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呼吸衰竭
医学考研党必备复习思维导图!本图对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系统改变,防治原则等知识点做出了整理。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更多内容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呼吸衰竭
定义
氧分压≤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分型
Ⅰ型呼衰
动脉血气:氧分压≤60mmHg
性质:缺氧型呼衰
发病机制:肺换气障碍
弥散功能障碍:IPF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PTE
肺内A-V分流:ARDS
Ⅱ型呼衰
动脉血气:氧分压≤60mmHg且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性质:高碳酸血症
发病机制:肺通气阻碍
COPD(最常见)
重症(重度,危重度)支气管哮喘
脊柱畸形(气道扭曲→气道狭窄)
治疗
给氧:高浓度(>35%)
原则:保证氧分压>60或氧饱和度>90%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吸入氧浓度
给氧:持续低流量低浓度(<35%)
原则:改善通气
COPD并发Ⅱ型呼衰的治疗
不宜高浓度、高流量给氧;应该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25%-35%)
不宜早期使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先改善呼吸功能,再用
不宜早期补碱→易发生碱中毒→氧解离曲线左移→Hb与氧气亲和力上升→加重组织缺氧,只有当PH<7.20时才考虑补碱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常见指标
血PH(7.35-7.45)
缓冲对
肺的呼吸
肾的排泄和重吸收
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反映呼吸因素
BE(碱剩余):-2.3—+2.3mmol/L
碳酸氢盐 (碳酸氢根)
AB(隔绝空气)不受呼吸因素影响:22-27mmol/L
SB(标准状态):22-27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SB:22-27mmol/L
判断方法(三步走)
看血浆PH
7.35-7.45——代偿
<7.35或>7.45——失代偿
看呼酸/呼碱
二氧化碳分压
>45mmHg——呼酸
<35mmHg——呼碱
AB不等于SB
AB>SB——呼酸
AB<SB——呼碱
看代酸/代碱
BE
>+2.3——代碱
<-2.——代酸
AB=SB与正常值相比
22-27——正常
>27——代碱
<22——代酸
血钾浓度(正常3.5-5.5mmol/L)
>5.5——代酸(高钾酸中毒)
<3.5——代碱(低钾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