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编辑基础第一节出版活动思维导图
编辑出版考试中级基础第一节出版活动思维导图,包含了出版概念、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出版活动的前提、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宋代主要诗人出生顺序、出生地、代表作
这是一篇关于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20版 第十章 第三、四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其内容为著作权贸易的具体操作、国际出版合作。
这是一篇关于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20版 第十章第二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本篇思维导图的内容为著作权贸易的经营管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培训计划思维导图
车队管理
七夕活动策划
《乌合之众》
供应链类型
供应链管理平台
品牌设计分析思维导图
品牌定位思维导图
第一节 出版活动
一、出版概念
定义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古代:梓行、雕印、版印
只反映印刷,有时也兼及发行
我国书刊中最早出现“出版”
黄遵宪1880-1887年间写的《日本国志》
最早使用“出版”的法律文件
《大清印刷物专律》1906年
“出版”作出明确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49)
中西对比
我国和西方国家关于出版定义,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西方
着重于“公之于众”
有提及编辑的
也有把编辑包含在选择或制作中的
中国
强调“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明确包括“编辑”
还需要
社会认可
法定认可
具有一定资质
单位、企业来完成
编辑、复制、发行是
出版活动的
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社会化的活动
出版活动
精神产品生产阶段
1. 信息采集
选题雏形
2. 选题策划
形成选题报告
3. 组稿
作者写稿
4. 审稿
编辑审作者稿子
5. 编辑加工处理
审通过的稿子需加工整理
6. 整体设计
提出设计:正文、封面、包装等
7. 审定发稿
定稿发印
信选组审 编设发
物质产品 生产阶段
制作样本
批量生产复本
样 复
数字 出版
批量生产样本的过程
发行过程
“交融”一起 不在独立环节 出现
产品流通阶段
信息流
信息流通
商流
出版物商品交易
物流
出版物从供应端到消费端的转移
资金流
货款结算
信商物资
二、出版活动 的构成要素
编辑
1. 策划
2. 组织
3. 审稿
4. 选择
5. 加工优化
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
复制
发行
的前提
目的
就是通过对所选作品的精神文化内容进行
加工
整理
完善
形成适合社会和消费者 需要的出版物内容
以各种方式
根据作品内容
制成一份或多份
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
物质产品的工作
指出版单位通过某种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数字化时代
某些
信息
文化
的传播现象跟出版活动有
近似性,包含出版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
但不是 “出版”
如:
博客
微博
微信
传播现象有很强的
个体化特征
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并不
清晰
明显
数字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广泛影响 已深入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具有一定出版功能
需要
引导
规范
三、出版活动 的前提
作品
是出版活动的前提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包含
文字作品
口述作品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美术、建筑作品(拍照成二维平面图方可)
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计算机软件
可以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 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
出版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 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 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制度开明 环境宽松
出版活跃、兴旺
文艺复兴
制度专制 环境恶劣
出版凋敝、衰落
“文革”
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生存资料
发展资料
享受资料
出版物属发展资料
特殊的兼属享受资料
画册
3. 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一生产力——促进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最活跃因素
纸张、印刷术——发明
产业革命:机器、材料、新能源、新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告别铅与火时代——数字化
数字化——规模、速度、影响力——引起出版活动——深刻变化、水平空前提高
对出版活动——巨大推动作用
4. 社会文化活动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社会文化发展程度和国民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活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精神生产所需的原料只能来自社会,来自作者的创作和编辑的加工等创造性活动
(二)出版活动对 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引导社会舆论
培育思想信念
主题出版
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A. 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B. 促进人们更新经济观念,推进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C. 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A. 发现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组织、促进其迅速传播和应用,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B. 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技术能力
C. 提高人们的科学技术素养,形成发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增进文化积累
推进文化创新创造
优化文化选择
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增推优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