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主题1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主题7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思维导图,包含了特点、基本形式、过程、作用、思维的变化、过程发展、形式的发展、理解力的发展、培养策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主题1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发展
1.同情、安慰和帮助
2.分享与合作
3.社会公德行为
影响因素
1.家庭环境
2.社会文化环境
3同伴关系
4.幼儿自身的内在因素
培养策略
1.榜样示范法
2.角色扮演法
3.表扬强化法
攻击性行为
20~30个月:攻击意图
2~3个月:身体攻击
3~5岁:语言攻击
特点
1.攻击性行为频繁
2.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3.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以身体攻击为主
4.存在性别差异
1.生物因素
2.家庭因素
3.幼儿园因素
4.大众传媒
策略
1.创设良好环境
2.提供宣泄途径
3.教授解决方法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
发展阶段
1. 无分化阶段(0~3个月)
2. 低分化阶段(3~6个月)
3. 依恋形成阶段(0.5~2.5岁)
4. 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之后)
类型
1.安全型依恋
2.反抗型依恋
3.回避型依恋
建立安全型依恋的策略
1.尽量保持与幼儿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与幼儿的长期分离
3.及时恰当地对幼儿发出的各种“信号”作出反应
4.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
5.给幼儿应有的父爱
1.家庭的教养方式
①权威性
②专制型
③放纵型
④忽视型
2.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单亲家庭
3.家长的教育能力
发现和选择教育时机的能力、选择运用教育方式方法的能力、妥善处理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幼儿思想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能力
4.幼儿自身的个性特征
引导策略
1.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2.创设温馨的情感氛围
3.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
4.学会沟通与理解
同伴关系
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忽视型
4.一般型
发生
2个月:注视同伴
3~6个月:相互触摸和观望
6个月以后:真正开始出现
影响
1.帮助儿童发现自我
2.赋予幼儿社会知觉
3.提供幼儿情感支持
指导策略
1.有效合作
2.创设情境
3.引导反思
师幼关系
作用
1.促进幼儿安全感、自信心的建立
2.促进幼儿与他人的交往
3.增强儿童的自我意识
4.增强幼儿环境适应能力
1.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
2.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
3.尊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