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动物源性细菌知识导图
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称为动物源性疾病,主要有布鲁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杆菌,收藏下图了解吧!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帮助大家更好滴掌握知识点,中枢神经系统(英文名称: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文名称中枢神经)是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医学微生物学里主要病原性真菌的知识点包括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地方流行真菌,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记忆!
真菌学是研究真菌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发育和遗传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真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进而获得利用、控制和改造真菌的知识和技能,有需要的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动物源性细菌
布鲁氏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G-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培养特性
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血清或肝浸液可促生长。
生化反应
多数能分解尿素和产生H2S。
抵抗力
较强、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内毒素、荚膜、侵袭性酶。
感染途径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解除被污染的畜产品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所致疾病
家畜——母畜流产; 人类——波浪热;
以细胞免疫为主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血液、骨髓、尿、乳汁及关节渗出液等。
分离培养与鉴定:双相肝浸液培养基
血清学检测:玻片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布鲁斯菌素皮肤试验
用来诊断慢性布鲁斯菌病是否感染过布鲁斯菌。
防止原则
控制和消灭家畜布鲁菌病
切断传播途径
免疫接种——减毒活疫苗
抗生素治疗
机型和亚急性期患者:利福平与强力霉素联合(WHO); 神经系统受累者:四环素合用链霉素; 慢性期患者:除上述病原治疗外,尚需进行脱敏和对症治疗。
耶尔森菌属
一类G-小杆菌; 有13个种和亚种,对人致病主要有: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亚种——小肠炎、结肠炎、败血症等; 假结核耶尔森菌假结核亚种——胃肠炎、肠系膜淋巴肉芽肿。
G-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多呈多形性,可见菌体膨大成球形、球杆形或哑铃状等,或可见着色极浅的细菌轮廓,称菌影。
27-30℃,在含血液或组织液培养基上 浑浊→沉淀→菌膜 稍加摇动菌膜呈“钟乳石”状下沉。
抵抗力:较弱
抗原结构
F1抗原:荚膜抗原,抗吞噬作用
V/W抗原:抗吞噬作用
外膜抗原
鼠毒素:对鼠类有剧烈毒性的外毒素
致病物质:荚膜、鼠毒素、内毒素等
所致疾病——鼠疫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在人群发病前,先有鼠类的发病和流行; 传染源:鼠、病人; 途径:鼠蚤、人蚤、呼吸道。
临床类型
腺鼠疫:急性淋巴结炎
肺鼠疫:黑死病、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咳血
败血症鼠疫:败血症,休克和DIC
死亡率高
免疫力牢固
法定甲类传染病,需在专用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集
标本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清学检测
核酸检测
预防
灭鼠、灭蚤。
治疗
早期应用抗生素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豚鼠疫常用链霉素加磺胺类药物;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常用链霉素或阿米卡星加四环素治疗。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亚种
革兰阴性球菌,无芽孢、无荚膜。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小肠、结肠炎、结节性红斑与关节炎(自身免疫病)、败血症。
防治原则
本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呈自限性,不需要做特殊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治疗,常采用广谱的头孢菌素与氨基苷类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假结核耶尔森菌结核亚种
患病动物易形成多发性粟粒状结核结节; 引起的疾病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相似; 胃肠炎; 肠系膜淋巴结肉芽肿; 回肠末端炎; 也可发生结节性红斑等自身免疫病。
芽孢杆菌属
需氧,有芽孢,革兰阳性大杆菌; 多数为非致病菌(枯草杆菌等),少数为致病菌; 炭疽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
致病菌种最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截平,无鞭毛; 新鲜标本培养后形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有氧条件和适宜温度下易形成椭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宽度小于菌体,有毒株可形成荚膜; 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培养形成灰白色大而扁平的R型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液体培养基种絮状沉淀生长; 抗原有结构抗原(荚膜、菌体和芽孢等)和炭疽毒素复合物; 芽孢抵抗力很强。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的病原菌; 引起食草动物炭疽病,人类可经多种途径感染该菌。
荚膜
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
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 抗吞噬作用和免疫原性; 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形成水肿。可抑制、麻痹呼吸中枢而引起呼吸衰竭死亡。
所致疾病:炭疽病
皮肤炭疽:由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所致
肺炭疽:由吸入芽孢所致
肠炭疽: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芽孢污染的食物所致
3型均可并发败血症,偶尔引起炭疽型脑膜炎,死亡率极高
免疫性:感染炭疽后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采标本注意:注意个人防护、严禁室外剖检病体
直接涂片镜检:荚膜、竹叶状、G+粗大杆菌
分离培养与鉴定:菌落形态、串珠试验等
青霉素串珠试验:炭疽芽孢杆菌在含微量毒素的培养基上,其形态变异为大而均匀的圆球形,呈串珠状排列。
特异性预防,减毒活疫苗; 治疗以青霉素为主。
蜡样芽孢杆菌
革兰阳性大杆菌,芽孢多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末端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较大,灰白色,表面粗糙似融蜡状,故名
本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尘埃、淀粉制品、乳和乳制品等食品中,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和机会性感染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全眼球炎(外伤后)、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脑膜炎
治疗:本菌对红霉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磺胺类耐药
柯克斯体属
所致疾病时Q热
传播媒介时蜱,并可经卵传代
人类主要经消化道或偶尔呼吸道接触而感染
症状类似流感或原发型非典型肺炎,发病突然,高热寒战,常有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和食欲减退,很少出现皮疹
可并发心包炎和心内膜炎以及精神于神经等症状,还可引起肉芽肿性肝炎
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也有一定的作用
巴通体属
巴通体属归属巴通体科,21个种
汉塞巴通体为猫抓病(CSD)的主要病原体
五日热巴通体为五日热(战壕热)的主要病原体
佛朗西斯菌属
土拉佛朗西斯菌土拉亚种为土拉热的病原体,常引起野生动物的感染,特别常见于野兔中,故俗称野兔热杆菌,人类常因接触野生动物或病畜引起土拉热。
巴斯德菌属
为革兰阴性、卵圆形或杆状细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多杀巴氏菌; 本菌属可引起低等动物的败血症和鸡霍乱。人可通过接触染病的动物而感染、所致疾病由伤口感染、脓肿、肺部感染、脑膜炎、腹膜炎、关节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