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预算管理
中级会计职称之财务管理第三章预算管理,内容包括:预算管理的概述、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编辑于2021-07-08 22:16:02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1)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2)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最主要特征
预算的作用
奋斗的目标:预算通过规划、控制和引导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协调的工具: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考核的依据: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预算的分类
经营预算(业务预算):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采购预算 费用预算 人力资源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投资决策预算(资本支出预算) 融资决策预算
财务预算(总预算):资金预算 预计资产负债表预算 预计利润表预算
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含义: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规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知道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预算的原则
战略导向原则: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有序开展
过程控制原则:应通过及时监控、分析等把握预算目标和实现进度并实施有效评价
融合性原则:应以业务为导向、以财务为协同,将预算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环节
平衡管理原则:应平衡长期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动因等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权变原则:应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强调预算对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又可根据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调整预算,并对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处理
预算管理的 工作的组织
董事会或类似机关:制定预算方案、决算方案,经股东会批准后方可执行,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
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公司预算管理制度、政策,审议年度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草案并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监控、考核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报告,协调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及预算执行中的有关问题
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配合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
企业所属基础单位: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预算的编制方法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法
含义: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
假设:(1)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调整 (2)现有各项业务的支出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 (3)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优缺点
优点:编制工作量小
缺点: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无效费用的支出,使得不必要开支合理化
零基预算法
含义: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
优缺点
优点:(1)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不受历史期经济活动中不合理因素影响,能够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预算编制更贴近企业需要 (2)有助于增加预算编制透明度,有利于进行预算控制
缺点:(1)预算编制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2)准确性受企业管理水平和相关数据标准准确性影响较大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固定预算法(静态预算)
含义:预算期内正常的、最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的预算编制方法
特点:(1)适用性差 (2)可比性差
适用范围:经营业务稳定的企业
弹性预算法(动态预算)
含义:业务量与预算项目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业务量及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
优缺点
优点: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
缺点:(1)编制工作量大 (2)需要对市场变化确实和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主观判断
适用范围: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
编制方法
公式法
优点:可行性和适应性强,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
缺点
成本分解工作量大
需要用数学方法将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修正成直线
成本中德固定基数与业务量相关的弹性定额可能仅适用于一定业务量范围
列表法
优点:(1)较直观 (2)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
缺点: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往往需要用插值法计算,比较麻烦
弹性预算业务量的选择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人工工时
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实物数量
修理部门:直接修理工时
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定期预算法
含义:以固定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优缺点
优点:能够使远远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将实际数与预算数对比,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缺点: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滚动预算法
含义:根据上一期执行情况和新的预测结果,对原有的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逐期滚动、持续推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优缺点
优点:通过持续滚动预算编制、逐期滚动管理,实现动态反应市场、简历跨期综合平衡,有效指导企业营运,强化预算的决策与控制职能
缺点
预算滚动频率越高,对预算沟通的要求越高,编制工作量越大
过高的滚动频率容易增加管理层的不稳定感,导致预算执行者无所适从
分类
中期滚动预算:预算编制周期通常为3年或5年,以年度作为预算滚动频率
短期滚动预算:通常以1年为编制周期,以月度、季度作为预算滚动频率
预算的编制程序
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或多维度相协调的流程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
经营预算的编制
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
生产预算是经营预算唯一只涉及实物量指标,不涉及价值量指标的预算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预计,通常不以生产预算为基础,与本期产量无关
销售费用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因此管理费用预算一般以过去实际开支为基础
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
含义:与项目投资决策相关的专门预算。主要指长期投资预算,又称资本支出预算
特点:涉及长期建设项目的资金投放与筹集,经常跨越多个年度
编制依据:(1)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资料 (2)企业筹集决策资料
财务预算的编制
编制依据:经营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
内容:(1)可供使用现金 (2)现金支出 (3)现金余缺 (4)现金筹措与运用
关系公式
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现金收入
现金余缺=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
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预算控制: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至预算责任中心
预算调整:当内外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发重大事件等,可进行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关键性差异方面
预算分析:应建立预算分析制度,有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分析会议
预算考核: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的界定应坚持上级考核下级、逐级考核、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职务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