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注意
这是一篇关于认知:注意的思维导图,通过框架,梳理出注意的重点及运用。层次清晰,调理明确,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掌握注意的知识点!
这是一篇关于认知:思维的思维导图,详细的描写出思维及思维的应用,框架清晰,一目了然,使大家更好的掌握思维的运用及知识点!
这是一篇关于认知:表象与想象的思维导图,详细的解释了表象与现象,运用框架梳理知识点,内容一目了然,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注意
概述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
1.指向性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
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目不窥园
3.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过程并贯穿始终。脱离心理活动的注意不能独立存在;同样,离开注意,心理过程也无法活动。
功能
选择,首要功能
保持
调节和监督,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如侧耳倾听,目不转睛,举目凝视……
无关动作停止,如专心记笔记
呼吸运动的变化,如“屏息”现象
种类
无意注意(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
刺激物本身特点
强烈的刺激
巨大的声响 浓郁的气味
新异的刺激
留学生到中国
变化的刺激
讲课声音提高或降低
对比的刺激
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教师课堂指令
人的主观状态
需要和兴趣
体育爱好者对比赛信息的注意
积极的情感状态
知识经验
地震专家对地震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常变化的注意
主观期待
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发挥意志努力,保持稳定情绪
合理组织活动
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老司机开车 一边……一边……
品质
广度
数量,“一目十行”
稳定性
持续时间
广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 △课堂上,学生要听老师讲课,要看板书,要思考,要记笔记……但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些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上。
狭义的稳定性: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注意的不稳定性——注意的分散。离开了当前任务
注意的起伏/动摇 ≠ 分心
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明确的信号提示)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分配
1.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2.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但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最好利用不同的感觉通道
分配是有条件的
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防止外部干扰
2.讲究教学艺术
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明确目的、任务和意义,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调动多种分析器
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两种注意交替
为什么?在教学工作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组织教学,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反之,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
怎么做?
刚开始上课时,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去引起学生对新一节课的有意注意
要让学生对新课题或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
当学生开始认真理解与思考课堂内容,此时学生的注意又转为了有意注意
在紧张而努力的有意注意之后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转入无意注意
下课前,要求学生有意注意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