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百分之五的人
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百分之五的人?包括时间规划、自律习惯、技能管理、影响力等内容,读懂它,助理实现飞升。
编辑于2021-07-24 00:21:32《毕业五年,拼什么成为5%的人》 沐丞 著
第一章 时间规划:24小时里见高低
你在利用时间碎片,还是把时间变成了碎片
不是时间不够用,是你不会用时间
不要过度协作(开会太多)
1、减少会议时间,增加实际输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2、抓核心的人,做核心的事
找到一天中自己效率最高的时候,做最有价值的事
执行力
计划性
做事有条理,对各种事项预先进行合理安排,并考虑突发情况
立即行动
拒绝拖延,对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事项尽量提早完成,而不是拖到最后一刻
你现在的生活,就是你一直以来的选择
人和人的差距在一开始并不明显,但是当别人有了目标,带着明确的目的,舍得花时间持续并输出,差距就渐渐拉开了
花时间省钱不如花钱省时间
逃出时间黑洞,别让手机吃了你
想一下这几年,手机占据了我很多时间,我想过很多的设想,就是当我回到某一个时间节点,我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做什么,其中,不要沉迷手机是被我放在最重要的一条。但是,逝者如斯夫,过去的时间已不再,不如从此刻开始。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出行、支付、社交等等,细思极恐,手机已经蚕食了我们的计算能力、社交平台、娱乐方式等等,可能现在手机还没有夺走我们思考的能力,但是在手机各种APP如果占据了你太多时间,是你大脑本该运行思考的时间,那我们的记忆里,想象力,甚至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会收到影响。
手机,只是我们的一个工具,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形容,都说什么手机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人把手机比喻成我们的器官,真的很恐怖
把时间变现,你的一天可以很值钱
利用碎片化时间并不是为了占用所有时间,而是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和碎片化时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短的时间就处理简单的事情,长的时间就处理内容多一点儿的工作,稳定的状态就处理需要思考、复杂编辑的工作,移动的状态就处理可以语音参与的工作。
你完全不需要额外加班来获得更多的工作时间,能有效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就已经足够增加你的工作时长,还能使你在办公桌前工作时精力更集中,效率更高。日积月累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就像金钱的零存整取一样,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的碎片化时间质化成了一个价值不菲的账户。
第二章 自律习惯:管好你自己
1、要有时间观念
2、良好的工作态度
3、保证自己工作输出的质量
4、不自律的人最喜欢怪罪环境
村上春树每天跑步一小时、罗振宇每天早上会雷打不动地在“逻辑思维”公众号上发布一条60秒的语音……
永远不要拿自己的毅力和能力去衡量别人,你做不到很正常,因为你找不到那个可以让自己专注于某件事的支点。而有的人找到了,那些你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早就变成了别人的日常。自律的人都很相似,而不自律的人换个环境还是一样。
当你对环境有诸多不满的时候,特别是产生一种无力感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找看,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5、专注是开启“开挂”人生的钥匙
蔡依林“翻糖蛋糕”,谷大白话“翻译美国脱口秀节目”,谢霆锋“烹饪”……
专注与自律,把本职工作和爱好都做的很好
6、你要保持健康才能放肆风光
养成自律的习惯的确非常困难,天气寒冷不适合运动啦,睡得太晚无法早起啦,临时有事计划被打乱啦。但是,抛开种种理由和借口,你真正需要与之做斗争的是自己的惰性、舒适的状态,即便你有条件并且明白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但在没有十足的动机和毅力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坚持下去。
那么,如何养成自律的运动习惯,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呢?
1、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制定很严苛的目标和计划
2、不要一冲动就办健身卡
3、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4、跟他人组队,并在社交媒体中分享
7、最自由的人生赢家比谁都自律
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往往更加自律地工作和生活
财务自由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用现在拼命工作换取将来拼命享受,而是让你拥有更多选择的资本
插一段我前两天看到的巴菲特发表的一个感想,他说,我这60年来一直在享受一个奢侈品,就是不和混蛋打交道,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的交往对象。
这是真正奢侈的自由
8、不懂自我管理,迟早被人清理
网上曾经流传乔布斯说过的一句话:"和优秀的人共事很简单:告诉他要做什么事,要什么效果,他就会想办法搞定,不讲条件。”
即优秀的员工不需要管理
首先,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职业规划,不会轻易被外部环境或者他人所影响。身在职场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动,比如组织架构调整、项目被砍、人事变动,这些事情可以说是时时都在发生。优秀的员工对于变化的适应性非常强,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就算是被分配到不熟悉的业务,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起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优秀的员工通常都十分自律,面对环境变化仍然能保持自律的习惯,像是团队里的稳定剂。
其次,优秀的员工有比较高的情商,做事积极主动,懂得先证明自己,再求回报。
优秀员工还有很多其他的特质,比如能有效区分事情的优先级、执行力强、善于解决问题、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有很好的通用素质,等等。虽然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经验多少、水平高低的客观差异,但自我管理和这些无关,不需要被管理本身就是优秀的表现之一。
如果你总是在被动接受工作,总是抱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态度,总是等着导师、上司、经理等人给你指导,不知道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甚至不知道团队、上级对你的期望,那么你就要反思了,这样下去你只能远远看着那些优秀的人和他们的高职位。记住,团队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胜出,那些不懂自我管理、缺乏自律的人只会被越甩越远。
第三章 技能管理:技多不压身
1、要精也要进,再专业也得与时俱进
那么,如何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做好专业技能的延展呢?
纵向
指当前工作要求技能的深度,即便是同一个岗位要求的技能也有不断精进的空间,会有新的技术、工具、方法、思想不断升级迭代,要想成为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唯有不断深入学习,使自己的技术跟得上时代,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当前工作岗位的要求。
更加高效地解决自己负责的问题
横向
指当前工作要求技能的广度,这是一个分工协作的时代,一个工作基本上都有上下游以及相关岗位、相关知识,仅仅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无法跟他人很好地配合,不仅自己负责的工作推进会有困难,如果遇到升职的机会,也很难把握住。
为了建立自己的影响力,更好的解决团队配合问题
2、能说会写,打造输入输出正循环
输入能力:学习、时间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输入表示你能拥有多少,输出则表示你能展示多少
职场中最重要的两项输出技能——演讲和写作
演讲:开会做主讲人,给他人做培训、分享经验,线下→线上
写作:邮件、案例总结、工作心得等等
3、“双修”让可能性多一倍
如果失去现在的工作,你还能做什么养活自己
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所有行业的知识不说触手可及,也起码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需要的内容,你如果真心想学习什么知识,想修炼什么技能的话,肯定不至于无从下手。但如果没有这份心,即便在一个资源丰富、机会充足的环境里,你仍然一事无成。
4、浮躁时代里你的成就不妨“慢”一些
不要急功近利,我们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不要被别人的成绩所迷惑,坦然接受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付出。前面的章节提到,要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做横向和纵向的延展,这种延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相信,所有缓慢的成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你不会轻易获得,别人也不能手到擒来。
5、乐于折腾,给爱好增加一点儿难度
首先是兴趣,出于兴趣进行大量高强度、科学和系统的训练
其次是出于极其偶然的发现,天分上的机缘巧合
再次是身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导致另一方面异常发达
有点儿难度的爱好
6、人生无捷径,真本事不能靠“代练”
第四章 决定跳槽:人往高处走
1、你要找出正确选项而不是完美答案
2、身负重任才能“跳”得又高又远
3、忍无可忍时,你就应该潇洒转身
4、懦弱芬芳盛开,蝴蝶不请自来
a、尽可能把当前的工作做到最好,建立内部影响力,让内部团队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成员
b、要学会输出,积极建立外部影响力,让公司以外的人知道你有不错的能力
c、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上下游的工作,而不是局限于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
d、做长远的打算,而不是心血来潮就去招聘网站上海投建立,要跟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要跳槽就来个三级跳
5、徒步前行不如搭上一辆“顺风车”
6、你要平台光鲜亮丽,还是锻炼事无巨细
第五章 影响力:发出你的声音
1、你不仅要存在,还要有存在感
内部影响力
1、保证自己的工作输出质量
2、严格遵守时间计划
3、拥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4、具备严格的职业操守
5、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
6、善于总结和分享
7、建立外部影响力
2、公开你的优秀,晋升业内“大牛”
外部影响力
1、先打造自己的内部影响力
2、发掘自己的核心行业技术优势
3、善于公开分享
4、把握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5、保持谦虚的态度
3、无惧尝新,让外界看到不一样的你
4、你不需要速成,你需要的是专注
5、要想互利,必先对等
6、“长板”不突出,补“短板”有何用
短板定律已经不太适合这个时代,谁都有短板,但是与其花力气补足短板,不如加长加固长板,使长板变成一座“桥”,让自己拥有一整条“河”。
第六章 人际关系:没有人是孤岛
1、关系要经营,不要钻营
2、学会拒绝,你不必去做那个“老好人”
3、积极做事,怕什么高调做人
4、严厉的上司是一把双刃剑
5、越单纯越好,别让关系变得更复杂
6、远离索取型人格,不做“伸手党”
用手机做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刷抖音,刷头条等等,不仅仅是浪费时间,甚至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把这一类型的软件都卸载吧,相信会多出很多时间。
蓝色的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