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该导图介绍了英国的经验主义、洛克、休姆等内容,可供您参考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流派的思维导图,主要是关于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观念描述等内容,值得收藏!
第三部分,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苏菲的世界part4
英国的经验主义
十八世纪,有些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透过感官的体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
经验主义者
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的人
仔细检视人类所有的观念,以确定它们是否根据实际的经验而来,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的心灵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先透过感官而来的。”
洛克
1632—1740,《论人之理解力》
我们的概念从何而来
心灵是“空白的板子”
单一感官感念—>思维
单一感觉—>复合概念,无法回溯到一种单一感觉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
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
感官性质分为主要(重量、数量)和次要(气息、味道)(受笛卡尔影响)
理性主义者特征
世间有所谓自然权利(naturalright)
人类凭理性自然而然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
公开提倡知识自由和宽容精神,关心两性平等
这些观念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开花结果
休姆
1711—1776,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启发康德,《人性论》
人有两种知觉
印象:对外界实在的直观感受
观念:对印象的回忆
单一印象—>复合观念
虚假的“观念”
观念以不符合现实的方式复合
“天使”
“穿白袍的人”、“翅膀”
不接受无法回溯到特定感官认知经验的思想与观念
自我
复合观念
一长串同时体验过的单一印象造成的结果
自我是“一束不同的知觉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并移动”的过程
心灵是“一个剧场。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和情况下轮流出现、经过、再现、消退及融合”
我们心中只有来来去去的知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
佛陀
人生就是一连串心灵与肉身的变化,使人处于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婴儿与成人不同,今日的我已非昨日的我。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我。因此,并没有“我”或不变的自我
习惯性期待
我们只是有经验,没有体验现象发生的原因
因果法则
我们期待的现象
没有所谓合理或不合理,它们只是存在罢了
一件事情跟着另一件事情发生,并不表示两者之间必有关联
感情决定人的言语和行为,而非理智
柏克莱
1685—1753,天主教主教
“灵”
天主
“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所有事物存在之处”
质疑物质真实性
我们所看见,所感觉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天主密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造成那些我们不断体验到的丰富概念和感官体验
我们是否是血肉之躯的人类
我们的世界是否由真实的事物组成
“时间”和“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
心灵虚构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