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
这是一篇关于202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思维导图。市政道路即指城市道路。市政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区内(居住区、工业区)道路五个等级。
编辑于2021-05-12 11:46:27市政
桥梁
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
结构组成与类型
基本组成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桥墩
桥台
墩台基础
支座系统
附属设施
桥面铺装
栏杆
伸缩缝
照明
主要类型
受力特点
梁式桥
无水平反力,梁内弯矩最大
拱式桥
拱圈、拱肋承重,以受压为主
钢架桥
梁部主要受弯
悬索桥
自重轻、刚度差
组合体系桥
其他分类形式
按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分类
按用途分
按跨越障碍
按上部结构
支架、模板安装与拆卸
设计与验算
计算强度、验算刚度
预拱度
设计文件结构预拱度
支架、拱架施工荷载弹性变形
杆件接头挤压和缷落设备压缩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支架、拱架受压基础沉降
制作和安装
搭设前,预压地基合格并形成文件
底部加垫板、严禁水浸泡,冬期防冻胀
通行孔两边加护桩,夜间设警示灯,限高架、安全警示标志
搭设完毕预压支架
拆除
非承重侧模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芯模保证表面不发生塌陷
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简支梁、连续梁模板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缷落
钢筋施工
一般规定
按钢种、等级、规格、牌号、生产厂家分批检验
吊环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
钢筋连接
热轧钢筋接头
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优先选择闪光对焊
受拉构件的主钢筋不得绑扎
钢骨架和钢筋网片采用电阻点焊
钢筋与钢板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接头
宜少设接头
分不清受拉、受压按受拉处理
混凝土施工
抗压强度
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非统计法,优先采用统计方法
C60以上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
配合比设计步骤
初步、实验室、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施工
原材料
砂石料的含水率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小于一次
搅拌
搅拌时间: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至开始卸料时止
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
每一工作班或一结构单元不应少于两次
运输
严禁加水
浇筑
浇筑前检查
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浇筑
振捣表面呈现浮浆、不在出现气泡、不在沉落
养护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7d
掺外加剂或抗渗>14d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预应力筋及管道
预应力筋
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室外存在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宜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焊
管道与孔道
管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锚具、夹具、连接器
基本要求
夹片式
单孔、多孔
支承式
镦头锚具、螺母锚具
握裹式
挤压、压花锚具
组合式
热铸、冷铸锚具
验收规定
锚具、夹片<1000套为一个检验批,连接器500套
外观检查
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不合格加倍,仍不合格逐套
硬度检验
抽5%且不少于5套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配置与浇筑
配置
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不得使用火山灰硅酸盐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严禁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
张拉
一般规定
应力控制张拉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控制在6%
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方可继续
先张法
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
后张法
压浆孔、溢浆孔、排气孔、排水孔
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孔道压浆
宜采用水泥浆,不得低于30Mpa
封锚混凝土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的80%,且不得低于30Mpa
水泥浆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构件,不得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
桥面防水施工
基层要求
达到设计强度80%,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基层处理
处理剂可采用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
卷材施工
环境温度、卷材温度高于5℃
雨、雪、风天气禁止施工
防水涂料
支座、伸缩装置安装
支座安装
作用
位于梁体和垫石之间,传力装置
将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传递给下部结构
分类
按变形可能性
固定、单向活动、多向活动
材料
钢、聚四氟乙烯、橡胶
结构形式
弧形、摇轴、辊轴、橡胶、球形、拉压
支座施工
一般规定
平面位置、顶面高程
安装前采用丙酮或酒精清洗相对滑移面,擦净后在聚四氟乙烯板顶面凹槽注满硅脂
支座垫石和挡块宜二次浇筑
主控项目
支座进场检验
跨距、支座栓孔位置、支座垫石顶面高程
支座与梁底及垫石之间密贴,间隙小于0.3mm
支座锚栓的埋深和外露长度
粘结灌浆和润滑材料符合要求
主要根据支承反力、跨度、建筑高度、预期位移量选定,常用为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支座
伸缩装置
安装位置
两梁端之间
梁端与桥台之间
桥梁的铰接位置
调节车辆荷载和桥梁的位移和联结
性能
满足桥梁纵、横、竖三向变形
具有可靠的排水、防水系统
下部结构施工
上部结构施工
管涵、箱涵施工
道路
结构材料
分级
快:全部控制,实现交通联系通行
主: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主次结合,集散为主、服务
支:服务功能为主
分类
沥青:沥青贯入式、表面处置适用中轻交通
水泥
砌块:之路、广场等
柔性路面: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刚性路面: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性能要求
基层:平实刚好载刷变
面层:平承温水滑声
结构
悬浮密实:粘聚力大、内摩擦角小、高温稳定性差,AC
骨架空隙:粘聚力低、内摩擦角大、AM
骨架密实:粘聚力高、内摩擦角高、SMA
性能
沥青
多层面层:上层较稠、下层较稀
适当稠度(表征粘结性)、较大塑性(延度)变形不开裂、大气稳定性、水稳定性
粗集料
憎水性、粘附性
细集料
热拌沥青天然砂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
矿粉
快、主路不宜采用粉煤灰
稳定剂
不宜使用石棉纤维、250℃不变质
主要类别
普通:次、辅、人行道 AC
改性:抗车辙、开抗裂、较高的耐磨耗、寿命较长
SMA
填充于间断骨架中
间断级配
改性SMA
快、主
构造
垫层
垫层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为150cm
基层
作用
唧泥、板底脱空、错台
选用原则
根据交通等级和基层抗冲刷能力
特重: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br>重: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br>中轻: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级配粒料
施工方式
小型机具:300<br>轨模:500<br>滑模式:650
面层
弯拉强度:28天龄期强度,不得低于4.5MPa
接缝
纵缝
施工缝、缩缝,设置拉杆
横缝
传力杆
快、主路横向接缝
临近桥梁或其他构筑物
与其他道路相交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曲线
配筋补强
抗滑
挡土墙
重力式:自重挡土、现浇
重力式:墙背设钢、凸榫抗滑移
衡重式:衡重台上填土下压、减少基础开挖
混凝土悬臂式:
立壁、墙趾板、墙踵板组成
墙高时,立壁下部弯矩大,配筋多,不经济
扶壁式:高墙时经济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
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
填土路基
排水、清表
修台阶
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增加预沉量值
碾压前检查宽度、厚度、含水量,最终碾压不小于12T压路机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类、分层填筑
检查与验收:压实度和弯沉值
挖土路基
排水清表
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石方路基
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
12T以上振动、25T以上轮胎及2.5T夯锤压实
路基填筑与压实
填筑
翻松、晾干或加水 接近最佳含水率
填土分层,比设计宽500mm
试验段目的
合理压实机具
压实遍数
压实厚度
压实方式
预沉量值
路基压实
先轻厚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4km/H
从路基边缘向中央
不良土处理
改良:力学、化学、电、热手段,增加密度使土固结
置换:
补强:薄膜、绳网等进行约束,改善剪切特征。
基层施工
无机结合料
定义:结构密实、空隙率小、透水性小、水稳定性好
常用材料
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定性、抗冻性
抗干缩、抗温缩
基层施工
石灰土
材料
进场检验、厂拌、含水率、强制式拌合机
运输
防止蒸发、防扬尘、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摊铺
春末和气温较高施工
雨期防止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尽快压实
压实
压实系数实验定
石灰稳定土当天碾压成型、水泥稳定土在初凝前
养护
成型后立即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养护期间封闭交通
检查验收
材料
塑性指数10-15的黏土,有机物含量小于10%
采用1-3级的新石灰,块灰2-3d完成消解,粒径不大于10mm
水泥稳定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二灰
先拌二灰,再加骨料
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前1-1.5月
根据实验确定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每层100mm-200mm
严禁薄层贴补
湿养护,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养护7-14d,做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
质量检查
原材料:集料级配、配合比、含水率、拌合均匀性
关键性实测项目: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
土工合成材料
功能:加筋、防护、排水、隔离、过滤
用途:路堤加筋、台背路基填土加筋、过滤排水、路基防护
土工布加固
材料:质量轻、整体连续性好、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施工方便
施工
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
每侧留足够的锚固长度、回折覆盖在压实的填料上
搭接法:0.3-0.9m;缝接法:粘结宽度不小于50mm
上下错缝,不小于0.5m
避免长时间暴露、暴晒
面层施工
普通沥青
施工准备
透层与粘层
粘层
热拌沥青面层之间
沥青面层与构筑物、恢复施工
运输布料
防止粘结、篷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摊铺、压实
多台梯队作业,前后错开10-20m,两幅之间有30-60的宽度搭接,上下层错开200mm以上
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速度控制在2-6m每分钟
最低摊铺温度根据气温、下卧层表面温度、铺筑厚度、沥青种类经实验确定
碾压长度不超过80m
压实层厚度小于100mm
碾压温度根据沥青种类、压路机额、气温、层厚经试验确定
接缝
纵缝错开150mm(热接缝),300-400mm(冷接缝);横缝错开1m;用3m直尺检查
纵接缝
热接缝:多台摊铺机梯队作业
冷接缝:刨毛槎、清缝、涂粘层油、铺新料软化旧料后铲走、跨缝碾压
横接缝
厚度、平整度检查、刨除层厚、平整度不足部分、清缝、涂粘层油、铺新软化旧料铲走、先横后纵碾压
开放交通
自然降温至50°以下
改性沥青
特点
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耐磨、寿命长
摊铺
宜使用履带摊铺机,SMA摊铺温度不低于160°,速度1-3m每分钟
压实、成型
初压不低于150°,碾压终了不低于90°
不宜采用1轮胎压路机
紧跟、慢压、高频、低幅
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原材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
压实度
细粒土:环刀法
粗粒土:灌砂法、灌水法
沥青面层压实度
钻芯法
核子密度仪检测
混凝土面层
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为层厚的五分之三
插入式、平整式、振动梁
大修养护
微表处
稀浆封层
微表处
主控项目:抗滑性能、渗水系数、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