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1行政法李佳专题14 行政诉讼程序
这是一篇关于21行政法李佳专题14 行政诉讼程序的思维导图。《行政法专题》以中国行政法为中心,择取了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的控制、行政主体、公务员对违法行政命令的不服从、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等,是法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21左宁刑诉精讲知识点,可打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这是一篇关于21行政法李佳专题19 行政协议及其诉讼制度的思维导图。《行政法专题》以中国行政法为中心,择取了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的控制、行政主体、公务员对违法行政命令的不服从、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等,是法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这是一篇关于21行政法李佳专题21 国家赔偿的思维导图。《行政法专题》以中国行政法为中心,择取了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的控制、行政主体、公务员对违法行政命令的不服从、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等,是法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和受理
起诉(可以口头)
一般条件
一人一事一行为,有管辖权
程序条件
复议前置复议终局案件不受理
复议前置
侵犯自然资源权利案件
①行政确认②侵犯③我的④所有权及使用权
纳税争议案件
一般均属于复议前置
例外情形:可复议可诉讼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反倾销税
禁止或限制经营者集中的行为
滴滴收购uber
复议终局
省政府根据特定法律规范做出的自然资源终局判决
针对外国人和其他境外人员的限制人身自由决定
外国人
限制人身自由
决定依据:出入境管理法
时间条件
原则:超过法律规定期限不予受理
具体规定
经过复议后起诉案件
作为: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
不作为: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复议期(60日)满之日起15日内起诉
另有法律特别规定从其规定
直接起诉行政不作为
积极不作为
明确拒绝之日起6个月
消极不作为
法律、法规规定了履行期,则履行期届满之日起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申请之日起2个月
紧急情况下,不作为当场成立
直接起诉行政作为类案件
全知道
6个月
知一半
未告知诉讼权利或者起诉期限
起诉期:知诉权6个月内
最长保护期限:知内容1年内
须同时满足
全不知
起诉期:知内容6个月内
最长保护期:5年(幸好不是学医的)不动产案件20年
起诉方式
可以口头
受理
审查处理
一律接收诉状
符合立案
不符合不立案
可以提起上诉
先予立案
当场无法判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无法做出判断
指导、释明与补正
一次性告知
补正
立案
不补正或者补正后也不符合条件
退回诉状
坚持起诉
裁定不予立案(可上诉)
起诉人救济途径
上诉
可上诉的三种裁定
不予立案
驳回起诉
管辖权异议
投诉
上级法院(不是上一级)
后果:给予处分
飞跃起诉
不立案不裁定(不理不睬)
向上一级法院起诉
认为符合起诉条件
可自己立案审理
可指定其他下级法院立案审理
剥夺原来法院对此案审理权利
审理程序
一审
审理前准备
法院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5日内发被告
被告收到15日内提交证据和答辩状
法院5内将答辩状副本交原告
注意: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
注意:起诉状副本送达后,原告不得提出新的诉讼请求,但正当理由除外,赔偿程序可以在一审庭审结束前提出
开庭准备
开庭3日前传票传唤当事人
其他成员以通知书方式
庭审程序
审理对象
一审审理对象是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诉什么,审什么,判什么)
复议维持案件,两个行为的合法性
审理方式
必须言词审理
公开审理为原则
信息公开案件,视情况采取适当的审理方式
防止当事人“沉默”对抗法庭,经法庭释明后果仍不陈述,视为放弃陈述权利
恶意串通,裁定驳回或者判决驳回(防止刁民)
审限
立案之日起6个月
一审简易程序
适用范围
法定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1清2白)
被诉行政行为是当场作出
案件涉及款额2000元以下
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约定
约定适用
不得适用
仅适用一审
简易程序要求
一人独任庭
审限45日
可以以口头等简便方式传唤通知送达裁判文书以外的文书
举证期限法院确定,也可以当事人协商15日内
简易转普通的程序
审限届满前作出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审限自法院立案之日起计算
民诉及行政简易程序对比
二审
上诉主体
原被告 第三人
应当组成合议庭
可以不开庭,书面审理
应当全面审查
对比民诉:仅仅审查当事人上诉范围
审限3个月
特殊制度
撤诉制度
自愿撤诉过程
一变二撤三裁
Step1被告改变行为(一审、二审、再审中均可改变)
Step2 原告申请撤诉
Step3 法院裁定准予撤诉,也可以裁定中止审理
撤诉中的特别情形
新行为审不审看诉没诉,旧行为审没审看撤没撤
视为撤诉
不来的、先走的、不交钱的
撤诉的法律后果
不可以重新起诉
对比民诉,撤诉后仍有诉权
缺席判决制度
不来或者早走的被告
公告、司法建议
不作为定案依据
行政机关负责人制度
负责人原则上应当出庭应诉
一审二审再审
同一审级需要多次开庭,去一次视为履行义务
应出庭的诉讼参加人
不限于行政机关
被告、被告型第三人
共同被告可协商确定出庭行政机关,也可以法官确定
应出庭负责人范围
正职领导、负责人
副职领导、负责人
参与分管负责人
委托或者下级不可代为出庭
通知
应当
涉及公共利益
可以
其他
出庭程序
开庭三日前送达通知书
出庭前审核身份
不能补正或者补正后负责人未能出庭视为未出庭应诉
委托代理人
可以另行委托·1—2名诉讼代理人
不能出庭
不可抗力、不可代、有意外
提交证明材料,加盖机关印章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
法院审查
有正当理由
依职权决定延期
依申请决定延期
负责人出庭效果保障措施
出庭又出声
就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发表意见
负责人未出庭时的异议制度(撒泼)
原告有权提异议但不影响审理
他不来,我也不来
按撤诉处理
他不来不就不说
法院释明后果仍不陈述视为放弃陈述权利
工作人员出庭
前提:负责人应当出庭但是不能出庭
具体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
委托行使职权组织或者
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出示加盖印章的授权委托书
调解制度
调解范围
羁束行为不适用
调解书
双方同意,三方签章后送达
调解公开
原则不公开
例外双方同意
原则结果不公开
例外保护三益
第三人参与调解,可以依申请可以依职权
调解协议不是判决依据
总结
先予执行制度
可怜的人,申请可怜的钱
只能根据原告申请,不存在法院主动先予执行的情况
不要求提供相应担保
救济:
申请复议一次(不限于原告)
排除妨害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
训诫
责令具结悔过
罚款及拘留需要经法院院长批准,且不得连续使用,但可以合并使用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交叉案件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