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绘本设计
对绘本感兴趣的小伙伴快看过来!绘本设计的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参考学习用,能够很好地制作出自己地绘本作品出来。
编辑于2021-07-04 20:26:38学习绘本设计01
第一章 绘本的历史与发展
欧洲
绘本的历史可追溯到1658年,捷克教育家杨·阿姆司·夸美纽斯出版了《世界图绘》,被公认为,欧洲最早的带插画的儿童书。
真正意义上的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至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伦道夫·凯迪克(现代图画书之父),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杰出的代表人物。
安徒生奖
凯迪克奖
亚洲
日本是绘本的发源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新盛于20世纪70年代。
中国,台湾地区的绘本大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后逐渐成熟。代表人物-几米。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9年之前,清末民初及近现代时期,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大量插图的图书和杂志开始出现,当时的《儿童世界》增刊,就以“图画故事”为栏目,被视为中国绘本的萌芽。 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国语课本,也带着很多插图,被认为是现代绘本的雏形。
张乐平老师
《三毛流浪记》
《三毛从军记》
《东郭先生》
张光宇《西游漫记》
丰子恺儿童漫画
第二个发展阶段,1949—1979年,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的50,60年代是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重要时期,专业儿童出版社和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优秀连环画。以本土绘本连环画的形式快速发展
民间艺术手法
版刻
壁画
国画水墨
工笔重彩
第三阶段,1980年至今。
俞理《老鼠嫁女》
于大武《哪吒闹海》
刘巨德《九色鹿》
杨永青《神笔马良》
民族文化的传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在绘本设计中的传承
首先从绘本的题材形式上入手,以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为基奠
从故事内容上传承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及民族精神
从制作及绘制方式上,可从中国传统的剪纸,皮影,国画等艺术瑰宝中吸取其表现的精髓,从而应用到现代绘本的设计创作中来。
插画大师
杨柳青
马得
潘小庆
朱成梁
绘本是一个不需要文字,通过图画就能传递信息得书籍,所以通过阅读便能知晓其中意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他们用着各种形式向世人展示着它们的文化魅力,艺术审美,心理特征。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产生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灵魂所在。
具有强烈文化特点,地域性及民族性的绘本内容,往往更能够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都脱离不了各自的民族精神。
第二章 绘本是什么
绘本的本质
无论如何。我都认为图画书的基本原则是“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而且正因为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对孩子来说,图画书才有更大的意义。 ————《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
绘本是通过大量的连贯性的图画与相对较少的文字(或没有文字),相互结合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的童书。
在绘本中,没有文字的,完全用画面来讲故事的图画书我们称之为无字书,比如莫尼克的无字书系列。在无字书中,完全靠画面来讲故事,对图画的叙述能力要求就更高了。
而一般书里的插画,不管图多图少,都是以文字为主体的,图知识作为某段文字的附庸或体现,对故事没有推动性去掉那些图画,故事依然完整。
1.通过画面的变化推进故事
2.随着图画页面的递进展开情节的起伏
3.图画不是用来鉴赏的
4.其作用是帮助作者传递信息
5.绘本不属于文学范畴,而属于设计范畴
6.绘本是以部分人群为目标群体的大众媒介
图+文=一般有插图的书 图*文=绘本(图画书)
成人绘本是用非常感性的语言,色彩和形象来讲故事。
通过少量的文字表达故事情节
通过手绘图画表达故事的内涵和视觉效果。图为主,文为辅。
在成人绘本中所表达的情绪和内涵往往也只有成人能够领悟或感兴趣,儿童自然不易读懂。
成人绘本的两个必要元素
1.手绘图画
2.成人阅读
优质的绘本包含哪些?
1.故事
被故事内容打动
故事的趣味性,意外性,感染力。
2.图画
插图的丛集效果
这不是指画面是否漂亮,而是指插图是否直接传递了作者的想法。
3.创意
特殊的处理手法
令读者永远保持新鲜感,作者的这种用心能够打动读者。
绘本的价值与意义
1.给阅读一个轻松的起点。
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皆有所描述。
对阅读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2.增进语言学习
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就能“读”出个大意来。
3.艺术的熏陶
4.提供生活经验
5.增进阅读乐趣
6.促进品格健康的发展
人的知识是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方式弥补,唯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且定型后很难纠正。
阅读关于优秀品德方面的绘本,儿童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会激发并促使他们向书中优秀人物学习,在生活中会不自觉以其为榜样并努力向其靠拢。
绘本的种类
1.教育类
指为了孩子记住文字和语句,也包含情操培养的绘本。
2.教养类
指为了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养成好习惯的绘本
教养,并不是简单告诉孩子“你必须这样做或是那样做”,而是告诉他们“你这样做就会变得更美好。”
3.玩耍类
通过玩耍和使用玩具等,向孩子介绍玩耍的内容。
其实绘本本身就是玩具。比如巧虎玩具书《香喷喷餐厅》
全书利用半立体的形式,设计很多隐晦信息,孩子可以一边翻看一边寻找隐藏在书中的拉件,书中将做菜这件事游戏化,让孩子可以在书中充当一回星级主厨,摆弄各种烹饪工具,享受食材的自由搭配。
4.知识类
为了了解动植物,自然环境等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起到增加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作用。
《毛毛虫去哪里了》《森林里的樱桃树》
5.游戏类
猜谜或找人等,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进行阅读绘本。
训练开发大脑,培养孩子的想象空间。
绘本的样式:根据目的性来选择
平板式
立体式
蛇腹式
卡片式
不规则形状
能够令孩子具备柔软的感性思维
绘本的功能
首先需要有信息,而绘本就是这种信息的载体。
A.信息
梦想,知识,教养
B.创作者的用心
温柔,关爱,服务读者的精神
C.从绘本当中能获得什么?
通过插图进行表现,阅读时间
D.共鸣
为了让更多的人,需要接触“感性"这个工具
绘本的作用
1.惊喜
是能够通过绘本反复阅读后依然能够感受到崭新的冲击,从而令读者吃惊。
2.感动
是指美好的感觉,或成就感在内心的形成。
3.乐趣
是指产生激动与紧张的感觉。
4.欢笑
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孩子们通过欢笑能够变得开朗,充满能量。
绘本创作的基本流程
1.绘本脚本的确立
考虑情节,场景,故事的连贯性及人物关系的变化等故事架构与文字,确立汇绘本故事的可塑性,明确绘本故事针对的对象及故事内容。
首先,内容上要充溢趣味性
画面直观生动
故事幽默风趣
文字优美流畅
运用自如的逆向思维 使幼儿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乐趣。
其次,主题富含哲理性
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绘画及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2.角色造型与分镜设计
确立故事里的人物(动物)等主题人物及场景,明确角色的风格,绘本中场景及分镜的处理关系,明确基本的分镜头设计及解决造型与镜头语言设计的衔接问题。
首先,角色设计——明确此次设计的方向性风格
其次,分镜头设计——需要明确的草图定位,确定绘本页码数,根据造型和故事大纲设计分镜头。分镜头作为绘本设计的灵魂,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镜头展现人物关系及表现故事的流畅度。
3.绘本的主体设计阶段
1.绘本分镜头细节设计
2.绘本着色设计
4.绘本制作阶段
1.绘本整体调整
将完整的绘本好的绘本单稿进行整体修正
对整体阅读出现的问题及开本大小的确立及应用何种样式进行绘本展示等问题一一解决
造型的风格,色彩的定位
2.绘本文字设计
文字的编排
学习绘本设计02
第三章 绘本的前期创作
1.创意形成的方法
为了体现绘本的用途:聚焦于为了什么而创作绘本,提炼主题
为了反应社会现象:以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为焦点,产生创意
为了描写民间故事:以民间故事或传说为基本提炼创意
为了创造冒险的氛围:创作者为了主人公,经历冒险等
为了普及科学事例:从科学等知识当中产生创意
以信件的方式呈现:面向有问题的孩子,孤独的孩子
2.阅读对象的设立
绘本的读者是什么样的群体
年龄:
0-3岁
颜色鲜明
色彩丰富
图案简单
材质丰富
布书
卡片书
带有摇铃的塑料书(能发出声音)
撕!不!烂!
4-6岁
小学低年级
中学生
成年人
在什么地点读绘本
阅读人数
阅读对象的设定受目标群体的影响
故事内容
表现手法
大小
样式
3.故事内容的推进
起
是指故事内容的导入部分
整体的背景
场景的说明
主人公的情况
天气情况等
承
把事件稍微向前递进,进行更加详细的表现
转
打破原有的节奏,也就是故事内容的高潮部分,最能令人感受起伏的剧情
合
结局,故事在此结束(读者长舒一口气,感觉音韵犹存。或是感动,或是喜悦,或是哭泣,这些感觉,加深了故事结局,留给读者的印象。)
内容设计的类型
直进型
比如主人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线,发生变化,或冒险,或事件发生,故事的内容便于理解,读者也比较容易跟得上节奏,中间没有过多的过度或曲折。
并列型
同时跟踪两个主人公的变化,同时展现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地图型
在同一个画面中展现多个物品或场景,读者非常乐于探索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或是在哪里都有谁。
起伏型
将故事的发展通起伏的方式进行表现,充满节奏于乐趣。
金字塔型
先给出结论,然后再说明原因。
4.文字的创作
什么样的文字是必须要的呢?
能够表现插图无法表现的内容
文字以对白的形式出现
文字创作的6个规律
1.使用生活用语
可以使用对话中的句子
2.少用文字进行情景说明
能用插图说明的部分尽量不要用文字
3.令读者感到轻快的节奏
可以通过拍子或不同说法产生节奏感
4.简短
注意使用简洁的文字
5.重复同样的语句
通过重复同样的语句能够创造节奏
6.有效使用仿声语
令文章变得更加生动
5.插图的绘制
绘本中插图的作用
1.信息传递
插图展示出场人物的特征与状态
2.美感效果
通过色彩和图案创造美感
3.气氛烘托
向读者传递画面整体的气氛
4.冲击效果
冲击效果能够感染读者并留下深刻印象
形成冲击的方法 (出现在故事高潮部分)
进行动态构图。使用聚焦特写的手法等
主要通过纯色进行色彩搭配等
对比前后页的配色效果。
插图的表现形式
绘画形式
人物形象
刮板(线画)技法
漫画形式(喜剧)
作品《一山》
版画
作品《赶走黑夜的席奶奶》
照片
作品《视觉大发现:最后的宝藏》
立体拼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