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部检查知识导图
这是一张有关于物理诊断学腹部检查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归纳了腹部检查中,视诊、触诊、触诊、叩诊的相关知识内容,让你轻松学会腹部检查的操作!
编辑于2021-07-05 00:12:04腹部检查
体表标志与分区
体表标志
①肋弓下缘,剑突,腹上角 ②脐,肋脊角 ③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 ④腹直肌外缘,腹中线
体表分区
①四区分法 ②九区分法
视诊
腹部外形
正常:①腹部平坦 ②腹部饱满 ③腹部低平
腹部膨隆:①全腹-积液积气肿块,蛙腹,尖腹-炎症肿瘤浸润 ②局部-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性肿块、胃或肠胀气、腹壁上的肿物和疝;注意(部位,外形,呼吸,体位,有无波动)
腹部凹陷:①全腹-消瘦脱水,舟状腹 ②局部-术后瘢痕收缩,腹直肌分裂(白线疝)
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 男性,小儿 胸式呼吸: 女性
腹式呼吸①↑-癔症性呼吸或胸腔疾病 ②↓-腹部疾病 ③消失-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或膈肌麻痹
腹壁静脉
腹壁静脉曲张: ①门脉高压-流向四方,水母头 ②上腔静脉阻塞-↓ ③下腔静脉阻塞-↑ ;方法
胃肠型和蠕动波
①胃肠型: 胃肠道梗阻,梗阻近端胃肠段饱满而隆起,显出各自轮廓 ②蠕动波: 伴有该部位蠕动加强(正/逆)
其它
皮疹
①传染病 ②过敏性疾病 ③一侧腹部或腰部的疱疹沿脊神经分布→带状疱疹
色素
①深褐色-血色病-Adison(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②蓝色两侧分布-Grey Turner→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两侧;蓝色脐周分布-Gullen→腹腔内大出血 ③斑片色素沉着-神经纤维瘤
腹纹
①白纹-妊娠,肥胖 ②紫纹-皮质醇增多
瘢痕
外伤,手术,皮肤感染;提示病人手术史
疝
①脐疝 ②白线疝 ③切口疝 ④股疝 ⑤腹股沟疝
腹部体毛
男性三角形,女性倒三角形;皮质醇增多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体毛增多,腺垂体/性腺功能减退,粘液水肿→体毛稀少
上腹部搏动
腹主动脉瘤,肝血管瘤,右室增大
脐部
听诊
肠鸣音
正常: 右下腹部4-5次/分钟 ①肠鸣音活跃:10次以上 ②肠鸣音亢进:10次以上高调 ③肠鸣音减弱 ④肠鸣音消失:2分钟以上未听到
血管杂音
连续性血管杂音→腹壁静脉严重曲张
摩擦音
脾梗死致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胰腺太深不能累及
搔刮实验
协助测定肝下缘
叩诊
腹部叩诊音
正常: 大部分为鼓音,实质脏器所在部位为浊音(肝脾,增大的膀胱子宫,两侧腹部近腰肌处) ①鼓音范围缩小代之浊音→肝脾肿大,积液肿瘤 ②鼓音范围增大→胀气,胃肠穿孔
肝脏及胆囊叩诊
清音转浊音为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浊音变为实音为肺下界-肝绝对浊音界 鼓音转位浊音-肝下界
正常肝: 右锁骨中线(5-右季肋下缘→肝上下径9-11cm),右腋中线,右肩胛线 ①扩大→肝疾病 ②缩小→肝硬化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胀气 ③消失代之以鼓音-肝表面有气体-急性胃肠穿孔 ④向上移位→肺向上(不张纤维化),气体向上(气腹鼓肠) ⑤向下移位 →肺向下(肺气肿气胸) ⑥肝区叩击痛
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
胃泡鼓音区: 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
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 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腹腔积液1000ml以上 水坑征(采取肘膝位): 侧腹部向脐部叩诊鼓音转为浊音→120ml腹腔积液
鉴别: ①腹腔积液: 移动性浊音,两侧浊音区中间鼓音区 ②肠梗阻: 移动性浊音,肠梗阻征象 ③巨大卵巢囊肿: 非移动性浊音,两侧鼓音区中间浊音区,尺压试验
肋脊角叩击痛
肾脏输尿管病变→炎症,结石,结核
膀胱叩诊
触诊
右侧,前臂与腹部同一水平,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掌指腕关节同步 ①浅部: 腹壁紧张度和浅表的 ②深部: 深压(深在压痛点反跳点);滑动(脏器或肿块的形态大小);冲击(大量腹腔积液时);钩指(肝脾)
腹部紧张度
紧张度增加→①全腹壁: 张力增加无压痛无痉挛-内容物↑,刺激痉挛-板状腹,慢性病变结核-柔韧具有抵抗力 ②局部: 腹内脏器炎症波及腹膜 紧张度减低→慢耗,放积液,经产妇,年老体弱,脱水
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
①腹壁病变-表浅 ②腹腔内的病变→压痛部位提示存在相关脏器病变 ③压痛点: 胆囊压痛点,麦氏点,罗夫辛征,腰大肌征
腹壁和腹腔压痛鉴别 抓捏腹壁/仰卧屈颈抬肩→腹壁紧张→腹壁浅表压痛明显
反跳痛
趋于稳定后迅速抬起→腹膜层已受炎症累及,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的标志 腹膜刺激征: 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脏器触诊
肝脏
低枕仰卧-深腹式呼吸使肝上下移动
方法: 双手(与肋缘平行,吸气呼气,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与肋缘剑突的距离,注意(6);双手;钩指(儿童腹壁软者)
正常: 肋缘下触不到,瘦长体型肋缘下<1cm;剑突<3cm,瘦长体型腹上角<5cm,质地柔软,边缘整齐,厚薄一致,表面光滑,无压痛 ①肝肿大(弥漫性,局限性);肝缩小(肝硬化晚期) ②肝质地:(唇-稍韧-鼻尖-质硬-额头) ③边缘和表面状态 ④压痛(轻度弥漫性,局限性) ④肝颈静脉回流征←右心衰 ⑤搏动(单向-腹主动脉,扩张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⑥肝区摩擦感-肝周围炎渗出 ⑦肝震颤-肝棘球蚴病
脾脏
方法: 双手与肋缘垂直,肿大明显-仰卧位,轻度肿大-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 不肿大正常脾脏不能触及
脾肿大测量法: 第Ⅰ线测量-轻度,第ⅡⅢ线测量;轻中高三度(不超过肋下2cm,2cm-脐平面,超过脐或正中线) 鉴别: ①增大的左肾(深圆顿无切迹) ②肿大的肝左叶(与肝右叶相连) ③结肠脾曲肿物(圆形) ④胰尾部囊肿(无锐利边缘切迹,不随呼吸移动)
胆囊
方法: 单手滑行或钩指触诊 正常胆囊隐藏于肝脏后不能触及 肿大胆囊: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触到,梨形或卵圆形,张力高,触痛,随呼吸移动→①明显压痛-急性胆囊炎 ②无压痛-壶腹周围癌 ③实性感-胆囊结石或胆囊癌
①胆囊触痛 ②墨菲征(剧烈疼痛致吸气终止) ②库瓦西耶征
肾脏
方法: 双手触诊,蚕豆外形,酸痛恶性等不适感 正常肾脏一般不易触及 肾下垂;游走肾;肾脏肿大←肾盂积水或积脓,多囊肾,肾肿瘤
肾脏和尿路有炎症时会出现相应压痛点: ①肋脊点肋腰点-肾脏炎性疾病 ②季肋点(10肋)-肾脏病病变 ③上输尿管或中输尿管(腹直肌外侧缘)-尿路结石或炎症
膀胱
方法: 单手滑行触诊 正常隐藏于盆腔内不易触及
积尿→膀胱胀大: 圆或椭圆,囊性感不能推移,憋胀有尿意 ①尿路梗阻 ②脊髓病 ③慢性膀胱炎症
胰腺
位于腹膜后,位置深柔软不易触及
①胰腺炎 ②重症急性胰腺炎 ③慢性胰腺炎 ④胰腺癌 ⑤胰腺假性囊肿
腹部肿块
正常结构
①腹直肌肌腹及腱划(两侧对称浅表,屈颈抬肩腹肌紧张) ②腰椎椎体及骶骨岬(脐附近中线,骨样硬度,左前方搏动) ③乙状结肠粪块(光滑索条状,无压痛可推动,排便冲洗后消失) ④横结肠(横行索条腊肠样,光滑柔软可推动) ⑤盲肠(圆柱形,下端为盲端,稍能移动,光滑无压痛)
异常肿块
①部位 ②大小 ③形态 ④质地 ⑤压痛 ⑥搏动 ⑦移动度
液波震颤
有大量游离液体时,3000-4000ml
振水音
胃内有大量液体气体存留 ①正常(进食后或饮用大量液体) ②异常(胃排空障碍,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消化性溃疡
上腹部疼痛是主要症状 ①疼痛特点: 性(持续性钝痛,隐痛,胀痛,烧灼样痛,饥饿痛);节律性(胃溃疡进餐疼痛缓解,十二指肠疼痛进餐缓解) ②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急性腹膜炎
腹膜受到刺激后引起的急性炎症 ①弥漫性: 常见于消化性溃疡和外伤性胃穿孔→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 ②局限性: 常见于病变脏器部位附近→脏器炎症扩散波及邻近腹膜壁层产生局部包裹,持续钝痛
肝硬化
①代偿-失代偿 ②体征
急性阑尾炎
麦氏点有显著固定的压痛和反跳痛;罗夫辛征和腰大肌征阳性
肠梗阻
①分类: 机械性(肠腔狭窄),动力性(肌肉功能紊乱如腹部手术),血运性(血栓导致肠管缺血) ②临床表现: 腹痛呕吐,排便排气停止和腹胀 ③体征: 脱水貌休克;腹部膨隆,肠型蠕动波,机械性-肠鸣音亢进金属音调,麻痹性-肠鸣音减弱消失
腹部肿块
①分类: 炎性,肿瘤性,梗阻性,先天性,寄生虫性 ②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