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第一章思维导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第一章,包含细菌形态学检查法、细菌非培养检验技术、细菌的生化鉴定技术、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技术、细菌检验自动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压滴法
悬滴法
染色标本的检查
常用染料
碱性染料
碱性亚甲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
酸性染料
伊红,刚果红,酸性复红等
中性染料
瑞氏染液中的伊红亚甲蓝,吉姆萨染液中的伊红天青等
常用的细菌染色法
革兰染色
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初染,媒染,脱色和复染
原理不清楚
用于菌落涂片和标本涂片
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抗酸染色
细菌着色后不被盐酸乙醇脱色的染色方法, 将细菌分为抗酸性和非抗酸性
代表: 萋-尼染色法(Ziehl-Neelsen)
只针对性用于结核病,麻风病等疾病的细菌检查
荧光染色
敏感性强,效率高,易于观察
主要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痢疾志贺菌等检测
负染色
使标本背景着色而细菌不着色
常用染液有墨汁,也可用酸性染料如刚果红。水溶性苯胺黑等
特殊染色
细胞壁染色,荚膜染色,芽孢染色,鞭毛染色,异染颗粒染色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培养基
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营养物质
蛋白胨
肉浸液
牛肉膏
糖(醇)类
血液
鸡蛋与动物血清
无机盐
生长因子
水
凝固物质
抑制剂
指示剂
分类
按用途
基础培养基
肉浸液、普通琼脂平板等
营养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巧克力色琼脂平板
选择培养基
SS琼脂平板
鉴别培养基
糖发酵管、克氏双糖铁琼脂
SS琼脂平板、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EMB)、麦康凯琼脂平板(MAC)
特殊培养基
厌氧培养基、细菌L型培养基
按物理性状
液体
肉汤
常用于增菌培养、接种纯种细菌观察细菌生长现象
半固体
多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保存菌种
固体
制成平板,多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等
制成斜面或高层用于鉴定及菌种的短期保存
制备
调配
溶解
校正PH
用PH比色计或精密PH纸进行校正,一般调至7.2~7.6
用NaOH校正,高压灭菌后PH下降0.1~0.2
用Na2CO3校正,高压灭菌后PH升高0.1~0.2
分装
液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4~1/3,灭菌后直立待用
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3,灭菌后直立凝固待用
琼脂斜面:通常在溶解后分装于试管,加塞灭菌后趁热摆放成斜面,斜面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2/3
琼脂高层:分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3,灭菌后直立凝固待用
琼脂平板
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间歇蒸汽灭菌法
过滤除菌法
血清凝固器灭菌法
质量检验
保存
细菌的人工培养
无菌技术
细菌接种与分离方法
平板划线法
琼脂斜面接种法
液体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
涂布接种法
倾注平板法
细菌培养方法
需氧培养法
CO2培养法
微需氧培养法
厌氧培养法
生长现象
细菌菌落的描述
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
与鉴定细菌有关的菌落特征
混浊生长、沉淀生长、表面生长
培养基的选择
血琼脂平板
适用于各类细菌生长
巧克力色琼脂平板
含有V因子和X因子,适于含有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细菌标本的接种
肠道选择培养基
中国蓝琼脂平板、EMB琼脂平板、MAC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
血液增菌培养基
用于对血液、骨髓及无菌体液标本增菌培养
碱性琼脂或TCBS琼脂
用于从粪便中分离霍乱弧菌及其他弧菌
细菌检验自动化
细菌的生化鉴定技术
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糖(醇、苷)类发酵实验
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
七叶苷水解试验
甲基红(MR)试验
V-P试验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尿素酶试验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碳源利用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醋酸盐利用试验
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乙酰胺利用试验
呼吸酶类试验
氧化酶试验
过氧化氢酶(触酶)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其他生化或鉴定细菌常用试验
凝固酶试验
卵磷脂酶试验
DNA酶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CAMP试验
氢氧化钾拉丝实验
杆菌肽试验
奥普托欣试验
O/129抑菌试验
复合生化试验
克氏双糖铁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试验
动力-靛基质-尿素酶试验
细菌非培养检验技术
免疫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细菌毒素检验技术
降钙素原检验技术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