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胚基本组织
这是一篇关于组胚基本组织的思维导图。 下图内容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分享给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编辑于2021-06-04 09:27:18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特点:众多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形态规则;细胞有极性;无血管
分类
被覆上皮
单层
扁平上皮:细胞扁平,核扁椭圆形。利于内脏活动及血液、淋巴流动,便于物质交换
立方上皮: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中。多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见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上皮和一些外分泌腺细胞及其小导管
柱状上皮:细胞柱状,核近基底部并与细胞长轴平行。多以吸收功能为主,杯状细胞具有分泌粘蛋白能力。分布于胃肠黏膜、肾集合小管、胆囊、子宫粘膜处。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多种高矮不一细胞组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主要分布于呼吸管道粘膜表面。
复层
扁平上皮:表层细胞扁平,中间层细胞多角形,基底层细胞矮柱状。起保护作用,耐磨擦和阻止异物侵入。多分布于口腔、食管、阴道和皮肤表面。
变移上皮:表层细胞立方形,胞体大,核圆、大且着色浅。细胞形态和层数随随所在器官的收缩和扩张而变化,具有保护功能。主要见于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等处。
柱状上皮:表面细胞柱状,有保护功能。
腺上皮
浆液细胞:细胞锥形,核圆近基底面,胞质嗜碱性强。分泌含有丰富酶的浆液。
黏液细胞:细胞锥形,核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胞质着色浅。分泌黏液。
感觉上皮和肌上皮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游离面:微绒毛、纤毛
侧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链接
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分布:覆盖于体表或衬于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
肌组织
骨骼肌
光镜结构:细胞长圆柱状,核卵圆形、多个,位于肌膜下方,有横纹
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粗肌丝:肌球蛋白分子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分子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一段肌原纤维,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横小管: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的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
肌质网: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
纵小管
终池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端的终池组成
功能:收缩、舒张
心肌
光镜结构:细胞短柱状有分支,核卵圆形、居中,有横纹,有闰盘
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不明显,肌丝被肌质和线粒体等分隔成粗细不等的肌丝束
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
肌质网:稀疏
纵小管:不发达
终池:小且数目少
二联体: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
闰盘:是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结构,位于Z线水平,呈阶梯状
平滑肌
光镜结构:细胞长梭形,核椭圆形、居中,有横纹,有闰盘
超微结构
小凹:肌膜内陷形成的结构
细胞骨架系统
密体:肌质内电子密度高的小体
密斑:肌膜下电子密度高的区域
中间丝:连接与密斑、密体之间
肌丝单位:粗肌丝、细肌丝
肌质网:不发达,呈稀疏小管状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结构
胞体
细胞核:核大而圆,位中,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
细胞质:嗜碱性团块,可合成蛋白质。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聚成,构成细胞骨架
细胞膜:感受刺激,传递冲动
突起
树突:内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同,无高尔基体,可接受刺激,传导冲动至胞体
轴突:只有一个,细长,起始部为轴丘,光镜下轴丘无尼氏体
分类
按突起数量分:假单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按递质分: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
突触
化学突触: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电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间的缝隙连接,传导冲动不需要神经递质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星质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星状,突起细长,分支少,含较多胶质丝,分布于脑和脊髓白质。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呈星状,突起粗短,分支多,胶质少,分布于脑和脊髓灰质。
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小胶质细胞:胞体是神经胶质细胞中最小的,突起长有分支,具有吞噬作用。
室管膜细胞:呈立方或柱形,覆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形成室管膜。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膜细胞:即施万细胞,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卫星细胞:细胞扁平或立方形,包裹在神经节细胞的周围
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神经纤维+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
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
运动神经末梢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
成纤维细胞:扁平多突,核大而圆浅染,胞质丰富,成弱嗜碱性;合成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基质
巨噬细胞:不规则,核小而圆深染,胞质丰富呈嗜酸性;有趋化、吞噬、分泌及抗原呈递等作用
浆细胞:圆形,核圆位偏,染色质成辐射状排列,胞质嗜碱性,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
肥大细胞:大而圆,核小而圆居中,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参与过敏反应
脂肪细胞:大而圆,含大脂滴,将扁圆形核和少量胞质挤至边缘,储存脂肪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星形,核大而圆,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结缔组织中的干细胞
白细胞:血液中的各种白细胞受趋化因子的吸引,游走至疏松结缔组织中发挥作用
外基质
纤维
胶原纤维:有胶原原纤维聚合而成,韧性好
弹性纤维:由弹性蛋白外覆微原纤维组成,弹性好
网状纤维:由III型胶原蛋白外覆蛋白聚糖和糖蛋白,噬银性
基质
蛋白聚糖:由糖胺聚糖和蛋白质组成,交错成微细孔径,形成分子筛
糖蛋白:主要有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连接细胞,纤维和基质
组织液:细胞间凝胶状液体,为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媒介
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有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组织三种
脂肪组织
黄色脂肪:由单泡脂肪细胞组成,储脂、保温
棕色脂肪:有多泡脂肪细胞组成;可见于新生儿,可快速产热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组成,构成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网状支架
分布
疏松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位于器官、组织、细胞之间
疏松结缔组织主要分布于真皮、硬脑膜、虹膜、肌腱、腱膜、呼吸道或消化道固有层中
脂肪组织中的黄色脂肪主要分布于皮下、网膜和系膜,棕色脂肪在新生儿肩胛间区、腋窝以及颈后部
网状组织分布于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中
特点:细胞成分较少,细胞间质较多,细胞散在于细胞间质中,分布无极性
软骨和骨组织
软骨
结构
软骨膜:有结缔组织组成
软骨组织
细胞:近软骨膜的细胞幼稚,胞体小,扁圆形;中部细胞较成熟,胞体椭圆或圆形,胞质弱嗜碱性。
基质:由软骨细胞产生,呈固态凝胶状,蛋白聚糖浓度高,糖胺聚糖分布不均
纤维:由软骨细胞产生,不同类型的软骨纤维种类不同
分类
透明软骨:基质中的纤维是胶原原纤维
弹性软骨:基质中的纤维含大量弹性纤维
纤维软骨:基质中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错排列
骨
结构
骨膜
骨组织
细胞
骨原细胞:为干细胞,胞体梭形,核椭圆淡染,胞质少弱嗜碱性;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胞体矮柱状或椭圆,有突起,核大且圆淡染,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可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
骨细胞:胞体小,扁椭圆形,有许多细长突起,相邻骨细胞的突起形成缝隙链接;可溶解骨质使钙释放。由成骨细胞释放而来
破骨细胞:胞体大,多核,胞质嗜酸性,骨质侧有皱褶缘,可溶解和吸收骨质,参与骨的生长和改建。来源于单核细胞
基质
有机质:胶原纤维、糖胺聚糖、骨钙蛋白、骨磷蛋白
无机质:羟磷灰石结晶
骨髓
长骨
松质骨:骨小梁形成骨髓腔,内含骨髓
密质骨:骨板
环骨板
骨单位
也称哈夫斯系统,多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形成
中轴有中央管,内含骨髓、毛细血管和神经
间骨板
骨膜
骨内膜
骨外膜
血液和淋巴
血液
血浆
血清:水、血浆蛋白、脂蛋白、无机盐、酶、维生素和各种代谢废物
纤维蛋白原
血细胞
红细胞:电镜下双凹圆盘状,光镜下圆形,中央浅染,周缘较深,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有大量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
有粒
中性粒细胞:圆形,核深染分叶,胞质浅粉红色,含许多细小均匀浅紫或浅红的颗粒。有强趋化性及吞噬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圆形,核常两叶,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嗜碱性颗粒,呈橘红色;有趋化性,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的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圆形,核浅染分叶,胞质含紫蓝色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覆盖核上。可释放肝素、组织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
无粒
单核细胞:白细胞中体积最大,圆形或椭圆形,核位偏淡染,呈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胞质较多呈或蓝色,含许多细小噬天青颗粒;有趋化性和吞噬功能
淋巴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核圆且大,胞质少,在核周成一窄缘,嗜碱性,染成蔚蓝色,含少量噬天青颗粒;有免疫应答功能
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快,有完整包膜,无核;参与凝血
淋巴
淋巴浆
淋巴细胞
骨髓和血细胞的发生
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造血组织
网状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
血窦
血细胞发生
红细胞系发生——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_——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细胞(已脱核)——红细胞
粒细胞系发生——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发生——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发生——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
淋巴细胞系发生
造血干细胞入胸腺皮质分化为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分化为B细胞和NK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