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
个人制作中教法思维导图,考试重点与考试范围整合。《中学美术教材教法》系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美术教育专业必修课教材,由绪论和5个章目组成,主要介绍了中学美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基本性质、理论基础、科学方尚中学美术教学目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理论与实务思维导图,个人考试重点范围划分。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
中教法
学科性质
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教学目的
1、教给学生中学美术教材教法的基础理论 2、训练学生中学美术教学能力的基本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从事中学美术教学的决心与信心
美术教学目标的基本构成
时限
多级系列
组合要素
双层次结构
1、智育目标 2、德育目标 3、美育目标
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美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
1、通过美术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知识 2、通过美术鉴赏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史、美术理论常识,并能一定程度地赏析美术作品 3、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自学条件并尽量注意学科间联系的能力
正确确定和努力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两化
具体化 序列化
两性
可操作性 可检测性
美术教学原则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眼脑手的协调并用与相互合作
作用
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美术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1、遵循素质教育精神,重在提高审美素质的原则 2、感性入手、理性渗透的启发式、循序渐进教学的原则 3、传授美术“双基”和开发创造力相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精讲善练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 5、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和课内外教学相配合的原则
美术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1、编写教科书的依据 2、组织教学的依据 3、考核命题的依据 4、教学评估的依据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依据
美术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初中美术教科书的结构
“造型·表现”
1-2
“设计·应用”
3-4
“欣赏·评述”
5-6
“综合·探索”
7-9
普高美术教科书结构
美术鉴赏
必修
绘画·雕塑
选择必修
设计·工艺
书法·篆刻
现代媒体艺术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
理解
巩固
运用
美术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美术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具有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美术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美术学科素养
具有全面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
具有熟练的美术学科专业技能
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师应具有过硬的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表达能力
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成为研究型的美术教师
美术教学研究与总结
美术教改课题的实验研究
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味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义务教育课标评价建议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二、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四、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 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普高学科核心素养
1、图像识读 2、美术表现 3、审美判断 4、创意实践 5、文化理解
普高课程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形成高中生必备的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普高课程内容
选修
1、美术史论基础 2、速写 3、素描 4、色彩 5、创作与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