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能量代谢与体温
这是一篇关于能量代谢与体温的思维导图,包含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机体能量的来源、去路与平衡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
代谢的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表现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机体能量的来源、去路与平衡
来源
ATP是直接供能物质,又是能量重要储存形式
肌肉和脑组织的CP是ATP的储存库
糖(50%-70%)、脂肪(30%-50%)、蛋白质(几乎为0)
利用
50%以上转化为热能,其余储存在ATP等高能化合物的高能磷酸键
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除骨骼肌收缩对外做机械功外,其余所利用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热能
热能为最低形式能,不再转化,维持体温
平衡
人体摄入与消耗基本相等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能量代谢率:机体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量
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受试者安静状态下散热量
间接测热法
根据受试者安静状态下消耗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量推算出消耗的能量,进而计算出产热量
计算时的有关数据
食物的热价:1g食物氧化释放的热量
氧热价:食物氧化消耗1g氧气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比值。糖:接近1,脂肪:0.71,蛋白质:0.8
非蛋白呼吸商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肌肉活动
环境温度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精神和情绪活动
基础代谢率
人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的因素影响下的状态(BMR是人清醒时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熟睡时更低,做梦可增高)
BMR的衡量标准及正常值
与体表面积成正相关,根据Stevenson公式计算体表面积。
测定BMR的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代谢性疾病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体温
体表温度:低于体核温度,各部分相差大,受环境温度影响
体核温度:相对稳定,各部分相差小,肝脏最高约38℃
正常变动
日节律:体温昼夜周期变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取决于生物体内在因素
成年女性比男性高0.3℃
月经周期:育龄期的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动:卵泡期较低,排卵期最低,黄体期升高(孕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导致的)
儿童与青少年体温最高,老人偏低
肌肉活动: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产热
器官:肝脏与骨骼肌,安静时主要为肝脏产热,运动或劳动时为骨骼肌(新生儿为褐色脂肪组织)
产热形式
包括:基础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食物特殊动力产热以及战栗和非战栗产热
战栗产热:骨骼肌发生不节律收缩,是寒冷环境的主要产热方式
非战栗产热:通过提高组织代谢率来提高产热,对新生儿维持体热平衡有重要意义
调节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最重要,持续时间长,但起效慢;肾上腺素、去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起效快,时间短
神经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后部战栗中枢,并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激素,从而提高产热
散热
主要部位:皮肤
辐射散热(主要)
传导散热
对流散热
蒸发散热
环境温度<体温,以辐射散热为主;反之,以蒸发散热为主
苏敏龙 2201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