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和吸收
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这张思维导图总结了生理学第六章知识点:消化与吸收,详细概述了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与吸收功能。从消化道的基础介绍、各消化器官的消化功能、消化道进行吸收三个部分进行总结。
编辑于2021-06-01 20:57:26消化生理概述
消化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般生理特性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具有自律性
具有紧张性
富有伸展性
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较不敏感
对机械牵拉、温度、化学性刺激特别敏感
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
-50—-60mv,主要为k离子的平衡电位
慢波电位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发的产生周期性的轻度去极化和复极化
动作电位
去极化主要依赖Ca离子内流,因此锋电位上升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外来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
大部分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 通过激活M受体,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但对消化道的括约肌则起抑制作用
交感神经
来自第5胸段至第2腰段脊髓侧角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一般情况下, 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内在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位于粘膜下层,主要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功能
肌间神经丛
分布于环行肌和纵行肌之间,主要支配平滑肌的活动
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APUD细胞
开放型
闭合型
胃肠激素
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多种激素主要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称这些激素为胃肠激素
生理作用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血糖浓度升高时, 抑胃肽可刺激胰岛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作用
脑-肠肽
种类繁多,如促胃液素,缩胆囊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
揭示了神经系统与消化道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便开始小肠内的消化。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胰液的分泌
胰腺是兼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内分泌主要和糖代谢调节有关;外分泌物为胰液,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的,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渗透压与血浆大致相同。人每日分泌的胰液量为1-2L。
胰淀粉酶
一种α-淀粉酶,最适pH为6.7-7.0
胰脂肪酶
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最适宜pH为7.5-8.5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
胰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促胰液素
缩胆囊素
胆汁的分泌和排除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一种有色、味苦、较稠的液体,成年人每日分泌的胆汁量为0.8-1L。不含消化酶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促进脂肪的消化
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中和胃酸及促进胆汁自身分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中和一部分胃酸;进入小肠的胆盐绝大部分由回肠黏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再形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胆囊的功能
储存和浓缩胆汁
调节胆管内压和排出胆汁。胆囊的收缩和舒张可调节胆管内压力
小肠液的分泌
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肠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约为7.6,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分泌的调节
小肠液呈常态性分泌,但在不同条件下,分泌量可有很大变化
小肠的运动
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
小肠进行其他运动的基础,并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分节运动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增加食糜与小肠黏膜的接触,并不断挤压肠壁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有助于吸收
对食糜的推进作用很小,但存在由上而下的频率梯度,这种梯度对食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蠕动
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作用是将食糜向小肠远端推进一段后,在新的肠段进行分节运动
运动的调节
主要受肌间神经丛的调节,食糜对肠黏膜的机械、化学性刺激,可通过局部反射使运动加强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环形肌明显加厚
大肠的功能
大肠液的分泌
大肠液是由在肠黏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大肠的分泌物富含黏液和HCO3-,其PH为8.3-8.4
主要作用在于其中的黏液蛋白,它能肠黏膜和润滑粪便。
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运动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空腹和安静时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这种运动有助于促进水的吸收
分节推节和多袋推进运动,进食后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
蠕动
集团蠕动,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
排便
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食物中纤维素对肠功能的影响
多糖纤维能与水结合形成凝胶,可限制水的吸收,增加粪便的体积,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纤维素能刺激肠运动,缩短粪便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胃肠和整个机体的毒害作用
纤维素可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例,减少含高能量物质的摄取,有助于纠正不正常的肥胖
吸收
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小肠很长,约4-5m
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达到200M^2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3-8h
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平滑肌纤维等结构
大肠可吸收的主要是水和盐类,大肠一般可吸收大肠内容物中80%的水和90%的Na+和Cl-。
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水的吸收
无机盐的吸收
钠的吸收,小肠黏膜上皮从肠腔内吸收Na+是个主动过程,动力来自上皮细胞基底侧膜中钠泵的活动
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
钙的吸收,小肠黏膜对Ca+的吸收通过跨上皮细胞和细胞旁途径两种形式进行。植物酸如草酸、鞣酸、植酸妨碍其吸收
负离子的吸收,主要是Cl-和HCO3-
糖的吸收(单糖形式、继发性主动转运、经血液途径)
蛋白质的吸收(氨基酸、继发性主动转运、经血液途径)
脂肪的吸收
胆固醇的吸收
维生素的吸收
大肠的吸收功能
大肠黏膜对水和电解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胃内消化
胃液的分泌
3种外分泌腺
贲门腺
泌酸腺
混合腺,包括壁细胞、主 细胞、颈粘液细胞
幽门腺
胃液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 色的酸性液体,主要 成分有盐酸、胃蛋白 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盐酸及其作用
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 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 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对维持胃及肠内的正常肠道微 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盐酸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可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 对铁和钙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后,在HCl作用下,从酶原细胞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肽段后,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内因子
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黏液和碳酸氢盐
由于黏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分泌后即覆盖于胃黏膜,形成一层保护层,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
胃黏膜中的非泌酸细胞能分泌HCO3-,进入胃的HCO3-与胃黏膜表面的黏液联合形成一个抗胃黏膜损伤的屏障,称为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有效的保护胃黏膜免收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
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细胞保护作用
胃肠激素,对胃粘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即直接细胞保护作用
胃内食物、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倒流的胆汁等,可经常的对胃黏膜造成弱刺激,使胃黏膜持续少量地释放前列腺素和生长抑素等,也有效的减轻和防止强刺激对胃黏膜的损伤,即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
持续时间长(可持续2-4h),分泌量多(约占消化期分泌总量的3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均很高,但受食欲的影响十分明显。
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分泌的胃液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60%,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很高
肠期胃液分泌(只有体液)
分泌的胃液量少(约占总分泌量的10%),酸度不高,消化力(指酶的含量)也不很强。这可能与酸、脂肪、高张溶液进入小肠后对胃液分泌的抑制作用有关。
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因素
促进
迷走神经、组胺、促胃液素
抑制
盐酸、脂肪、高张溶液
影响胃液分泌的其他因素
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铃蟾素、Valosin、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抑胃肽
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持续收缩状态
容受性收缩
特有的运动形式,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以头区为主)舒张。
蠕动
以尾区为主,频率受胃平滑肌慢波节律的控制。生理意义在于磨碎进入胃内的食团,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糊状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推入十二指肠
胃排空及其控制
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速度:以食物为异(流体、粒小等渗的快) 水(10min)>糖(2h)>蛋白质(2-3h)>脂肪(5-6h) (一餐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4-6h) 动力:直接动力,胃和十二指肠的压力差 原动力,胃的运动
控制
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消化期间胃的运动
呕吐
口腔内消化和吞咽
唾液的分泌
性质和成分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的低渗液体
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还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 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等
生理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便于吞咽,并有助于引起味觉
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
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稀释与中和有毒物质
某些进入体内的重金属,氰化物和狂 犬病毒可通过唾液分泌而被排泄
唾液分泌的调节
安静情况下,量少稀薄,称为基础 分泌,主要功能为湿润口腔
进食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 完全属于神经调节
咀嚼
由咀嚼肌按一定顺序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节律性动作
使唾液淀粉酶与食物充分接触而产生化学性消化,还能加强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胰、肝和胆囊的活动加强,为下一步消化和吸收做好准备
吞咽
口腔期
咽期
食管期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的有利条件
胃液和胰液哪种消化液重要
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营养物的消化酶,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
消化能力最强,功能最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