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感觉器
这是一篇关于系统解剖学——感觉器思维导图,包含视器、前庭蜗器等。
这是一篇关于系统解剖学-腹膜思维导图,包含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腹膜凹陷等。
系统解剖学,包含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形似蚕豆,位于腹后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感觉器
视器
眼球
眼球壁
纤维膜(外模)
角膜:占眼球外膜的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但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占纤维膜的厚5/6,质地厚而坚韧,呈乳白色,不透明
血管膜(中膜):在外膜的内面,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呈棕黑色
虹膜:位于中膜的最前部,呈冠状位的圆盘形薄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 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缝隙称眼房,巩膜将眼房分隔为较大的前房和较小 的后房,二者借瞳孔相交通
睫状体:是中膜的肥厚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移形部的内面,具有调节晶状 体曲度,产生房水的作用。睫状体后部较为平坦,称睫状环。前部有向内 突出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襞称睫状突。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为睫状肌,由副 交感神经支配
脉络膜:占中膜的后2/3,是一层柔软光滑含血管、色素且具一定弹性的棕色 薄膜,在眼内压调节上起重要作用
视网膜(内膜):在中膜内面,从前向后可分为三部分:视网膜虹膜部、视网膜睫状体部和视网膜脉络膜部。视网膜虹膜部与睫状体部贴附与虹膜和睫状体 的内面,无感光作用,故称为视网膜盲部。视网膜脉络膜部为视器接受光波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的部分,故称为视网膜视部。 视神经起始处有椭 圆形盘状结构,称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盘的边缘隆起,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在视神经盘的颞侧 稍偏下方约3.5mm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由密集的是锥细胞构成。视网膜视部的神经层主要由三层 神经细胞组成,外层为视锥和视杆细胞,中层为双极细胞,内层为神经节细胞
眼球内容物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眼房内。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最后经虹膜角膜角隙进入巩膜静脉窦,借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
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状,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晶状体的曲度随所视物体的远近不同而改变
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睫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
眼副器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位于眼球的前方,是保护眼球的屏障。眼睑由浅至深可分为5层: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睑结膜。睑板内有许多呈麦穗状分支的睑板腺,若睑板腺导管阻塞,形成 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当睑板腺化脓感染时,临床上称为内麦粒肿;若感染位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腺体称为外麦粒肿。
结膜:是一层薄而光滑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内面,富含血管。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睑结膜、球结膜和结膜穹隆。当上下睑闭合时,整个结膜形成囊状腔系,称结膜囊。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球外肌(包括运动眼球的4块直肌、2块斜肌和1块提上眼睑的 上睑提肌,都是骨骼肌统称为视器的运动装置)
上睑提肌:收缩可上提上睑 ,开大眼裂,由动眼神经支配
上直肌:位于上睑提肌下方眼球上方。收缩使瞳孔转向上内方,由动眼神经支配
下直肌:在眼球下方,收缩可使瞳孔转向下内方,由动眼神经支配
内直肌:收缩可使瞳孔转向内侧 ,由动眼神经支配
外直肌:位于眼球外侧,收缩可使瞳孔转向外侧,由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收缩可使瞳孔转向下外方,由滑车神经支配
下斜肌:收缩可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由动眼神经支配
前庭蜗器
外耳(耳郭收集声波,经外耳道作用于 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耳郭:位于头部两侧,由弹性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覆盖着皮肤。耳郭下1/5为耳垂
外耳道:从外耳门至骨鼓膜的管道。外耳道约呈s状弯曲,先趋向前内,继而转向后内上方,最后向前内下方。外耳道外侧1/3为软骨部,内侧2/3 为骨性部。婴儿因颞骨尚未骨化,其外耳道几乎全由软骨支持,短而直,鼓膜近于水平位,检查时需拉耳郭向后下方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之间
中耳
鼓室:外侧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故又名鼓膜壁。内侧壁即内耳的外壁,内侧壁有面神经管凸。鼓膜为椭圆半透明的薄膜,中心向内凹陷称鼓膜脐。鼓室内含有3块听小骨,自外向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和镫骨
咽鼓管:连通鼻咽部与鼓室,其作用是使鼓室的气压与外界的大气压相等,以保持鼓膜内、外两面的压力平衡。咽鼓管可分软骨部和骨性部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窦位于鼓室上隐窝的后方,为鼓室和乳突小房之间的交通要道。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部内的许多含气小腔隙
内耳(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分,又称迷路)
骨迷路
耳蜗:位于前庭的前方,形如蜗牛壳,由蜗轴和蜗螺旋管构成
前庭:是骨迷路的中间部分。其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内侧壁为内耳道底,后壁有骨半规管的五个开口
骨半规管:为三个半环形的骨管,分别位于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内,彼此互成直角排列,分别为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及后骨半规管。 每个骨半规管皆有两个骨脚,一个骨脚膨大称壶腹骨脚,另一骨脚细小称单骨脚。前、后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
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由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