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考省考名师资料分析-花生13
2022最新国考省考资料分析,名师系列带备注理解,视频直接不看或者辅助看,节约时间。
编辑于2021-06-28 16:32:28资料分析
速算
题型
ABRX类问题
特殊题型
比重类问题
比较类问题
盐水类问题
平均类问题
特殊题型
易混淆问题
截位问题
加减法速算不需要截位

选项

乘法一般不需要截位
为方便计算多位数乘以百分位时可以截位
速算除法需要截位
让分子保留三位,分母对应截位

变化情况比较

增速变化

后两个要注意
图线型问题要注意
百分比单位也有可能是千分比,要看清再做
一定看清范围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时间会影响群体统计的一些指标发生变动,例如年龄
四则速算
加
1. 尾数法(精确)
适用情形
选项结果是精确求总计数时
同样适用于精确求减法(总计-部分)
2. 高位叠加法(精确)
适用情形
任何需要快速求和时
优势
不用借位
根据选项随时停止(尾数法反过来看)
要点
一定要错开,个位数前面也加个0,草稿纸上最好叠一小下
3. 削峰填谷法(精确)
适用情形
各数字相差不大,需要求和或平均数时
方法
先找基准值→再算各部分偏离基准值的数字之和→基准值+偏离总和/项数
例

4. 凑整法(不精确)
适用情形
金额太大,求和项太多同时选项差距也很大时
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时
减
减法各项只留前三位,后面划掉(特别是用于除法拆分比较频繁)
1. 整数基准值法(不精确)
适用情形
只限首位相差1的情形
方法

例

32+(600-589)
2. “21”、“12”分段法(不精确)
适用情形
不适用于基准值法时
方法
看个位是否借位
个位不用借位,前面立马划线分(21分段),否则12分段
两种方法互补,不满足方法1一定能用方法2
3. 快速估算
首位相同部分可以舍弃
剩余的保留三位
例
134735-131448=473-145
乘
1. 小分互换法(不精确)
方法
把其中一个乘数想象成百分数→再把百分数转换成分数→相乘再进二
适用情形
有对应的百分比转换的数
2. 乘法拆分法(精确)
适用情形

就算两个都是百分数,也可以把一个先看成非百分数*百分数
方法

举例


除
除法分子只留前三位,分母对应约掉后留下尾数最好是偶数
拆分法(想精确可以无限拆)
方法


拆完剩下的数(一般是两位)用卖包子法直接算
一般看到分子比分母位数少一位或以上就可以直接用了
但是如果分子和分母第一位相同要记得继续拆分
例
24/235

加强版
分母取两位来除
150/63更精确
注意:如果是两个数要比较,而且用卖包子法算出来很接近(前两位一样),那还是改用精算法吧
例

适用情形
全部情形
分子分母同时拆分(只能判断大小)
基于
盐水思想
方法
利用
(b1+b2)/(a1+a2)一定介于b1/a1与b2/a2之间,且靠近a1和a2中较大的那个所对应的比例关系
举例



如果r=x%,可以联想1/x=y%反推出X%=1/y
做题速算技巧
1. 415份数法(求结果ABRX)
适用题型
知道增长率R求前期A,增长率R是大于10且能基本百化分的数
※如果r<10%,r=x%,可以联想1/x=y%反推出X%=1/y,这样也可以用份数法
方法


特别注意
1. 增长率(专指X,份数估大那么X偏大→实际数为X-,则A=B-X,实际A+)
把-26%估成-25%是估大
2. 
3. 
2. 增长趋势比较法(比大小)
用于比较类问题
适用题型
已知部分及整体的同比增长率r1、R,问今年某部分占整体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需要比对两个分数大小的情形,这种相当于要自己求r1和R再比较(分子变化大后面的数大)
例

方法
利用

3. 假设分配法(求结果比415更精确)
适用题型

增长率一般为正数
方法

注意:第四步得到的数一定是稍大的
ABRX类问题
求增量X
公式
X=B-A=B-B/(1+R)
X=A×R=B/(1+R)×R
题型


特别注意:增长了R(倍/率),则B是A的(1+R)倍
所以增长了2倍,则B是A的(1+2)倍
B是A的n倍,则增长了n-1(倍/率)
适用方法

※如果r<10%,r=x%,可以联想1/x=y%反推出X%=1/y,这样也可以用份数法
求增长率R
公式
R=X/A=(B-A)/A=B/A-1
R=X/(B-X)
题型
1. 基本增长率R
解题思路
利用公式,除法速算
2. 问同比有所增长是指同比增长率为正
3. 已知两段时间增长率r1、r2,求隔年增长率R
解题思路
R=r1+r2+r1×r2
如果分三段则先求两段
技巧
两个百分数相乘可以把其中一个百化分

4. 平均比值增长率(个数B2、对应量B1)

今年的平均值比去年的平均值
出题方式
1. 求具体增长率是多少
2. 当年的平均值是否高于去年的平均值
其实是求平均比值增长率是正的还是负的
例

判断以上是否正确
解题思路
(1+R1)/(1+R2)-1=(R1-R2)/(1+R2)
其中(1+R1)/(1+R2)是指本期人均量比前期人均量的倍数
技巧
人数量B2,增长率R2→对应XX量B1,增长率R1
R1、R2不能搞反
如果没有给出户数增长率则求去年每户是不可能求得的,不能求得的数默认为该选项说法错误
求前期量A
公式
A=B-X
A=X/R
A=B/(1+R)
题型
1. 直接求前期A
如果选项差距很近,用直除法(精确)
选项差距大,用直接代入法或者415份数法(不精确)
2. 隔年前期
先求隔年增长率→再直接求前期
3. 前期差值(整体中两个部分的A1、A2之差)
增量大小(X)比较时讲
先用追及思想排除选项→还是不行用415份数法、假设分配法、直除法依次求得两个前期
解题实例
追及法:2015年姚226增长了10%,潘165增长了12%→那么通过看绝对增长量(X)判断:身高差姚-潘,对于绝对量(X)来说姚去年比今年下降的多,潘去年比今年下降的少→差额小于2015→排除选项
计算过程

226/165=1.3倍
12/10=1.2倍
所以姚的X大,姚-潘就会变小
排除大于姚-潘的选项
再排除很接近的2015年差值的选项
该类型题选项一般会有一个很接近2015年差的数,可直接排除(基于追及思想差值变化相对显著)
求具体数值时可以用来排除部分选项
一定要看量(X)而不是看率,长得再快量不行也没用
特殊情况
如果两个增长率都很小可以直接用B*R≈A*R=X,得到X再分别得到两个A
可以求具体值
如果两个部分的B和R都很接近,那么直接列式子B/(1+R),然后用增长趋势比较法进行比较
(只用于比较大小)
例

假设增长率R求后期B(考察次数少)
公式
B=A+X=A+A×R=A(1+R)

题型
利用基本公式求B
利用凑整法快速相加锁定选项
已知年均增长率求B
技巧
1. 平均增速问题记得要往前跨一个月,7-11月的增速,数据要基于6和11/2-6月增速,数据要基于1和6
2. 二者平均增速相同=相对基期来说总增速相同
如果2-6月平均增速=7-11月平均增速,则如果求11月的产量
→
直接根据6月和1月的产量算出答案,中间可以忽略求增长率的步骤
特殊题型
拉动增长

贡献率

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
比较类问题
比重类*总量(整数*百分数)=部分量的比较
没有要求求绝对值只是比较大小的情况下
直接用首数法
例


1月:(7-1)*3
2月:7*2
1月大
7月:1*4
8月:0.几*3
8月小
只看百分数首位
比值大小(一般是增长率)比较
题型
前期A大小比较(或者求具体数值)
利用公式
A=B/(1+R)
然后用增长趋势比较法进行比较
例

增长率R大小比较
利用公式
R=X/A或B/A-1
技巧
1. 直接比较B/A的大小,因为-1可以抵消掉
2. 基期递增时也可以直接比较X的大小
求增长率超过R的有几个,可用X和A×R进行比较求解
其他比较,例如平均数、比重类
比较方法

1. 先看A是不是递增的,如果是可以排除X变小的选项
例

分母16、18、19都是上升的→分子X分别是2、1、3→则下降的1可以排除
2. 再用直接比较B/A的大小(根据大概倍数排除选项)
例


3. 如果还剩下最后两个不好判断的分数,直接比较分数大小
增长趋势比较法
拆分法或者直除
化同法比较(一般相差没那么大的,不好化同)
模糊趋势判断
例


总量同比增长才1.9%,亚洲占比重一半以上都增长了6.8%,所以剩下的都是一点点还基本都是上涨,那么欧洲一定是下降的
增量大小X比较(基本都B、R已知)

即对应的B和R越大,结果越大
如果其中一方B大n倍,另一方要想追上,其R要大于前者R的n倍
做题步骤
因为各部分增长率差距不大,先把B明显很小的排除两个,剩余两个再用倍数法比较
※注意
如果问的是比较变化量大小,那么用绝对值进行比较
如果第一句不能直接排除,只能用倍数法,列表格标记各个大小关系
用倍数法发现都是2.几的差距,就再往后算一位
大小排序的选项可以直接进行排除得到答案(时间不够时)
例

衍生
前期差值(整体中两个部分的A1、A2之差)
先用追及思想排除选项→还是不行用415份数法、假设分配法、直除法依次求得两个前期
解题实例
追及法:2015年姚226增长了10%,潘165增长了12%→那么通过看绝对增长量(X)判断:身高差姚-潘,对于绝对量(X)来说姚去年比今年下降的多,潘去年比今年下降的少→差额小于2015→排除选项
计算过程

226/165=1.3倍
12/10=1.2倍
所以姚的X大,姚-潘就会变小
排除大于姚-潘的选项
再排除很接近的2015年差值的选项
该类型题选项一般会有一个很接近2015年差的数,可直接排除(基于追及思想差值变化相对显著)
求具体数值时可以用来排除部分选项
一定要看量(X)而不是看率,长得再快量不行也没用
特殊情况
如果两个增长率都很小可以直接用B*R≈A*R=X,得到X再分别得到两个A
可以求具体值
如果两个部分的B和R都很接近,那么直接列式子B/(1+R),然后用增长趋势比较法进行比较
(只用于比较大小)
例

查找类比较
看图表时要注意四点

例

要验证纵横类关系是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盐水思想(十字相乘法)
适用情形
一个整体分成两个部分
增长率
R=X/A,知道两个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增长率
两个部分的前期A之比
平均数
知道两个部分的平均数,求整体平均数
求人数之比
基本原则及计算方法
原则

子主题
计算方法
十字相乘法


即ABRX中的A的比
线段法(一般只用于排除选项)

技巧:直接用本期B代替前期A进行分段
题型
都是围绕一个整体及两个部分的ABR
1. 求两部分A之比
给出3个R(2个部分,1个整体),求2个A的比例关系
利用十字相乘法
1. 如果是增长率R,套公式直接做(十字相乘法)得到两个A的比
2. 如果是平均数,两个部分的人数比为A,两个部分的人均收入(或人均某某指标)相当于两个部分的R,整体人均收入(或人均某某指标)为整体R
如果是平均数位数比较多,减得时候可只保留前三位
2. 求R
给出两部分的B,以及3个R中的其中两个,求最后一个R
给出整体B和一部分的B,以及他们对应的R,求最后一个R
可以用线段法,因为有两个部分的绝对量B做参照
利用整体浓度在两部分浓度之间
1. 先看选项并用线段法排除
1. 整体浓度在两部分浓度之间,可排除部分选项
2. 整体浓度距离部分B较大的浓度距离更近,又可以排除部分选项
利用除法速算拆分法规则
3. 如果对于靠近哪个量大没把握就用线段法可直接出答案一般都不用验算
根据两个部分绝对量的比来画线段
例


400/177≈2,即2.几比1
4. 补充:如果还有剩余选项,用代入法(优先代入不可能选项)的十字相乘验证(结果的R如果与盐水浓度思想矛盾,即可排除)
可以不用
3. 盐水思想之分子分母同时拆分运用
时间分段
给出1-7月的业务量和增速,以及7月份的业务量和增速
求上半年的增速(这里的浓度是增速)
※求7月业务量超过上半年月均业务量情况(这里的浓度是月均值)
1. 原理
利用除法速算拆分法规则
2. 步骤
1. 1-7月月均量一定在7月业务量和1-6月月均量之间(大的比它大,小的比他小)
2. 如果7月要大于1-6月,意味着7月比1-7月月均量大→符合这一点即可满足题目要求
例题

某月平均与全年平均比较
例题

判断:只知道12月的平均和全年的平均,那么12是否低于前11月平均,直接与全年平均比较(因为全年平均一定介于1-11月与12月之间)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
比重类问题P=b1/B
单期比重
本期比重B=(b1+b2+b3)
题型
基本比重

多部分比重

比重都是百分数
技巧
乘法速算技巧
卖包子法
隔级比重P1*P2
问小集合占大集合的比重
公式

即两个比重相乘即可得出结果
※前期比重a1/A(有点难)
比率也可以这样算
公式
a1/A=b1/B×(R+1)/(r1+1)
口诀:前期比重=本期比重乘以(增长率+1反过来(与本期比重的分子分母相反)
技巧
1. 三位除三位速算技巧,分子分母的个位数取整然后化简成分数,再分化百

2. 可以根据选项找答案,一般选项有一个是本期比重数,看结果比他大还是小即可知答案

所以一定小于本期比重
3. 如果要求具体数值时,会面临百分数*百分数的情况,此时用乘法拆分法
两期比重比较
变化趋势(最简单拿分题)
增长趋势比较法

同样适用于平均数、倍数、比值的比较问题
※比重差(具体百分比)/比重变化情况/今年比重-去年比重的差
公式
PB-PA=a1/B×(r1-R)
口诀:今年的整体分之去年的部分乘上增长率之差(部分减整体)
技巧
1. a1/B<1,所以比重差一定小于增长率之差(r1-R)
注意:是绝对值的缩小
2. 如果不能通过技巧1看到合适答案,则去年的部分要用415份数法计算一下,然后列式
3. 当现期的部分的增长率很小的时候,直接用现期的部分代替基期的部分运算
多部分比重饼状图
比重类永远不考增长率并且比重增加只会描述为多了n个百分点的形式

平均类问题(均前每后是分母)
求全年绝对量平均值
问法
最接近平均数的月份
求绝对量
划线法(模糊)
1. 横线起点在中间位置
2. 尽量保证横线上面的量和下面的量的个数相近(不是一定最相近,先要保证线尽量在中间)
3. 即可以知道大概数值
4. 例

大概在3953到3646之间
截两位估算(相对精确适用于求绝对量时)
例

一般平均值问题(最基础)
题型
1. 时间平均值(与时间相关的平均数问题)
重点
一年是算12个月还是11个月
基期到底是哪一年
算法
(直接用最后一年-首年)/月份(注意是有增长的月份数)
例


2. 求整体中两个部分各自的平均数之间是几倍,知道平均数中分母两部分的各自占比BD,分子两部分的各自占比AC,那么A/B/C/D可以直接用他们的占比来代替

3. 计算每100万平均是多少万
先注意单位,亿=万万,万=百百→单位统一后计算结果为每1是多少→结果再乘以100
速算法
直接列出A/B与C/D→用拆分法快速算出他们各自的百分数→然后除出结果
不推荐


两边除以中间(通过看倍数的方法,比如2.微几*1.小微几=2.微几)
更快,看选项哪个更接近
分子均保留三位
知道占比可以直接用占比代替绝对量算

平年闰年
区别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判断方法
年份整百整千的,除以400能被整除是闰年
其它年份的,除以4能被整除是闰年
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率
算法
常规

增长率极小的情况下(1.几%)
R=(末期/基期-1)/年份(n)
技巧
记忆

估算
通过以上表格排除选项估计大小,适用于10%-20%之间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