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子技术基础---第一单元导图
电子技术基础---第一单元导图,半导体器件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介绍了二极管、三极管等知识。本图做了一天挺细致的,欢迎点赞。
编辑于2023-09-09 19:43:45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
概念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典型材料
硅Si
锗Ge
本征半导体
定义
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载流子
T=0K时,无载流子
定义
半导体中存在的运载电荷的粒子
分类
自由电子(负电)
空穴(正电)
本征激发
概念
电子--空穴对
特点
浓度
复合运动
与本征激发同时进行
自由电子填补空穴
杂质半导体
形成
本征半导体中掺入特定杂质元素,控制杂质浓度就能控制半导体导电性能
分类
N型半导体
形成
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砷等
特点
少子-空穴
多子-自由电子
子主题
施主杂质(5价)
P型半导体
形成
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镓等。
特点
少子-自由电子
多子-空穴
受主杂质(3价)
杂质半导体中多子与少子产生的原因?
少子一本征激发产生,与温度有关
多子一掺杂产生,与温度无关
载流子浓度:本征相等,杂质差别大。
公式
半导体材料的特点
光敏性、热敏性、掺杂提高导电性能
*半导体导电特点1:其能力容易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温度↑ →载流子浓度↑→ 导电能力↑
*半导体导电特点2:掺杂可以显著提高导电能力
二极管
PN结
形成过程
PN结合 一因多子浓度差 一多子的扩散 一空间电荷区一形成内电场 一阻止多子扩散,促使少子漂移。
伏安特性
单向导电性 (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定义:加正向电压,简称正偏; 加反向电压,简称反偏
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公式
分析
电容效应
(1)势垒电容CB 反向电压影响 空间电荷区的宽度;
(2)扩散电容CD 正向电压影响 扩散运动一电荷积累;
温度特性
正偏区域量化: 温升1°C,曲线左移 (2-2.2)mV
正向导通电压: 随温升减低;
反向电流: 随温升增大;
二极管
结构
二极管=PN结+管壳+ 引线
符号
结构分类
点接触型二极管
pN结面积小,结电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高频电路
面接触型二极管
PN结面积大,用于低频大电流整流电路。
平面型二极管
集成电路工艺。pN 结面积可调,用于高频整流 和开关电路中。
1.点接触型锗管,检波和小电流整流。 2.硅面接触型整流管。
(一)V-A特性曲线
非线性器件
(1)正向特性
(2)反向特性
(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法
1.理想模型
2.恒压降模型
3.折线模型
二极管电路的近似分析计算
(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②反向击穿电压UBR
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加时对应的反向,电压值称为反向击穿电压UBR
①最大整流电流lF
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流的平均值。
③反向电流IR
在室温下,在规定的反向电压下的反向电流值。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一般在纳安(nA)级;错二极管在微安(uA)级。
④最高工作频率fw
维持单向导电性的最高工作频率值。Cj愈大,其值愈小。
典型应用电路
1.钳位电路
数宇电路中的逻辑与运算电路
2.电路中的元件保护
3.整流电路
双向交流电→单向直流电
组成:由四个二极管组成桥路
工作原理
U2正半周时: D1、D3导通,D2、D4截止
U2负半周时:D2、D4导通,D1、D3截止
特殊二极管
1.稳压管-反向击穿
稳压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的特殊二极管 (面结型、硅、高掺杂)
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 稳定电压UZ
在反向工作电流IZ下,所对应的反向工作电压。
(2)动态电阻rz
rz愈小,反映稳压管的击穿特性愈陡。
(3)最小稳定工作电流IZmin
保证稳压管击穿所对应的电流,若IZ<IZmin 则不能稳压。
(4)最大稳定工作电流IZmax
超过IZmax,稳压管会因功耗过大而烧坏
(5) 温度系数a
可正可负,4-7伏最小。
如何使用稳压管构成简单的稳压电路?
三个条件: 1. 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2. 串入限流电阻; 3. 负载RL与稳压管并联;
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值的选取?
依据条件:Izmax< Iz< Izmin
2.变容二极管-反偏
利用其结电容效应,其电容量与本身结构、工艺、外加反向电压有关,随外加反向电压增大而减少。
参数
C: 5-300pF, Cmax : Cmin =5:1
高频技术(调谐、调制等)应用较多。
3. 光电二极管-反偏
需光照、反偏压、其反向电流与光照度成正比。用于光测量,将光信号一一电信号,光电传感器、遥控、报警电路中。
4. 发光二极管-正偏
正向电压较一般二极管高,电流为几~几十mA。
发光颜色与材料有关。
三极管
双极型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 (BJT)
场效应三极管(FET)
结构
结构特点
(1)发射区的掺杂浓度>>集电区掺杂浓度。 (2)基区要制造得很薄且浓度很低。
符号
分类
BJT的内部工作原理(NPN管)
工作条件与三种状态: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状态)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饱和状态);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截止状态);
BJT的特性曲线(共发射极接法) [三个电极、两个回路、两条特性曲线]
(一)输入特性曲线
(二)输出特性曲线
子主题
3.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饱和区
1.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向偏置;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能力下降,通常有Ic<βIB 3.Uce的值很小,称为饱和压降,用Uces表示。 (一般硅三极管的Ucas约为0.3V,错三极管的 Uces约为0.1V) 4.三极管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之间近似短接,三极管类似于一个开关导通。
截止区
(a)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向偏置; (b)Ib、Ic近似为0; (c)三极管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之间电阻很大,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
放大区
(a)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b)电流关系式:Ic=βIb; (c)对NPN型的三极管,有电位关系: Uc>Ub> Ue; (d)对NPN型硅三极管,Ube≈0.7V 对NPN型锗三极管,Ube≈0.2V。
BJT的主要参数
直流参数
1•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2.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交流参数
1•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2.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3. 特征频率fT
由于结电容的影响,当信号频率增加时,三极管的β将会下降。当β下降到1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特征频率,用fT表示。
极限参数
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Ic增加时,β要下降。当β值下降到线性放大区β值的70%时,所对应的集电极电流称为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lcm。
2.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
集电极电流通过集电结时所产生的功耗, Pc= IcUce < Pcm
三极管击穿电压的测试电路
3. 反向击穿电压: BJT有两个PN结, 其反向击穿电压有以下几种
U (BR) EBO
U (BR) CBO
U (BR) CEO
6.两种电路参数求解方法
模型法也称公式法
图解法
☆常用型号:
1.8550(PNP)、8050 (NPN)
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硅三极管 主要用途:开关应用、射频放大
2.9012 (PNP型)、9013、9014、9018 (NPN)
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管脚的判断方法: 1. 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石依次为e bc 2. 定位销向左,三个引脚朝上放置,则从顺时针依次为e b c
三极管的模型及分析方法
BJT的模型
直流模型
BJT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
近似估算法、公式法
图解法
☆典型应用电路
逻辑非门
控制开关
电子开关
哈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
四价元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