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个关于古代诗歌阅读思维导图,包含七大标志、选择题、形象、语言、十二种常见诗体等。
编辑于2023-12-24 18:11:29古代诗歌阅读
七大标志
标题
1揭示写作时间 ,地点,对象,主旨
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
3暗含的情感或莫定作品情感基调
4揭示作品线索
5表明诗歌题材
6暗示诗歌表达技巧
作者
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李白一豪放飘逸杜甫一 抑郁顿挫
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 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王昌龄一 豪迈勇敢陆游一愤懑痛苦
注释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一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入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结构
诗
古体诗:自然段为主
近体诗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词
上片(阙) .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 景尾句过度
下片(阙) ●抒情(主) 写景(次)
情景结合
●前后内容相同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前后内容相关,相反,相衬,虚实相衬:乐景衬哀情
意象
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用典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
③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④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借古讽今。
关键词
● 显性词语
情感词: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大多数决定诗歌抒情方向或基调
隐性词语
●景物语 :不是诗眼,但可暗示作者思想感情
●表语气,情态的虚词
选择题
内容理解有误
曲解词义
忽略信息暗示
景物特点概括有误
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写作技法有误
混淆典故
错判手法
概念颠倒
语言风格把握有误
情感主旨有误
肆意拔高或贬低
无中生有
形象
人物形象
设问方式
塑造了...的形象
人物形...特.点
概括作者形象特点
答题步骤
塑造了一-.... (特点)的.... (身份)形象 特点+分析(概括原文或关键词)
景物形象
设问方式
描绘...的画面,有...的效果
...的意境氛围
描写...的景物
意境营造
答题步骤
●意象: 赋予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氛围)
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了一幅... (氛围)的画面的.... (时间,地点,意境,特点)图,描绘了....
问: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 ...作用? 答: .渲染了....图...氛围,抒发了..情感, .....手法
事物形象
分类
具有象征意义
具有特定含义
分析意象作用的五大角度
1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环境或提供背景的作用,通常是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为人物的活动塑造环境或提供背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多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为抒情、叙事做铺垫
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
5结构线索的作用,都是人物诗中所用之物,也可能是写景, 抒情诗中,将诗人所见所闻贯穿在一起的关键事物
语言
炼字
①本意(本身或句中意)
②句意(语句翻译和概括)
③效果:景物氛围,物象特点,手法,情感
诗眼
表情达意
炼句
内容,情感,手法,结构,语言(风格)
风格
手法,情感,语言形象:物像,人物形象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双关,文,通感叠字,顶真
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景于情。
与事:托古讽今,借古怀今。
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
描写方式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白描细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渲染感官结合点面结合视角描写侧面: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联想,比兴,想象。
表现手法
衬托与对比
比兴
象征
想象
结构技巧
开宗明义,直接点题
曲笔入题,造成悬念
照应
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十二种常见诗体
题画赏画诗
内容情感
,内容;画家生平际遇的描叙,对画作的鉴赏与品评,对 绘画理论的阐释,对不同画家画作的比较、论析。
情感:①题画诗除了体现在其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之艺术美外,还在于多方面地表现了自然之美。eg 描绘波澜不惊、-碧万顷的湖面,于心旷神怡之中观赏静态美或描绘风起云涌、白波若山的海水,于雄奇之中给人以壮观美或描绘云遮雾绕、层峦叠嶂的山景于时隐时现之中领略朦胧美或描绘平畴无际、风光旖旎的田园于闲适之中充溢着恬淡美 或描绘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的林泉于静谧之中带有飘逸美②运用想象,再现画面。③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写的题画诗大多是一-方面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阐发画意;另- -方面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
手法
化静为动变无为有(虚实结合) 借题发挥,借画永志
听音赏月诗
内容情感
●内容: 表现音乐之美.赞美演奏者高超的技艺,借曲抒情。
●情感 ①欣赏音乐之美,对演奏者的技艺进行赞美。②借音乐表达某种特定感情古乐曲名称关山月(多写征戌离别之情) 霓裳羽衣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杨柳曲(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 行路难(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 高山流水(伯牙叹无知音、知音难觅的孤独)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手法
比喻修辞通感景物烘托音乐效果侧面描写使用典故,引发联想和想象
田间劳作诗
内容情感
内容:劳动的乐趣、劳动的艰辛、社会的不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情感: ①关于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诗篇,歌颂了劳动伟大、劳动创造生活 的美好情怀,表现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心系百姓②表 现农民劳动的艰辛,对世人不尊重劳动、浪费粮食的愤慨。③ 虽然劳作艰辛,但清新幽静的田园生活却让人向往
手法
白描对比借景抒情
酬答唱和诗
内容情感
●内容;①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②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③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④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情感: ①感情真挚的交往②有所思念赠诗给亲友 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表关怀,奖励 同窗好友亲友间,共勉共励或寄托友情亲情③寄托个人失意
手法
●直抒胸臆比喻想象虛 实结合对面落笔
投赠干谒诗
内容情感
内容:按照干谒的目的不同,或为求取科举而干谒,或为授官、铨选而干谒,或为入幕出幕而干谒。
情感:求去科举登第围绕栓选,调迁请求入幕代人干谒
风格类型
委婉含蓄真诚恳切自负豪迈不卑不吭
咏物言志诗
内容情感
●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托物讽世
●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托物言志,象征
羁旅思乡诗
内容情感
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 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
●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因梦寄情
惜别送别诗
内容情感
内容: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⑥赞叹真挚的友谊,对友人的尊重,思念,劝勉
手法寓景于情,情景交融烘托反衬,乐景衬哀情想象
边塞征战诗
●内容情感
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情感: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⑦对戌边将士的同情与赞美。
手法
夸张,对比,文,用典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咏史怀古诗
●内容情感
内容:借古伤今,借古讽今,今昔对比,借古叹今
情感:借古伤今,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
●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
山水田园诗
内容情感
内容;自然山川,田园风物
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白描,工笔;视角变化:各种感觉的运用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衬哀情
爱情闺怨诗
■内容情感
●内容;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情感:①夫妻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情梦难圆的遗憾之怅。③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④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⑥美人迟暮的哀伤。
■手法
比兴衬托先抑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