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亲密关系:第12章 权力和暴力
亲密关系(第5版):第12章 权力和暴力 思维导图。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注重专业性,有强调可读性。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可以从中得到学习和参考;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只要他(她)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亲密关系(第5版):第14章 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 思维导图。导图中有用一些事例来辅助说明如何维持或修复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第5版):第6章 相互依赖 思维导图。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注重专业性,有强调可读性。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可以从中得到学习和参考;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只要他(她)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亲密关系12权力和暴力
权力和相互依赖
权力的来源
来源
资源
权力建立在对有价值资源控制的基础上
拥有权力的人未必就拥有人们渴望的资源,她/他只要控制人们获得那些资源的能力就足够,此时伴侣间的身体关爱
只有在他人想得到某些资源的情况下,个体才能从控制资源上得到权力
较少兴趣原则
对继续和维持亲密关系缺乏兴趣的一方在伴侣关系中拥有更多权力
女性把性行为视为能用来与男性交换各种利益的资源
替代选择的易得到性会影响亲密关系中权力的平衡
更多依赖意味着更少权力
伴侣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可能受到另一方对其反权力的较量
伴侣双方的交往来自于他们对彼此的相互影响
相互依赖理论识别出两种宽泛的权力类型
命运控制
个体能独裁地决定伴侣所得到到关系结果成败
行为控制
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鼓励伴侣朝着理想的方向来改变他/她的行动
资源的类型
资源权力的类型
奖赏
奖赏权力
能带给他人所喜欢的事物,或带走他人不喜欢的
惩罚
强迫权力
做他人不喜之事或剥夺他人所喜之物
权威或公平,互惠,社会责任等规范
合理权力
他人认识到你的权威,唯命是从
尊重和爱恋
参照权力
他人认同你,被你吸引,想与你接近
专业知识
专家权力
广博的知识令人羡慕
信息
信息权力
拥有他人期待的信息
男女两性和资源的控制
试图平等分享权力的异性恋是在悖逆长期传统的主流文化
男女面临相对资源的差异
男性通常比女性更有金钱和地位,同时金钱作为权力源比其他资源更灵活
社会规范支持并维护男性的支配地位
赋予男性更高的专家权力和合理权力
女性具有更多的参照权力
典型的刻板印象:两性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专长
支持男性支配的规范非常强大
即使女性在相对资源上的劣势消失(赚的钱比丈夫要多),她们也很少能拥有比丈夫更多的权力
权力的过程
权力的体验
权重之人
更多的正面的情绪和高度的自尊
能掌控事物
自负,表现在对自己高适配价值的自我感知上
人微言轻
更多的抑郁
行动表现得更为谨慎
权力的表达方式
语言
女性在与男性谈话时都会显得轻声细语
男性打断的次数比女性更多
打断别人和控制发言权是显示个体社交权力的一个途径
谈话主题较风格差异更为重要
女性支配传统上的女性话题
男性支配传统上的男性话题和中性话题
非言语行为
方式:副语言、眼睛接触、身体动作、触碰
女性在与男性交往时不会表现出这些社会地位较高之人的行为风格
女性对其他女性使用权威性的行为才能得偿所愿,而以这类行为对待男性则很少能成功
男性比女性更多地摆出社会地位更高的姿态
非言语的敏感性
女性在判断他人情绪和意图方面一般比男性更精确
这种实用、合意的才能或许使得刻板模式持续存在:女性的举止好像使她成为了男性的仆从
个体非言语的敏感性还与其权力大小有关
权力的风格
直接和间接
人们对亲密关系越满意,就越可能采用直接表达想要的事物
间接行为和不满并不存在先后
双边和单边
权力大的一方更多地使用双边策略
权力少的一方更可能使用单边策略(不太寻求伴侣合作,他们只会跑到一边做自己的事)
异性恋男女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不同权力风格,是掌握的典型资源造成的性认同差异
异性恋男性更广泛地采用直接的和双边策略
异性恋女性更多采用间接和单边的策略
权力的结果
应该努力营造平等的爱情关系,双方的愿望和偏好都应受到同样的重视
共同决策者更幸福,更少争吵、更不容易离婚。
权力分享时双方都是赢家
有一点例外:男性比过去做更多的家务
权力的两面性
光明面:忠诚,幸福的爱人常常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使伴侣获益,从而提升而非损害他们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
阴暗面:有些人努力想成为亲密关系中的胜利者,刚愎自用,控制欲强,伴侣通常不幸福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冲突对应行为量表(CTS)、亲密伴侣暴力(IPV)
暴力的普遍性
伴侣暴力的种类
情景性伴侣暴力(SCV)
定义:从失去控制的剧烈冲突中突然爆发,伴侣双方都变得愤怒,陷入特定争执中
亲密恐吓(IT)
定义:暴力被一方作为控制和压迫另一方的工具
更频繁,而且几乎都是由男性发起
亲密恐吓的多面性(P368)
手段多种多样,暴力将他们结合在一起
暴力抵抗
定义:伴侣有力地对亲密恐吓进行反击
伴侣暴力的性别差异
男女一样具有暴力倾向,但女性不太可能造成身体受伤,也不太可能利用暴力作为持续影响和支配他人的工具
两性在SCV情境下行为表现类似,绝大部分亲密恐吓者是男性
暴力的相关因素
情景性伴侣暴力 (3I模型:任何一个因素的回答是“否定”的话,暴力就不可能发生)
激发因素:引起伴侣一方或者双方挫败感或紧张不安
不安的环境 冲突 愤怒
伴侣交往中任何引起沮丧或恼怒的因素都会启动
特别强烈的激发源是伴侣的言语或身体虐待
促进因素:使伴侣更有可能体验到暴力冲动
背景的:成长于暴力家庭 倾向的:神经质 关系的:不匹配的依恋类型 情境的:伴侣的挑衅
抑制因素:鼓励伴侣戒除冲动行为微弱吗?
背景的:男女平等的文化规范 倾向的:尽责性 关系的:满意和忠诚 情境的:清醒
亲密恐吓
两类人
有些人相当笨拙而可怜,因而采取暴力和伤害威胁只是防止伴侣离开自己的拙劣手段
一些人恶毒,反社会或者自恋,暴力只是他们达成心愿的工具
最可怕的一面:攻击性能传递给后代
暴力的根本原因
男性为了支撑起雄性的自我概念,他们可能试图控制别人
受害者不离开的原因
原因
不认为离开对他们有好处
对亲密关系的经济依赖和心理忠诚度不高的,但是害怕发生更严重的暴力
一种特殊情形:忧虑被抛弃高的女性容易被占有欲和控制欲强的男性吸引
数据
43%受害者离开了原来的伴侣
23%的人继续跟他们伴侣一起,并成功地结束了暴力至少一年以上
33%的人仍然处于虐待的亲密关系中,要么成也受害者25%,要么同时也是施暴者8%
专栏
专栏12.1:影响伴侣使用避孕套
一个有效手段:仅仅拿出避孕套并开始戴上
确保安全的性行为,保持理性,临危不惧,这时社会规范
专栏12.2:暴力配偶守卫行为
努力管控伴侣接近潜在情敌的机会
如果伴侣的占有欲变得粗暴,应该警惕,暴力已经接近
专栏12.3:死缠烂打-讨厌的侵犯
死缠烂打者
不安全、难相处和怀有敌意的男性
自尊程度很低,对别人的拒绝非常敏感
孤独,缺乏社交技能
难以摆脱
牵涉到现代科技尤其如此
亲密关系的另一阴暗的代价是当伴侣一方想要退出时,亲密关系并不会完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