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端脑
端脑思维导图。该导图介绍了外形和分叶、皮质和功能定位、髓质等内容。该导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可供您参考学习。
编辑于2021-06-23 23:51:43端脑
外形和分叶
沟和裂
大脑纵裂
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纵行的裂隙
大脑横裂
两侧大脑半球后部与小脑上面之间近似水平位的裂隙
外侧沟
起于大脑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上外侧面,再向后上方行进不远就分为短的前支、升支和长的后支
大脑最明显和最深的沟,近似水平位
中央沟
起于大脑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与上缘约成72角,斜向前下,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
顶枕沟
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后部,起自距状沟,自下向上至半球上缘,并略转至上外侧面
分叶
额叶
在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
颞叶
外侧沟以下的部分
枕叶
位于大脑半球后部,在内侧面为顶枕沟以后的部分
顶叶
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
岛叶
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
沟回
上外侧面
中央前沟
中央沟
额上沟
额下沟
外侧沟
中央前回居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居额上沟之上方,沿半球上缘并转至半球内侧面 额中回居额上、下沟之间 额下回居额下沟和外侧沟之间 → 此回后部被外侧沟的前支和升支分为三部,由前向后分别为眶部、三角部和岛盖部
中央后沟
此沟与中央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顶内沟
上方为顶上小叶
下方为顶下小叶
包绕外侧沟后端的缘上回
围绕颞上沟末端的角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沟的上方为颞上回,其背侧面形成外侧沟的下壁 其后部有两条斜向前外的短回,即颞横回 →这两条小回分别是前颞横回和后颞横回 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为颞中回 颞下沟的下方为颞下回
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在半球的内侧面,自中央前、后回背外侧面延伸到内侧面的部分
胼胝体
在中部有前后方向略呈弓形的胼胝体
穹窿
胼胝体下方的弓形纤维束为穹窿
透明隔
两者间为薄层的透明隔
距状沟
在胼胝体后下方,有呈弓形的距状沟
舌回
距状沟下方为舌回
楔叶
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称楔叶
胼胝体沟
在胼胝体背面有胼胝体沟,此沟绕过胼胝体后方,向前移行于海马沟
扣带沟
在胼胝体沟上方,有与之平行的扣带沟
边缘支
扣带沟末端行至中央沟上端后方,弯折向上后,称边缘支
扣带回
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为扣带回
下面
嗅束沟 在半球下面,额叶内有纵行的沟
直回(内侧部)
眶回(外侧部) 眶回又被一H形的沟分为四部
眶外侧回
眶内侧回
眶前回
眶后回
嗅束沟内容纳嗅束,其前端膨大为嗅球,后者与嗅神经相连 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 嗅三角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内有许多小血管穿人脑实质内 其后部邻近视束处,外观光滑,呈斜带状,称斜角带
枕颞沟
枕颞外侧回(外侧)
枕颞内侧回
侧副沟
海马旁回(内侧)
沟
海马沟(内侧)
齿状回
海马
海马结构
皮质的功能定位
第I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特点
①上下颠倒,头部是正的 中央前回最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与下肢,会阴部运动有关 中部与躯干和上肢的运有关 下部与面、舌、咽,喉的运动有关
②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③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第I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
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②左右交叉
③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也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
第II躯体运动和感觉中枢
均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下面的岛盖皮质
与对侧上、下肢运动和双侧躯体感觉(以对侧为主)有关
第1视区
位于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即上方的楔叶和下方的舌回
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的纤维
特点
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来的冲动
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来的冲动
后1/3上、下方接受黄斑区来的冲动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主司双眼对侧半视野的视觉
损伤一侧视觉区可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偏盲称同向性偏盲
第1听区
位于颞横回
每侧的第1听区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冲动
一侧第1听区受损,不致引起全聋
平衡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感觉区的附近
嗅觉区
在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味觉区
在中央后回下部(43区),舌和咽的一般感觉区附近
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
位于边缘叶
边缘叶是内脏神经功能调节的高级中枢
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区
在额下回后1/3部(44、45区),即三角部的后部和岛盖部
主司说话功能
运动性失语症
病人虽能发音,却不能说出具有意义的语言,
书写区
在额中回的后部(6、8区)
主管书写功能
失写症
虽然手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
听觉性语言区
在颞上回后部(22区)
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到、理解 别人的语言
感觉性失语症
病者虽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理解讲话的意思,自己讲的话混乱而割裂,答非所问,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和正常说话,
视觉性语言区
又称阅读中枢,在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靠近视觉区
与文字的理解和认图密切相关
失读症
尽管视觉无障碍,对原来认识的字不能阅读,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髓质
联络纤维
短纤维联系相邻脑回称弓状纤维
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
①钩束,呈钩状绕过外侧裂,连接额、颞两叶的前部
②上纵束,在豆状核与岛叶的上方,连接额、顶、枕、颞四个叶
③下纵束,沿侧脑室下角和后角的外侧壁行走,连接枕叶和颞叶
④扣带,位于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的深部,连接边缘叶的各部
联合纤维
胼胝体
其纤维向两半球内部前、后、左、右辐射,广泛联系额、顶、枕、颞叶
位于大脑纵裂底,由连合左、右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构成
前端呈钩形的纤维板,由前向后分嘴、膝、干和压部四部分
肼胝体膝部的纤维弯向前,连接两侧额叶的前部称为额钳
经胼胝体压部的纤维弯向后连接两侧颞叶和枕叶称枕钳
前连合
是在终板上方横过中线的一束连合纤维
主要连接两侧颞叶
穹窿和穹窿连合
是由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形纤维束
其中一部分纤维越至对边,连接对侧的海马,称穹隆连合
投射纤维
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它们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
(1)内囊前肢的投射纤维:主要包括额桥束和由丘脑背内侧核投射到前额叶的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部的投射纤维:有皮质核束,该束纤维是从中央前回下1/3(躯体运动区头面部代表区)发纤维下行到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3)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经豆丘部的下行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顶桥束等,上行纤维束是丘脑中央辐射和丘脑后辐射
损伤 “三偏”症状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
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