择器
人格
棒框仪
技能
动作稳定器:九洞仪
手指灵活性测验仪
镜画仪
旋转追踪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