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第3章 和解剂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第3章 和解剂思维导图,包含和解少阳剂、 调和肝脾剂、 调和寒热剂等。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的思维导图,表里双解剂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症状。分为解表清里剂、 解表攻里剂两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和解剂
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经水适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组成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柴胡:透泄少阳之邪,疏泄气机之郁滞。
黄芩:清泻少阳之热
蒿芩清胆汤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蒿芩清胆碧玉需,竹夏茯苓枳陈皮,热重寒轻痰夹湿,胸痞呕恶并能驱。
碧玉需:滑石、甘草、青黛
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散非四逆汤,枳芍甘紫共煎尝,阳郁厥逆四肢冷,疏肝透邪此方成。
实证
逍遥散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芩术薄加姜草,肝郁血虚脾气弱,疏肝养血健脾卓。
白芍:补养肝血,防柴胡劫肝阴---养肝要药
柴胡:疏肝解郁
烧生姜:降逆和中,辛散达郁,减少耗气伤津
痛泻要方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脾虚肝郁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前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陈药术风《陈要煮饭》
防风:脾经引经药
调和寒热剂
半夏泻心汤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甘草、人参、大枣:塞因塞用。
原系小柴胡汤证误用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