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利尿药及脱水药
大学药理学利尿药,与脱水药。尿药是指一类能促进体内电解质(钠离子为主)和水分排出而增加尿量的药物,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而实现利尿作用,但是主要是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利尿药及脱水药
利尿药
利尿药定义
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分类
高效利尿药(袢利尿剂)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
呋塞米
药理作用
1.利尿
2.扩张血管
作用机制
利尿机制:抑制髓攀升支粗段Na+-K+,2CL-共转运子使Na,Cl离子重吸收减少,肾脏稀释功能降低,NaCl排出量增多,同时使肾髓质间液渗透压降低,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及减少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产生强大利尿作用
呋塞米能扩张肾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临床应用
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2.严重水肿
3.急慢性肾衰竭
4.药物中毒
5.高钙血症
不良反应
1.水与电解质的紊乱
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及低氯性碱血症
缺镁诱发缺钾,二者同时存在必须先纠正缺镁
预防:补充钾盐,加服留钾利尿药螺内酯
2.耳毒性
避免与氨基苷类(链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合用
3.高尿酸血症
诱发或加重痛风
4.胃肠道反应
依他尼酸
布美他尼
中效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
噻嗪类
氢氯噻嗪
1.利尿作用
机制
抑制钠,氯同向转运子系统,抑制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
轻度抑制碳酸酐酶,使H+-Na+交换减弱而利尿
减少尿酸排泄,促进Ca2+重吸收,促进Mg2+排泄
2.降压作用
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长期,排钠较多,降低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血管扩张
3.抗利尿作用
排钠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减少口渴的感觉
1.水肿(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2.高血压
3.尿崩症
4.高血钙伴肾结石
1.电解质紊乱
2.高尿酸血症
痛风患者慎用
3.代谢影响
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慎用
高血脂
高脂血症慎用
4.过敏反应
低效利尿药(保钾利尿药)
作用于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
作用于远曲小管的Na+-K+交换抑制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
螺内酯
1.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
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钾
性激素样副作用
脱水药
甘露醇
药理作用
1.脱水作用
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2.利尿作用
组织脱水→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通过肾小管时不被重吸收→减少水重吸收→渗透压利尿
脑水肿
治疗颅内压,脑水肿的首选药
青光眼
急性肾衰竭
山梨醇
尿素
高渗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