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关于2023年高一历史课本学习笔记和知识总结思维导图,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这是一篇关于2023年高一历史课本学习笔记和知识总结思维导图,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和西晋
三国与西晋
1. 魏国220年(曹丕)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 蜀国221年(刘备)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 吴国229年(孙权)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4. 启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少数民族内迁
1.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氏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
2. 晋武帝死后内迁少数民族卷入中央权力争夺的战争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
291年到306年发生了最大的皇室内乱"八王之乱"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东晋和南朝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420年刘裕夺权国号宋
此后170年,南方经历宋,齐,梁,陈(合称南朝)
东晋的来源
晋朝统治集团南迁时称"衣冠南渡″
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称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士族:三国东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四大富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阶层型成
江南的开发
江南开发的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力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战争相对较少
统治者的支持
江南开发的表现
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
土地肥沃,土地得到大量开发
商业活跃,手工业发展迅速
影响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社会进步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融合
南北对峙
侯景之乱:重创了南方士族,少了人才,经济,奠定了北强南弱
南弱北强
十六国与北朝
民族交融与民族隔阂
淝水之战
4世纪下半叶,氏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然后被东晋击败,民族矛盾加重
前秦灭亡的影响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民族矛盾加剧
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稳定
江南地区消除了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推动民族交融
内容
1. 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2. 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成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3. 禁止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4.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5. 改鲜卑姓为汉姓,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6.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实质
少数民族封建化
1.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
2. 促进北巍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 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出现打下了基础。
4. 消极:为灭亡埋下伏伏笔
北魏的分裂与更迭
六世纪前期,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不久被北齐,北周取代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周灭北齐,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概念: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合成16国,其中绝大部分务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三大南移
永嘉南渡
安史之乱后
北宋末年
东晋与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南方经济水平不高于北方
王与马共天下
江南开发
魏晋南北朝
奠定基础,南方开始发展
唐安史之乱后
开始南移,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南宋
完成南移,南方成为经济中心
皇权
东晋士族专权,皇帝势弱
南朝皇权加强
一、 区域开发(经济上)江南的开发,使得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 政权更迭(政治制度上)国家长期分裂,使得各民族政权不断强化皇权制度创新,为隋唐大一统的政治奠定基础
三、 民族交融(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为隋唐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为隋唐大一统的皇权政治奠定制定制度基础
士族制度
士族:以家族为单位,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质阶级中的特权阶级(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
庶族: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表现
一、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氏族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二、 经济上氏族占有大量土地,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
三、 文化上由儒入玄,崇尚清谈
四、 生活上等级森严,标榜门第世足不与数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一、 经济上失足,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地主,所有制氏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 在未尽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护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生产条件比较有保障,这对于封建经济 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宁,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世族地主来到南方, 客观形式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这对南方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二、 政治上导致统治计算黑暗腐朽,使得南北朝分裂局面长期无法改变
三、 思想文化上一方面玄学和清谈的风气使得门阀士族消极颓废,另一方面氐族俗生活优裕, 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 因而东晋南朝时期的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士族专权
门阀政治
民族交融
途径
一、 民族迁徙
二、 联合斗争
三、 友好往来
四、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五、 战争
意义
一、 打破了原来的民族布局
二、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三、 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限变动
四、 促进内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五、 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强化,民族同心力增强,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六、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点
融合性血统的融合与思想文化上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下,观念趋于淡泊,民族交融,具有双向性,但是以少数民族汉化为主。 交融中相互学习,但更多的体现在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少数民族走向封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