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9固涩剂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
组成:祛湿药。 治证:水湿病证。1、湿邪特点:重浊粘滞,易困气机,易伤阳气,向下,病程长,难愈。2、与脏腑关系:肺主气,通调水道—调水在肺脾主运化—制水在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主水—主水在肾其次与膀胱三焦气化失常,水道不通有关。3、治水湿大...
这是一篇关于01解表药的思维导图,包括:1.性能特点;2.功效主治;3.分类;4.使用注意。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开窍药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固涩剂
1. 概述
以收敛固涩作用为主,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证的方剂
属于“十剂”中“涩可固脱”范畴(涩法) 与八法中“补”法结合运用
组方结构:固涩药+补益药
2. 适用范围
正气亏虚,气血精津耗散或滑脱诸证
自汗+盗汗+久咳不已+久泻不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
3. 方剂分类
①固表止汗: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自守的自汗、盗汗
②敛肺止咳:久咳肺虚,气阴耗伤证
③涩肠固脱:脾胃虚寒,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证
④涩精止遗:肾虚失固,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 膀胱失约的遗尿尿频
⑤固崩止带:妇女雪崩暴注或漏下不止,或带下淋漓证
4. 使用注意
元气大虚,亡阳欲脱者,宜急用大补参附之类回阳固脱, 非单纯固涩所能治疗
外邪未尽者,不宜过早使用固涩,以免“闭门留寇”
实邪所致之 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精泄+ 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淤阻崩漏 不宜用
固 表 止 汗 剂
1. 牡蛎散
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
君——煅牡蛎:敛阴潜阳,收涩止汗 臣——生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二药益气固表,潜阳敛汗 佐——麻黄根:收敛止汗 浮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热,敛心液 二药助君臣益阴敛汗,清心除烦
自汗,盗汗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身常自汗,夜卧尤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黄根最宜, 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补敛兼施
固涩止汗为主,益气养阴为辅
敛 肺 止 咳 剂
1. 九仙散
罂粟壳、人参、款冬花、桑白皮、 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
君——罂粟壳:酸涩,善能敛肺止咳 臣——五味子+乌梅:酸涩,收敛肺气 人参+阿胶: 补益肺气,滋养肺阴 佐——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贝母:止咳化痰 使——桔梗: 宣肺祛痰,载药上行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
久咳伤肺,肺气虚损——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 久咳亦耗肺阴,虚热内生,炼液成痰——痰少而粘,脉虚而数
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慰
涩 肠 固 脱 剂
1. 真人养脏汤
罂粟壳、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 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诃子
君——罂栗壳:涩肠止泻 臣——肉豆蔻:温中涩肠 诃子:涩肠止泻 涩肠止泻,以治泻痢滑脱之标
佐1——肉桂:温肾暖脾 人参+白术:补气健脾 温补脾肾,以治脾肾虚寒之本 佐2——当归+白芍:养血和营 佐3——木香:调畅气机 调气和血以除大便脓血、里急后重 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缓急调药 合参术益气补脾复运化 合芍药和里缓急止腹痛
涩肠止泻,温补脾肾
治标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 脐腹疼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真人养脏诃粟壳,当归肉蔻桂木香, 参术甘芍涩肠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涩中寓通,补而不滞
标本兼顾,治标为主 脾肾同治,补脾为主
2. 四神丸
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 吴茱萸、(大枣、生姜)
君——补骨脂:温肾暖脾 臣——肉豆蔻:温中涩肠 二神丸→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佐——吴茱萸:温中散寒 五味子:涩精止泻 合补骨脂固涩肾气,温中涩肠 合肉豆蔻涩肠止泻
姜枣同煮,枣肉为丸, 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咸入肾)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治本,温肾阳
脾肾阳虚之五更泻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少不化或腹痛肢冷, 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四神五味吴茱萸,骨脂肉蔻四般需, 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泄火衰服
益火补土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脾肾兼顾,补肾为主
涩 精 止 遗 剂
1. 桑螵蛸散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 人参、茯神、当归、龟甲
君——桑螵蛸:补肾固精,缩尿止遗 臣——龙骨:涩精安神,既助桑螵蛸涩精固肾,又可重镇安神 龟甲:滋阴益精,以补心肾益阴以配阳,壮水以济火 佐——人参:益心气 当归:补心血 茯苓:益心脾,安心神 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交济水火 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调补心肾,固精止遗
心肾两虚之尿频、遗精证
小便频数,色如米泔,或遗尿,遗精, 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桑螵蛸散治便数,茯神龙骨同龟壳, 菖蒲远志当归人,补肾宁心健忘却
固 崩 止 带 剂
1.治崩:急则治标,以止血为要务 益气摄血+收涩止血
2.治漏:缓则治本,不可偏执固涩 益气养血+酌情配伍止血
3.治带下:“带下俱是湿证”, 不可一概固涩,当以健脾除湿为主
2. 固冲汤
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 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
君——山萸肉:补肝肾,涩精血 臣——炒白术:益气健脾 益气补脾,固冲摄血 黄芪:补脾益肺 煅龙骨+煅牡蛎:收敛固涩 佐——生杭芍:补肝血,益肝阴 棕榈炭+五倍子:固涩止血 海螵蛸+茜草根:化瘀止血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固冲术芪山萸芍,龙牡棕炭海螵蛸, 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气固冲功效高
补涩并用,止血中又少加活血药
①收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助固摄为辅,急则治标 ②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