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四章 视器 第9版系统解剖学
视器是视觉器官的简称,它由眼球及其辅助装置两部分组成。其功能是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入到大脑皮质视觉中枢而产生感觉,借以感知物体的现象、运动和颜色,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
本导图汇总了宿主防御系统基础部分组织结构,包含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管道等。
2021/第9版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章节神经系统总论部分。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本思维导图描述了神经系统的作用和传导,以及关于解剖学的一些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视器
1. 组成
眼球
视物
眼球壁
眼球纤维膜(外膜)
由前向后分为
1. 角膜
占外膜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屈光作用。无血管,但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2. 巩膜
占外膜后5/6,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保护眼球内容物、维持眼球形态
巩膜静脉窦
房水流出的通道
眼球血管膜(中膜)
1. 虹膜
圆盘形,中央为瞳孔
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
2. 睫状体
最厚
睫状突
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肌
调节晶状体角度
产生房水
3. 脉络膜
富含血管、色素细胞
视网膜(内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
盲部
脉络膜部
视部
色素上皮层(外层)
色素上皮细胞
神经层(内层)
视锥、视感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内容物
房水
产生
睫状体
循环
进入眼后房
经瞳孔
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
借睫前静脉
汇入眼上、下静脉
晶状体
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且富有弹性
组成
晶状体囊
晶状体外面的薄膜,有高度弹性
晶状体纤维
晶状体本身
晶状体皮质
晶状体周围部,较软
晶状体核
晶状体中央部,较硬
借睫状小带与睫状肌相连,通过睫状肌对其屈光度的调节,确保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玻璃体
胶状,表面覆玻璃体膜,填充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后腔4/5
位置
前面
以晶状体及其悬韧带(睫状小带)为界
呈凹面状
玻璃体凹
其他部分
与睫状体和视网膜相邻
作用
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紧贴
眼副器
支持、保护、运动眼球
眼睑
上睑
下睑
两者之间的裂隙
睑裂
内眦(内侧端)
外眦(外侧端)
游离缘
睑缘
睑前缘
睑后缘
结膜
睑结膜
衬覆于上、下睑的内面
与睑板结合紧密
球结膜
覆盖在眼球前面
与巩膜结合紧密
结膜穹窿
为眼结膜和球结膜的移行处
分为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
泪器
泪腺
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长约2cm
有10~20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的外侧部
泪道
泪点
上、下睑缘近内侧端处的隆起
泪乳头
顶部的小孔
泪点
泪小管开口
泪小管
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
上泪小管
垂直向上行
下泪小管
垂直向下行
继而几乎成直角转向内侧汇合一起
开口于泪囊上部
泪囊
为膜性囊,位于眶内侧壁前下部的泪囊窝中
上端
盲端
下部
移行为鼻泪管
有睑内侧韧带和眼轮匝肌纤维
深面
少量肌束
鼻泪管
为膜性管道
上部
包埋于骨性鼻泪管
在鼻腔外侧壁黏膜的深面
开口处的黏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
开口于下鼻道外侧壁
眼球外肌
骨骼肌
运动眼球
上直肌
位于眼球上方
收缩使瞳孔转向上内侧
下直肌
位于眼球下方
收缩使瞳孔转向下内侧
内直肌
位于眼球内侧
收缩使瞳孔转向内测
外直肌
位于眼球外侧
收缩使瞳孔转向外侧
上斜肌
上直肌与内直肌之间
收缩使瞳孔转向下外方
下斜肌
眶下壁与下直肌之间
收缩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运动眼睑
上睑提肌
收缩提上睑,开大眼裂
眶脂体、眶筋膜等
2. 血管
眼的动脉
眼动脉
起始行程
起自劲内动脉
经视神经管
眶
视神经下外侧
上直肌下方
眶内侧
上斜肌和内直肌之间
滑车上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分支
视神经盘处(上、下支)
进而分成
视网膜鼻侧上、下支小动脉
视网膜颞侧上、下支小动脉
分布至4个扇形区
视网膜鼻侧上
视网膜鼻侧下
视网膜颞侧上
视网膜颞侧下
分布
发自眼动脉
行于视神经下方
穿入视神经鞘
视神经中央
视神经盘处分为上、下支
睫后短动脉
睫后长动脉
睫前动脉
眼的静脉
眼球内的静脉
眼球外的静脉
眼上静脉
向后经眶上裂注入海绵窦
眼下静脉
向后分2支
一支经眶上裂注入眼上静脉
一支经眶下裂汇入翼静脉丛
收集包括眼球和眼副器的静脉血
3. 神经
眼球外肌
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支配
眼球内肌
瞳孔括约肌
由动眼神经支配
瞳孔开大肌
由交感神经支配
感觉神经
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配
眼睑内
眼轮匝肌
由面神经支配
泪腺
由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由浅至深分为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
睑板
2~3行睫毛
上睑睫毛硬而长
下睑睫毛短而少
弯曲向前
屈光系统
后部,视神经起始处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
无感光作用
生理性盲点
颞侧3.5mm处
黄斑
淡黄色
中央凹陷
中央凹
感光最敏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