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以及常规护理操作。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编辑于2021-07-11 10:29:2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解剖生理
(1呼吸道)
①上呼吸道
①鼻
②咽
③喉
①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记是气管隆突处 ②2-4软骨环处是气管切开术部位 ③环甲膜连接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是喉梗阻行环甲膜穿刺部位
②下呼吸道
①气管
②支气管
右支气管粗短直异物易误入
④肺部
(2)肺
①肺泡
②肺泡上皮细胞
1型细胞: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的场所
2型细胞: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
③肺泡巨噬细胞
④肺间质
(3)呼吸调节
①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
②呼吸调整中枢位于脑桥
③大脑皮质一定程度内可随意控制呼吸
④缺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通过co2的变化进行呼吸调整
⑤h离子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引起
肺部感染疾病
肺炎链球菌肺炎
(1)病因
①肺炎链球菌感染
②多见于青年人
(2)临床表现
①起病急,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
②数小时内30-40°,稽留热高峰在下午或傍晚
咳铁锈色痰
③咳嗽加剧时患者取患侧卧位
④急性病容,鼻翼煽动,面颊绯红
(3)辅助检查
①x片呈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3-4周完全消退
(4)治疗原则
①抗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5-7天或退热3天后
②对症治疗
③并发症治疗
葡萄球菌肺炎
(1)临床表现
①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39-40°
②咳黄色痰逐渐演变为脓血痰或粉红色乳样痰
③x线单个\多个液皮囊腔
(2)治疗原则
①抗菌治疗:青霉素
②对症治疗
克雷伯杆菌肺炎
(1临床表现)
①红棕色胶冻痰
②肺小叶实变,蜂窝状脓肿
(2)治疗原则
①首选氨基苷类与青霉素
②必选2/3代头孢
肺炎支原体肺炎
(1)临床表现
①起病缓慢,为刺激性干咳
②x线浸润形态多样
(2)治疗原则
①首选红霉素
②次选四环素类
护理诊断与措施: (1)体温过高 ①病情观察:重点观察儿童、老人与体弱久病者病情变化 ②休息与环境:高热病人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缓解肌肉酸痛,病室维持适宜温湿度 ③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热量、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以上,利于稀释痰液。 ④高热护理:高热者给予冰袋病帽等物理措施降温,以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高热大汗者应及时擦洗和和更换衣物,防止着凉;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和静脉补液,补充高热丢失的水电解质,注意滴速防止急性肺水肿。 ⑤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多漱口。 (2)清理呼吸道无效 ①促进患者有效排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缩唇呼吸)、有效咳嗽,经常变化体位利于痰液咳出 ②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过程中注意加强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湿化时间10-20min,湿化温度35-37°。 ③胸部叩击:适用久病体弱,长期卧床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叩击时间3-5分钟为宜,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 ④体位引流:患者抬高患侧,利用重力将痰液引流至最低处。 ⑤机械吸痰: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秒,两次抽吸时间间隔大于3分钟。 ⑥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和抗生素,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肺脓肿
(1)分类
①吸入性肺脓肿:最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继发性肺脓肿
③血源性肺脓肿:皮肤外伤等
(2)临床表现
①起病急,高热,畏寒
②典型痰液呈脓性黄绿色或桃红色,厌氧菌腥臭味
直治疗原则
①抗生素8-12周
支气管扩张
病因
①儿童时期百日咳、麻疹、支气管肺炎引起气管变化
②诊断标准是:下胸部背部+固定+局限湿啰音
临床表现
①反复咳嗽
②持续咳脓痰
①泡沫层
②黏液层
③脓性物和坏死组织
③反复咯血
①少量咯血100ml/D
②中量咯血100-500ml/D
③大量咯血>500ml或单次>300ml
④CT显示双轨征或卷发样
治疗原则
①治疗基础疾病
②控制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③改善气流受限:选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改善气流受限
④清除气道分泌物:祛痰剂、体位引流或雾化吸入
⑤止血
⑥外科治疗
护理措施
(1)清理呼吸道无效
①休息与环境: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适宜温湿度
②饮食护理:高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避免冰凉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以上
③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祛痰药物,注意观察
④体位引流
①应在餐前或餐后2h进行,每天1-3次,每次15-20分钟
②采取抬高患侧卧位,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以及引流液性状
(2)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
①大咯血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
②大咯血绝对禁食,小量咯血宜少量温凉流质饮食
③去除口腔内异物防止窒息
④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垂体后叶素给予止血
⑤窒息抢救
①头低脚高45°俯卧位,面偏向一侧,轻拍背部迅速排出气但的血块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1)特点
①高感染率
②高患病率
③高耐药率
④死亡人数多
⑤地区患病率差异大
(2)病因
1.结核分枝杆菌
①抗酸性
②生长缓慢
③抵抗力强:暴晒2-7h、紫外线灯30min、煮沸5min
④结构复杂
2.肺结核传播
①感染源: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
②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③人体的反应性
迟发性变态反应: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4-8周
(3)临床表现
①全身症状:长期午后低热部分病人乏力、食欲减退与盗汗等,孕龄期女性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②呼吸系统
①咳嗽咳痰:常见症状
②咯血:3/1、2/1病人不同程度
③胸痛:炎症累积胸膜层可引起
④呼吸困难:常见于干酪性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
③并发症:自发性气胸、脓气胸等
(5)分类诊断要点
1.原发型肺结核:x线表现为哑铃形阴影
2.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多见婴幼儿和青少年,一半并发结核性脑膜炎双肺满布粟粒状阴影,2周左右出现
3.继发性肺结核
①浸润性肺结核:多发在肺尖和锁骨下
②空洞性肺炎:空洞形态不一,痰中排菌(感染性最强)
③结核球:球形阴影,卫星灶等
④干酪样肺炎:免疫力低下,体质衰弱等
⑤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门抬高,肺纹理呈垂柳样,纵膈向患侧移位
4.结核性胸膜炎
①轻度:勒哥角变钝
②中度:肺积液不超过腋中线
5.菌阴肺结核
诊断标准: ①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 ②抗结核治疗有效 ③临床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④PDD强阳性 ⑤PCR和探针检查呈阴性 ⑥肺外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 ⑦支气管肺泡罐洗液检出抗酸分枝杆菌
(4)辅助检查
①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方法
②结核菌素试验(48-72小时后测量皮肤硬结的横径和纵径) 常作为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指标,卡介苗接种后验证指标
阴性≤4mm 弱阳性+5-9mm 阳性++10-19mm 强阳性+++≥20mm或<20mm
(5)治疗原则
①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②药物
①全杀菌剂:异烟肼N、利福平R
②半杀菌剂:链霉素
③抑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
③用药方案
①初治涂阴治疗方案
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顿服2个月
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顿服4个月
每日用药方案
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隔日1次或每周3次,服用2个月
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或每周3次,服用4个月
间歇用药方案
②初治涂阳治疗方案
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顿服2个月
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顿服4个月
每日用药方案
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或每周3次服用2个月
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或每周3次服用4个月
间歇用药方案
③复治涂阳治疗方案
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顿服2个月
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顿服4-6个月治疗4个月时未转阴可延长治疗2个月
每日用药方案
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或每周3次服用2个月
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隔日1次或每周3次,服用6个月
间歇用药方案
肺血栓栓塞症
(1)病因
①下腔静脉血栓引起
(2)临床表现
①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是PTE最常见症状
②胸痛和晕厥可为PT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③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3)辅助检查
①D二聚体是PTE的初步诊断,>500是注意
②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手段之一
(4)治疗和护理
(1)溶栓
①主要使用PTE大面积病人,溶栓窗口期为14天
②溶栓治疗主要并发症为出血、颅内出血最严重
③常用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
(2)消除再栓塞危险
①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2-3周保持大便通畅
②恢复期下肢适当运动
③双侧周径>1cm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程进展
①吸烟
②慢性支气管炎
③肺气肿
④(缺氧)肺动脉高压
形成机制: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痉挛引起肺动脉高压
⑤肺心病
病因
①支气管与肺部疾病,多见于慢阻肺80-90%
②肺轮廓障碍性疾病
③肺血管疾病
④其他:原发性肺通气不足、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表现
(1)代偿期
①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活动无耐力,少有胸痛或咯血。
②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干湿啰音,右心室肥厚,颈静脉充盈等
(2)失代偿期
①呼吸衰竭(Ⅱ型)
①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伴有肺性脑病的相关症状
肺性脑病:表情淡漠、神智恍惚、谵妄等
②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颅内压升高
②右心衰竭
①明显气促,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
②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
(3)并发症
①肝性脑病
②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③心律失常
④休克
⑤DIC
辅助检查
(1)X线
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肺心病的首选检查
②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1.07
③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高度≥3mm
④中央动脉呈残根样
(2)血气分析
①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PaO2<60mmhg或PaCo2>50mmhg
(3)心电图
①要点提示为右房右室大,右方肥大
②P波高尖,出现肺型P波
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大,P波宽(大侠心胸宽)
(4)超声心动图
①右心室流出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治疗原则
(1)代偿期
①控制感染避免加重
②长期家庭氧疗等
(2)失代偿期
①控制感染
②控制呼吸衰竭
③控制心力衰竭
①强心药:正性肌力药
②利尿剂:短期小剂量应用防止痰液粘稠
③扩血管
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 ①休息与活动:嘱病人失代偿期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减少耗氧量;代偿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为原则进行适当运动 ②病情观察:加强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体液过多 ①饮食护理:严格限制水钠(盐<3g,水<1500ml)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记录出入量 ②皮肤护理:嘱患者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更换体位避免压疮发生 ③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慎用镇静药物,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和相关并发症 (3)气体交换障碍/清理呼吸道无效 ①继续患者鼻导管持续性低流量1-2L吸氧 ②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叩背排痰 ③视病情进行体位引流,抬高患侧利用重力改善肺通气 (4)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①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意识障碍者给予安全防护 ②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药,注意观察用药反应若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慢性支气管炎与COPD
慢性支气管炎
(1)病因
①吸烟是重要病因。高于不吸烟者2-8倍
②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③空气污染
④感染因素:病情加重重要因素
(2)临床表现
①晨间咳嗽
②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痰,晨间排痰多
③喘息和气急
(3)治疗原则
①控制感染
②镇咳祛痰
老年人祛痰为主
③平喘
诊断要点
①每年持续发病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4)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临床表现
①慢性咳嗽、咳痰
②气短或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是COPD典型症状
③喘息和胸闷
④视:桶状胸、严重患者缩唇呼吸
⑤触:语颤减弱
⑥叩:过清音、呼气期延长
(2)分级
①一级(轻度)FEV1≥80%
② 二级(中度)50%≤FEV1<80%
③三级(重度)30%≤FEV1<50%
④四级(极重度)FEV1<30%
(3)分期
①急性加重期:短期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加重
②稳定期:上述症状减轻
(7)辅助检查
①FEV1/FEVC<70%为持续气流受限
②血气分析:PaO2↓PaCo2↑
④x线:双肺透亮增加肋间隙增宽
(8)诊断标准
①持续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要条件
(9)治疗要点
①稳定期
①避免诱发因素
②支气管舒张药
①β2肾上腺素激动药:短效如沙丁胺醇
②抗胆碱能药:短效如异丙托溴铵
③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激动药联合可增加耐力
④祛痰药:盐酸氨溴索30mg
⑤长期家庭氧疗:1-2L/min每天15h以上
指征: ①PaO2<55mmg或SaO2<88%或没有好碳酸血症 ②PaO255-60mm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等
②急性加重期期
①确定病因
②支气管舒张药
③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换算公式为21+(4x氧流量)
④抗生素治疗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气体交换障碍 ①休息与活动:急性加重期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重症病人取身体前倾位;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着凉 ②病情观察:加强病情观察重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咳嗽咳痰与呼吸困难程度 ③氧疗护理:采取鼻导管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避免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④呼吸功能锻炼: A.缩唇呼吸吸气与呼气比为1:2-1:3,缩唇程度与呼气流量距口鼻15-20cm B.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2)清理呼吸道无效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气道、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②用药护理:止咳药、祛痰药 ③病情观察
呼吸衰竭
病因
1.气道阻塞性疾病:COPD、重症哮喘引起的肺通气不足
2.肺组织病变
3.肺血管疾病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4.心脏疾病
5.胸廓与胸膜病变
分类
(1)I型呼吸衰竭
1.又称缺氧性呼吸衰竭,无CO2潴留
2.特点:PaC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
3.常见疾病:严重肺部感染,急性肺栓塞,ARDS
4.治疗:高浓度>35%吸氧
(2)II型呼吸衰竭
1.又称高碳酸性缺氧,有co2潴留
2.特点:PaO2<60mmhg,伴PaCo2>50mmhg
3.常见疾病:COPD
4.治疗:低浓度吸氧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浅,出现三凹征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发绀:缺氧最典型表现,慢性呼衰最突出典型表现
精神症状:表现神志淡漠,幻视,抽搐和昏睡甚至二氧化碳麻醉现象,称肺性脑病
早期脑血流量上升,头疼
治疗原则
血气分析PaO2<60mmhg为诊断标准
保持呼吸道通常
正确应用氧疗
纠正缺氧:增加通气量,改善二氧化碳潴留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积极处理原发病
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常,改善通气 ①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必要时机械通气 (2)合理使用氧疗 ①1型呼衰: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吸氧 ②2型呼衰:高浓度>35%保证SaO2>90或PaO2≥60 (3)用药护理 ①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②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药 (4)观察病情 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