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父母话术训练手册
由日本亲子教育专家,基于阿德勒育儿心理学,编写的一套具有很强实用操作价值的话术手册。15个小时完成通篇阅读和思维导图制作。
编辑于2021-06-08 00:58:14父母话术训练手册 【日】原田绫子 著
什么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语言
孩子的性格能够被周围大人的语言左右
把积极的态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你在正式场合总能发挥很好
你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你很优秀
有很多人支持你
你是个能干的孩子,你能做到
什么是消极的态度
别磨磨蹭蹭,快点啊
我家孩子动作慢
以上话术可以改为:比平时动作快了/要是能在7:30之前吃完饭,妈妈会很高兴
交流的基础不是表扬而是鼓励
表扬是好事还是对孩子的纵容
鼓励比表扬更重要
鼓励可以令人拥有能够克服困难的能力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
表扬时,人物之间是纵向的上下关系,鼓励则是一种横向关系,
表扬注重结果,鼓励注重过程
表扬是对优点给予评价和赞赏,鼓励是给予对方克服困难的力量
孩子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吗
对孩子们提出的唯一要求
与孩子交流时要关注哪些方面
先要关注做到的事
关注过程
关注理所应当的事
对话的种子埋藏于此
要看到孩子做出的贡献、协助,并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情
指出孩子做出的贡献
你帮妈妈把盘子拿过来了,妈妈好开心/你把碗刷了,谢谢/谢谢你把衣服收回来了
我觉得你这部分做的特别棒/进步很大
虽然不喜欢胡萝卜,但还是吃了一口/比上次成绩进步/走路的姿势比之前好多了
接受孩子的失败
没事吧?衣服没湿吧
有些遗憾
让我们一起想想,到下次考试前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做的
不要把孩子和别人做比较,要重视它自身的成长
和上次比,这个地方做的更好了
这方面有进步
对孩子具体的行为作出反应
关注理所应当的行为,对他现在的行动做出回应。例如,在写作业时,说一句“写作业呢”,来表达我们在关注他,并知道他在努力
例如,“在为明天做准备呢”,“在练字呢”
要如何把握表扬、批评和忽视
避免使用“真棒啊”“好能干”“真聪明”之类带有评价色彩的语言。
多使用“谢谢”“帮大忙了”“太开心了”之类表达心情的语言。例如,孩子整理打扫时,说“谢谢,帮了我大忙”,友善对待同学帮助同学时,说“好感人啊”
批评也有技巧
训斥与批评的区别,1.训斥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批评是以对方为中心,2.训斥是出于家长的原因,批评是为对方着想,出于爱对方。
只有两种情况才需要批评:一是对人(包括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伤害;二是破坏了正常社会秩序,给别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需要批评的情况并不多
有助于孩子的批评方式
保持理性,谨慎用语,不要感情用事,使用过激语言。
态度坚决,不要让孩子看到你的犹豫。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
时间要短。不要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甚至翻旧账,说与这次无关之事。
态度要严肃,要让孩子能看出这是你的底线,更不要开玩笑,也不需要照顾孩子的情绪。
批评只针对行为。不要说“你不行”等否定人格的话。
与孩子交流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语言与角色设定要匹配
每强调一次“不学习不行”,就相当于暗示孩子一次“你是个不好好学习的坏孩子”
说“你是个不好好学习的坏孩子”是因为家长潜意识已经认定了“我的孩子不爱学习”
与日常生活习惯相关的话说
日常生活习惯中遇到愁人情况时的话说
为何孩子听不到你的催促
“快点吃,你总是迟到,快点!”换成“吃完还要收拾,所以我7点半就把盘子撤了哦”“你要是在5分钟以内吃完的话,可就帮妈妈大忙了”
“快点,准备上学去了!”换成“7点前要做好上学准备,留出点时间会比较放心”
“快点,不漱口、不洗手就不能吃零食”换成“回家先洗手,然后就能慢慢吃零食了”
尽量减少禁止语与命令语的使用
“不把玩具借给小朋友可不行”换成“能把玩具借给小朋友吗”
“好不许那么说话”换成“说话要文明”“妈妈觉得这么说比较好”
“不能在走廊里跑”换成“你知道跑来跑去会有什么后果吗”“在走廊里要慢慢走”
父母的担心或不安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当你相信孩子存在无限潜能时,你的担心就会自然而然的减少。
信任孩子并给他时间,是助他萌生“勇气之芽”的肥料
信任与等待能够激发孩子潜能,其中的“等待”对成年人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花的种子,每一朵都有自己的花期
我们眼前的孩子正处于“进行时”,而非“完成时”。
相信孩子并耐心等待+鼓励=激发孩子的潜能
育儿目标
育儿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自立”,想让孩子自立,要注意三个方面
1.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2.规矩要和孩子商量后一起制定
3.事情结束后让孩子说出体会
不管做什么总是拖拖拉拉,不紧不慢
通过发怒让孩子停止做某事,就会形成不发怒孩子就不会停止的恶性循环。话术:马上就要到时间了。/看看表吧
在玩游戏时,不遵守时间
和你说了好几遍了,还不停下来。我们可是规定好的,不能遵守时间的话,三天不能玩游戏哦。
在做准备时,磨磨蹭蹭,出门时慢慢腾腾
动作能稍微快一些吗?这样别人会着急的。
在吃饭时,很慢
到7点能吃饭吗?希望你在7点半以前能够吃完
在回家时,比约定时间晚太多
有点晚了,爸爸妈妈很担心你。以后再回来晚的话,打个电话好吗?
在睡觉时,迟迟不上床
到睡觉时间了,准备准备,进卧室吧
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替换“快点”
给出具体时间,如“7点半以前能吃完吗?”“1分钟能换好衣服吗?预备—开始”
倒数计时,如“15秒内能把桌子周围收拾干净吗”(如果做到了要给予鼓励,“这么快就收拾得这么干净啊!”)“再数30个数就结束这个游戏吧”(气氛一定要保持活跃,做到要给予鼓励)
通过游戏要素来表示时间,如“在这首歌曲结束前把房间打扫干净吧” )
丢三落四
和孩子一起收拾书包这种事要做到何时为止
孩子的自立需要父母的支持,通过一步步的练习让孩子获得勇气。如:明天的东西准备好了吗?妈妈和你一起确认一下好不好?
“明天的东西准备好了”“妈妈和你一起确认一下好吗?”
“早上时间紧张,你也是手忙脚乱的吧?如果把准备时间放在晚上,你觉得怎么样?”
老师说你没把通知交回去,你这样妈妈很为难。我们一起想办法,以后尽量减少这种情况吧
你突然告诉我,我也很为难,如果家里有
如何对待孩子的失败
相比打破杯子这件事,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帮忙做家务的行为。如:没事吧?/没伤到吧?/一定吓了一跳,咱们一起收拾吧。
案例1. 孩子把游戏磁盘弄丢了。话术:你把妈妈特意给你买的游戏磁盘弄丢了,妈妈好伤心,让我们想一想,怎么才能不弄丢,好不好?
案例2. 偷偷把朋友的东西放在兜里带回了家。话术: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擅自拿回家!你这么做,是不是有你自己的理由呢?告诉我好吗?
案例3. 能去厕所时不去,想起来要去时已经憋不住了。话术:以后出门一定要上个厕所。
案例4. 看图书馆的书看入迷了,不自觉地用笔做了标记。话术:看得太入迷,一不留神就画上线了,是吧?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也没办法,以后要多注意。这次要怎么解决呢?
从不帮忙做家务
持续帮父母做家务能提升孩子的自信
要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对家庭做的贡献,如果持续好几天都没有完成约定好的该做的家务,那就需要和孩子谈一谈了。话术:你能帮忙打扫卫生,真是帮了大忙了。
案例1. 交代的事情兄弟俩互相推诿。话术:你们可以一起做啊!/轮流做。/自己做决定好吗?
案例2. 每次让他做事情都一脸不情愿。话术:什么时候可以帮帮我呢?(你有时间吗?)
案例3. 让孩子帮忙,她却说:每次都是我,为什么弟弟总是什么也不做?话术:因为哥哥每次都做得特别好,所以可能很多事就不自觉地想找你帮忙,对不起啊。现在可以帮妈妈个忙吗?
案例4. 明明浇花的任务已经拜托给他,结果他好像忘了,花都枯萎了。话术:花都枯萎了。这些花很重要,所以妈妈很伤心。你觉得以后要怎样做才不会忘记浇花呢?
有些毛病,有些瞬间,真让人担心
不要使用高压的说话方式。
要告诉孩子父母的困扰,并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合适的时间安排。话术:7点了。/能去洗澡了吗?/马上就到洗澡的时间了。
A. 一提醒孩子,他就会生气。 话术:。。。。。。(无视他)
B. 打招呼的声音总是太小。话术:虽然声音小了点,但你已经能够和人打招呼了!如果声音不大的话,别人可能听不到。
C. 不和邻居或朋友的家人打招呼。 话术:和人见了面要打招呼。这是很重要的礼节。
D. 如果不能如他愿(想要的东西不给买)就会闹别扭。 话术:今天不能买。(出门前一定要约定好“今天什么都不买”)
E. “反正我也......”会说这样悲观的话。话术:这样啊,原来你这么想啊。妈妈可不这么认为。
F. 太挑食。话术:我们来练习一下,慢慢接受不爱吃的东西。
让孩子变得擅长整理物品的办法
孩子整理不好物品的主要原因
1.东西过多
2.所需条件不具备(如没有计划或者放物品的容器)
3.不知道该如何整理
话术
加把劲
越来越干净了
虽然不好整理,但你做的很棒
有什么妈妈可以帮忙的吗?
这里整理的特别干净,那边也能整理好吗?
再过5分钟就停下休息一下吧
比以前整理的要好了
整理小达人了
一干净,心情都变得特别好了
整理干净是不是心情也好了
你自己就做到了
今天宝贝特别努力的整理了东西,爸爸要看看吗?
有一点儿乱了,要不要收拾一下
太乱了,妈妈心里不舒服,你能帮妈妈收拾一下吗?
与学习相关的话术
有让孩子远离学习困扰的话术吗
事实上,所有的孩子都是爱学习的
学习=开心+获得新知识后的喜悦+有趣
让孩子有干劲的鼓励方式
对孩子不能一味的否定,而是要看到他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孩子在听到鼓励的话语后,心情会变好,会更加努力
为孩子创造能够安心学习的环境
即使失败也没有关系
学习时的陪伴
写作业啊,妈妈要表扬一下!要是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可以问妈妈。
在写数学作业啊,每天都好用功了!
把自信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鼓励孩子,就是要对孩子的优点多给予表扬
遇到难题时父母可以这样说:“确实挺难的,但如果一步步慢慢处理,一定可以解决”“你一定能做到的,妈妈相信你”
无论学习还是写作业,总拖拖拉拉
要相信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向他提出建议
话术:你准备几点写作业?/早点做完早轻松。
尽量少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平等关系,例如:菜做淡些/卫生打扫得干净些/把盘子端走
A. 不写作业就罚你/不让吃零食。改为:家里有零食,你想写作业之前吃,还是写完再吃?写完作业就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了。
B. 孩子好像没写作业。话术:今天有什么作业啊?/咱们一起写作业吧。/你准备几点写作业呢
C. 沉迷游戏。话术:你准备几点开始做作业呢?/你准备玩到什么时间?/你好几次没遵守约定,我们还是重新定个规矩。
D. 到交作业前一天才开始着急。话术:时间快不够了,着急了吧?以后要怎么做才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呢
写作业就是应付差事
越否定,孩子就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要一边肯定孩子,一边将大人的想法告诉他。如:写完作业啦。/自己主动做作业,必须表扬一下。/要是能静下来,把字写的再认真些就更好了
A. 字写的难看。话术:如果能认真点写,会更容易看清。
B. 不认真的毛病老是不改。话术:把速度放慢,再仔细一点可以吗?
C. 字写的太乱,导致计算容易出错。话术:明明可以做对的太可惜了,你觉得怎么才能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呢?
D. 找答案。话术:妈妈觉得还是不看答案比较好,你觉得呢?
E. 作业里错误太多。话术:有的地方做错了,自己会改吗?
学习上遇到不会的地方就会闹别扭
对孩子的情绪,家长一定要有共鸣!要在理解孩子情绪的同时,表达对他的支持。如:确实挺难的,不过没关系。/只要多练习,一定能够慢慢做到的。
A. 错误的地方不愿意去思考。话术: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B. 不做课外练习册。话术:攒得越多就越不想做,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有计划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C. 说好的每天一篇练习,就是不遵守。话术:你们按约定执行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认为怎么才能按约定执行呢?
D. 给他指出错误就会闹别扭。话术:妈妈很担心你。
E. 作业做不好开始急躁。话术:你是不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不要咱们一起做?
注意力不集中
调整学习环境,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能够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如:看你好像写作业没什么进展了,还好吗?写完作业再看或者看完再写作业
A. 一边写作业一边说话。话术:试着集中一下注意力,一会儿我们再聊。
B. 老是在看漫画或者画画,就是不学习。话术:我们来定一个看漫画或者画画的时间怎么样?
C. 发呆,什么也不做。话术:怎么了?有什么担心的事吗?
D. 学习的时候总是摆弄文具。话术:你好像集中不了注意力啊,没事吧?/你能告诉我现在在学什么吗?
E. 一件事还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总是虎头蛇尾。话术:先决定想做的事情的顺序,再开始。
考卷发回来了
要让孩子考虑如何能够避免粗心造成的错误。话术:如果能够认真点儿,这些都是能够答对的问题。怎么才能先静下来认真答题呢?我们一起想一想好不好?
奖励是有副作用的,如果奖励没有越来越好,或是能够给予奖励的人不在的话,孩子就会失去干劲。在孩子取得好成绩后,不要用物质奖励,而是要对他达成目标后的喜悦心情表示共鸣。
A. 在很简单的地方出错。话术:你知道这道题为什么会错吗?
B. 在计算题上出现粗心造成的错误。话术:你平时就不成为这样不行啊,你是着急了吗?如果现在再做一遍的话能做对吗?
C. 孩子情绪很低落。话术:好遗憾,这部分做的还是挺好的,没做对的部分作为复习的重点吧
D. 考了100分。话术:你看起来好像很开心!因为这次考试前很努力的复习了。/妈妈也很高兴啊。
成绩单发下来了
要对孩子懊恼的情绪表示理解,同时要鼓励孩子,避免他失去学习的动力,话术:好可惜呀,你觉得以后在学习方法上应该怎样调整?
A. 有的科目的成绩比上一次考试提高了。话术:考前用功了/下了很大功夫
B. 对老师的点评。话术:妈妈觉得你这点(具体指出)特别好。
C. 忍不住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同学做了对比。(如果非要做比较,不要和其他人对比,而是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
不为升学考试做准备
A.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话术:有时候是会这样子的,但是你的努力已经充实了你自己,是不会白费的。
关于人际交往的话术
与人际交往上的困惑相关的话说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赋予克服困难的力量
怎么了?没事吧?说给我听听发生了什么事?
无条件的交给他"什么样的我都是棒棒的"
要告诉孩子,不要根据结果评价,而要关注态度和过程,常常鼓励自己
尽可能不去介入孩子自己的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问题和父母的问题是分开考量的,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基本上不要介入。
不做作业这个问题,最终孩子会因为忘了写作业而被老师批评,或者跟不上功课很麻烦,这样的结果会落到孩子自己身上。
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作业犯难的时候,父母不要马上去帮忙
兄弟姐妹间的争吵也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但是打架损坏物品或连大人都受到困扰时,就要提醒他们“这样下去家具都被弄坏了,可以停止吗?”或是“吵得我睡不着觉,很困扰,能安静一点吗?”
无视那些不讨人喜欢的行为
从兄弟姐妹间的争吵目的来看,大多都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不要仅仅在孩子争吵时才给予关注,重要的是在他们好好玩耍时,跟他们说:“看到你们好好的一起玩,妈妈很开心”
两个孩子要是被父母留下看家的话,关系意外的会很好
争吵是很重要的学习经验
兄弟姐妹间的争吵开始了
不要判定是谁对谁错,要尽可能不去理会
A. 骂人说脏话。话术:这种说法可不好哦,我不希望你随便的说这种话。
B. 争抢东西。话术:不喜欢你们总是抢来抢去的,你们想想怎么样做才能够好好的一起玩。
C. 互相打来打去、踢来踢去。话术:打人踢人可不好哦。吵得我没法工作了,能到外面去吗?/能小声一点吗?
D. 一方弄坏了另一方的东西。话术:喜欢的书被弄破了,心情很不好吧。+ 你把哥哥很爱惜的东西弄坏了?想一想该怎么办?
无精打采
不要逼问。给予孩子能更好地敞开心扉的安心感。
A. 向你诉说被同学说坏话。话术:那肯定不开心吧?你当时怎么想的?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呢?
B. 正在为交不到朋友而烦恼。话术:正在为交不到朋友而烦恼啊,让我们一起来想想看能做些什么呢?
C. 告诉你跟朋友吵架的事情,但你并不清楚实情。话术:能告诉我遇到怎样的事情了吗?
D. 听说好像被朋友疏远了。话术:最近是在和谁一起玩?休息时都做了些什么?(先表达同理心,再一起思考以后打算怎么做)
担心与朋友的关系
这是孩子的问题,所以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解决
A. 我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在一起玩。话术:好像看到你在和**一起玩,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B. 想知道孩子和谁一起玩。话术:能说说你现在常和谁一起玩吗?
C. 想要朋友们都有的东西(或玩具)。话术:是吗?大家都有啊!能说说你为什么想要吗?
兄弟姐妹间的比较
告诉孩子们他们各自相应的优点
要是学校的老师打电话来。1.话术: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我不会发火的,所以你放心吧。2.话术:“是这样啊,谢谢你把这么难开口的事情说给我听,我很高兴。”“你觉得今后要注意些什么才比较好”
联系孩子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的监护人,加深共同理解
在日常琐事上给予鼓励
对普普通通的日常进行鼓励很重要
鼓励理所应当且并不显眼的事情
比起“强求没有的”不如“探寻拥有的”
换个跟平时不一样的看法试试
缺点当中也有优点
子主题
把鼓励的话,从早说到晚
重点关注那些习以为常的行为
早晨
起床----自己主动起床了/你跟我打招呼,我很开心。
换衣服---已经在换衣服了/谢谢你能把脱下来的睡衣叠好
吃早餐---吃的真香啊/吃的很干净,妈妈很开心
帮忙干活---谢谢你帮我拿包纸/谢谢你帮我擦桌子
去学校---注意安全,要度过美好的一天哦/回来的时候要不开心的事讲给我听哦。
放学后
从学校回家----回来了,外面很热吧/真开心,你能把鞋子摆好。
洗手---不用催也会自己做,真值得表扬/爱干净有利于健康/记得该做的事,很棒!
找同学玩---要注意安全,玩得开心哦/有个好朋友真好啊!/好好和朋友一起玩哦。
做作业---在做作业啊。/怎么样?忙吗?有不会的跟我说哦。/每天都记得写作业,值得表扬
玩游戏---玩的很开心啊,是什么样的游戏呢?/也让爸爸玩一下。
和弟弟玩---爸爸看到你们一起玩的很开心。/总是会帮忙照顾弟弟,谢谢。
做明天的准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好。/预先做好准备,感觉很踏实吧。
晚上
洗完澡---洗干净了很舒服吧。/会自己洗衣服,爸爸很开心。
睡前---今天很努力。/拥抱一下
快睡着的时候----今天很努力了。/好好睡一觉,消除疲劳,明天要精神满满的起床哦。/又长大了。
不用把表达鼓励想的那么难
尽情的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吧
找不到理所应当的事情时
翻一翻孩子的相册
最简单的鼓励词汇
谢谢
好开心
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为了鼓励孩子,要先鼓励自己
想对孩子进行批评时的心理
真正想批评的是“不合格的自己”
让我们从珍惜孩子,珍惜自己做起吧
给自己的鼓励,这种情况很常见
给自己的鼓励,不要把理想定得太高
试着把要跨的“栏”放的低一点
给自己的鼓励,比起做不到的事情,要关注那些小小的进步
享受1毫米的成长
给自己的鼓励,母亲也需要在看似平常的事情上受到鼓励
回忆下自己的孩子还在腹中的时候
给自己的鼓励,感受自己的想法
试着和“小孩子的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