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老年护理学:第八章 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本思维导图整理了老年护理学第八章 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章节内容,整理了很久很久,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和备考有帮助。《老年护理学》是研究、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课程,即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进行评估,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进行照护。
编辑于2021-04-22 10:28:33老年人休息活动的护理
相关解剖生理变化
骨骼与肌肉
(1)骨骼:骨的弹性和韧性减弱
(2)关节:①关节软骨:老年人关节软骨的改变最为明显。 ②滑膜:滑膜细胞的细胞质减少等变化促使关节软骨变性,导致软骨损伤
(3)骨骼肌:老年期骨骼肌总量可减少到仅占体重的25%
心血管系统
(1)心脏:①心排血量:由于心肌ATP酶活性降低,钙离子扩散率减少,使心肌收缩的速度与强度降低;静脉壁弹性减少,伴随血管周围肌群收缩力减弱,使静脉管腔变大和血流缓慢,外周静脉滞留量增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加上老年人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排血量减少,最大搏出量亦相应减少,故在最大活动量时会导致心排血量无法上升到预期值。 ②心率:老年人进行心率限度减少,最大心率明显减慢。
(2)血管:由于硬化和纤维化,老年人血管失去弹性。
(3)血压:由于老化动脉胶原纤维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加上钙盐沉积以及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的原因,均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呼吸系统
(1)胸廓及呼吸肌:老年人肺功能降低,呼吸容量减少。
(2)呼吸道:老年人气管及支气管内径增大。
(3)肺:老年人的肺组织萎缩,体积变形,重量减轻,肺泡壁断裂,肺泡互相融合。
常见问题和疾病
骨质酥松症
1.健康史 (1)年龄,性别,遗传。(2)性激素。(3)甲状旁腺素和细胞因子。(4)营养成分。(5)生活方式。(6)药物因素。
2.身体状况 (1)疼痛。(2)身高变矮和驼背。(3)骨折。
3.心理 身体外形改变会进一步加重老年人心理负担。
4.辅助检查 (1)骨代谢生化指标。(2)X线检查。(3)骨密度检查。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与活动 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
2.营养与饮食 鼓励老年人多摄入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3.缓解疼痛 卧床休息,洗热水,按摩擦背可使肌肉放松,有效减轻疼痛。
4.预防并发症 尽量避免弯腰负重等行为。
5.用药护理 (1)钙制剂。(2)二磷酸盐。
腰、颈椎病
1.健康史 (1)腰椎先天性畸形。(2)慢性腰肌劳损。(3)腰部外伤。
2.身体状况 (1)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2)症状复杂多样。(3)病变位置成多源性,多阶段性。
3.心理 评估老年人及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及焦虑原因,家庭及社会对老年人的知识程度。
4.辅助检查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时对腰颈椎的保护。
2.正确使用保护腰颈椎器具。
3.缓解疼痛。
4.用药护理。
5.心理护理。
6.健康指导。
退行性骨关节病
1.健康史 (1)软骨基质中粘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弹性降低。(2)软骨下骨板损害是软骨失去缓冲作用。(3)关节内局灶性炎症。
2.身体状况 (1)关节疼痛。(2)关节僵硬。(3)关节内卡压现象。(4)关节肿胀畸形。(5)功能受限。
3.心理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的关节疼痛。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
4.辅助检查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活动 根据老年人情况制定休息活动计划。
2.疼痛护理 对患有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老年人,减轻关节的负重和适当休息后缓解疼痛的重要措施。
3.用药护理 (1)非甾体抗炎药。(2)氨基葡萄糖。(3)抗风湿药
4.手术护理 对症状严重,关节畸形明显的晚期骨关节炎老年人多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因不同部位的关节而有所区别。
5.心理 鼓励老年人积极治疗,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以保持功能和提醒。
6.健康指导 (1)保护关节。(2)康复训练指导。(3)用药指导。
老年高血压
1.健康史 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与动脉血管硬化,激素反应性减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及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有关。
2.身体状况 (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血压波动性大。(3)症状少而并发症多。(4)多种疾病并存。
3.心理 评估老人有无对疾病发展治疗方面的焦虑和猜疑。有无对终身用药的担心和忧虑。
4.辅助检查 (1)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2)血脂,血糖检测。(3)内分泌检测。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与活动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性分层确定活动量。
2.饮食护理 限制钠盐摄入,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六克为宜。
3.用药护理 用药可根据老年人具体病理生理状况而选择。
4.病情监测 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所以在开始治疗或血压控制不理想时,因每日定点多次测量血压。
5.心理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情绪波动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6.健康指导。(1)用药指导:向老年人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使之明确定期检测血压长期治疗的重要性,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2)生活指导:指导老人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3)定期监测:直到家人定时为老人测量血压并记录,尤其在自觉症状或情绪波动时应及时测量。
老年冠心病
老年心绞痛
1.健康史 (1)80%冠心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2)老年人躯体承受能力降低,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3)老年人易遭受地位改变,丧偶,孤独等心理应急。(4)老年人常同时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
2.身体状况 (1)疼痛部位不典型,可在上颌部和与上腹部之间的任何部位。(2)疼痛性质不典型,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气促,疲倦,喉部发紧,左上肢酸胀,胃灼热感等。(3)大多数老年心绞痛老人可无阳性体征。
3.心理 评估老人有无心肌缺血所引起的恐惧,抑郁,有无因对病情预后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反应。
4.辅助检查 心电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活动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原地休息。
2.用药护理 (1)硝酸酯类(2)β受体拮抗剂。(3)钙拮抗剂。(4)他汀类药物(5)血小板抑制剂。
3.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胸痛变化及伴随症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4.心理护理 了解老人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给予心理支持。
5.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①合理膳食:指导老人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2)用药指导①直到老人遵医嘱服药。②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③药品开封后每六个月更换一次,以确保疗效。( 3)病情监测指导。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1.健康史 缺乏体育锻炼及社交活动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在休息或睡眠过程中发病。
2.身体状况 (1)疼痛症状不典型。 (2)并发症多。(3)死亡率高。
3.心理 老年AMI因发病急骤和病情严重,会造成患者及家属强烈的恐惧和慌乱。
4.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肌酶和其他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 老年AMI的饮食给养等一般护理雨中青年相似,但对有严重并发症以及高龄体弱者,应适当延长戊中时间下床活动,需要人照顾。
2.溶栓治疗的护理 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改善AMI的近远期,预后溶栓越早,效果越好。
3.介入治疗的护理 老年AMI患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相对较多,因严密观察老人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亡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4.止痛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5.心理护理 向患者详细介绍监护室内的环境,各种机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
6.健康指导 (1)应教会老人自我照顾的方法,指导家属掌握心肺复苏技术。(2)康复指导。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1.健康史:进入更年期后女性患病率明显升高
2.身体状况 (1)白天表现:嗜睡,头晕,乏力,精神行为异常,头痛,个性变化出现烦躁,易激动,焦虑等。(2)夜间表现:打鼾,呼吸暂停,憋醒,多动不安,多汗,睡眠行为异常。
3.心理 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烦躁,易激动,焦虑和多疑等,家庭和社会均受一定影响,可表现抑郁症状。
4.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多导睡眠图。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体位 协助患者采取有效措施维持侧卧位睡眠。
2. 戒烟酒 吸烟引起咽喉炎增加上呼吸道狭窄。
3.减少危险因素 避免服用安眠药,适当减肥,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等。
4.PAP治疗的护理 ①保证夜间治疗时间,每晚使用大于等于四小时。②选择合适的面罩。③气道湿化。④防止皮肤破损。⑤心理护理。⑥减少噪声。
5.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因通气障碍出现憋醒,精神行为异常监控以及PAP治疗过程的适应与配合情况。
老年肺炎
1.健康史 老年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原体及老年人自身状况有关。
2.身体状况 ①起病缓慢。②全身症状较肺部更明显。③并发症多而重。④病程较长。
3.心理 患者因病程长而引起烦躁或抑郁等情绪反应,同时要注意评估家属有无对老人病情和预后的担忧,家庭的照顾和经济能力能否应对。
4.辅助检查 ①炎症标志物。②胸部x线检查。③痰培养。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控制在20~24℃为宜。
2.饮食护理 饮食易清淡,易消化,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高热引起的营养物质消化。
3.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及心律等变化,今天,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5.心理 关心安慰老人,耐心倾听其诉说,细致解释老人提出的问题。
6.健康指导 ①疾病预防指导: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淋雨,受寒,过度疲劳等诱因。②生活指导:为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直到老人坚持有氧运动,应持营养均衡,戒烟忌酒,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健康史 目前COP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于COPD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相互影响。
2.身体状况 ①呼吸困难更严重。②机体反应能力差。③易反复感染。
3.心理 老年人因明显的呼吸困难导致自理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焦虑,孤独的消极反应,病情反复,可造成抑郁症及失眠,对治疗缺乏信心。
4.辅助检查 ①肺功能检查。②胸部x线检查。③血气分析。④其他
护理计划与实施
1.休息活动 COPD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病情观察 观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情况。
3.氧疗护理 对晚期严重的COPD患者应给予控制性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
4.用药护理 COPD反复感染多需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方案应是感染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调整。
5.心理护理 抑郁可使老年COPD患者变得萎缩与外界隔绝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下降,同时会进一步加重失眠。
6.健康指导 ①疾病预防指导:教育和督促老人戒烟,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烟雾及气体的吸入,防寒保暖,防治呼吸道感染。②康复锻炼指导:向老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之能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③饮食指导:直到老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避免摄入易产生气,体会引起便秘的食物。④长期家庭氧疗指导:知道老人及家属了解氧疗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注意又雅安全供氧装置周围严禁烟火,并注意定期更换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