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苏菲的世界》3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
第三部分,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流派的思维导图,主要是关于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观念描述等内容,值得收藏!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该导图介绍了英国的经验主义、洛克、休姆等内容,可供您参考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苏菲的世界part3
中世纪
黑暗时代
中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希腊罗马文化
西:罗马天主教文化
东:东罗马帝国文化
南:阿拉伯文化
中世纪哲学
圣经与理性,信仰与知识
圣奥古斯丁
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
哲学所能做的有限,信仰才能使灵魂平静
救与罚
圣多玛斯
将亚里士多德加以基督教化
两条途径接近上帝(真理)
信仰和基督的启示
理性与感官
文艺复兴
哲学和科学脱离教会神学,中产阶级脱离封建贵族和宗教势力
“回归本源”——人文主义
强调个人主义
打破所有藩篱与禁忌
大自然是神圣的
泛神论:神存在于万事万物中
新的科学方法
实证法
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
技术革命
正反两面
新世界观
哥白尼
日心说
开普勒
星球引力
伽利略
惯性定律、动力学
牛顿
万有引力
最终证实宇宙世界观
宇宙没有绝对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宗教改革
圣经被译为各国语言
马丁路德
摒斥许多中世纪形成的宗教习惯与教条,希望回到新约中早期基督教的面貌
教士与上帝的关系并不比一般人亲近
人只能透过信仰得救
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伊拉斯谟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
"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
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
退隐避世的潮流形式
世事无常,美好事物终有一天消殒凋零
人生如戏如梦
舞台
“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皆大欢喜》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高谈阔步的可怜演员,无声无息地悄然退下;这只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昂,却无意义。”——《麦克白》
梦境
杰普大梦,壕沟与男爵的床
庄周梦蝶
理想主义
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
唯物主义
机械论的世界观
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很大的机器
决定论
一切事物都是机械过程的产物
世间没有所谓自由意志
笛卡尔
理性主义者
相信理性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
希望用"数学方法"(理性)来进行哲学的思考
现代哲学之父
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前人理论,感官)
我思故我在
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
完美实体的概念来自完美实体本身
上帝存在
外在现实世界有若干可用理性察知的特点(数学特质)
二元论
真实世界(实体)
思想(灵魂)
扩延(物质)
人是二元存在物
斯宾诺莎
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宽容精神,受到毁谤与迫害
用永恒的观点来看事情
时空的无限性
一元论
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上帝)(大自然),上帝的属性包括思想与外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种现象,例如一朵花或一首诗,都是思想属性或扩延属性的各种不同模态(模态即实体、上帝或自然的一种表现方式)
自然法则
上帝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
天性就是自然法则,石器时代的小男孩,非洲狮子,受到内在潜能与外在机会的左右
只有上帝是完全自主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
体会每件事情发生的必然性,理解整个大自然,领悟到每件事都有关联,都是一体的,最后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