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林超的认知通识课思维导图
B站UP主所长林超带来的跨学科工具箱,该工具箱包含了22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教你用多个学科的视角思考问题。 这份思维导图是系统论的学习笔记;讲述了工程学的核心思想和五大方法; 一些有趣的思想会在平日里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比如: 1、搬砖思维的好处,以及搬砖的快乐来自哪里 2、怎么将复杂的事情,进行分解,直到找到可执行的抓手 3、怎么运用工程学思维,学习一门新的学科; 4、怎么建立一个量化数学模型 5、OKR管理法进行拆分和量化 6、理解“不可能三角”
编辑于2021-07-24 07:14:44认知和记忆是人类形成智慧的基石;这门课程告诉你怎么做好这个基石,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篇关于寻找投资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维导图,为什么会有景气度?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成本变化,利润变化,同时政策也会有变化,预期变化会导致股价变化。
B站UP主所长林超带来的跨学科工具箱,该工具箱包含了22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教你用多个学科的视角思考问题。 这份思维导图是函数的学习笔记;讲述了函数和我们生活的关联,以及几种重要的函数; 一些有趣的思想会在平日里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比如: 1、拉弗曲线,高特纳曲线,人性曲线,物性曲线,正余弦曲线 2、指数函数,逻辑斯蒂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3、函数的叠加,可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象; 4、各类职业,对应什么函数,有什么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认知和记忆是人类形成智慧的基石;这门课程告诉你怎么做好这个基石,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篇关于寻找投资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维导图,为什么会有景气度?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成本变化,利润变化,同时政策也会有变化,预期变化会导致股价变化。
B站UP主所长林超带来的跨学科工具箱,该工具箱包含了22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教你用多个学科的视角思考问题。 这份思维导图是函数的学习笔记;讲述了函数和我们生活的关联,以及几种重要的函数; 一些有趣的思想会在平日里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比如: 1、拉弗曲线,高特纳曲线,人性曲线,物性曲线,正余弦曲线 2、指数函数,逻辑斯蒂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3、函数的叠加,可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象; 4、各类职业,对应什么函数,有什么特点
林超跨学科通识课目录
01:熵与热力学的重要模型
02:工程学的重要模型
03:系统论的重要模型
04:脑科学的重要模型
05:函数的重要模型
06: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模型
07:生理学的重要模型
08: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模型
09:概率论的重要模型
10:金融学的重要模型
11:营销学的重要模型
12:管理学的重要模型
13:经济学的重要模型
14:心理学的重要模型
15:社会网络学的重要模型
16:人类学的重要模型
17:会计学的重要模型
18:哲学的重要模型
19:历史学的重要模型
20:投资学的重要模型
21:信息论的重要模型
22: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模型
23:语言学的重要模型
《林超认知通识课》(01)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代表状态数
假设有2个容器
容器1装热水
分子活跃,有N种排列状态
N种状态
容器2装冰块
分子排列稳固,仅一种状态
1种状态
熵就是把这个状态数W(1或者n)取自然对数,再乘以一个数k算出来的
忽略掉k和ln,公式变成下面这样
结论:熵和物体存在的状态数成正比,熵代表状态数
熵代表无序性
假设一个无序的房间,里面的家具可以随意摆放
要求宽松 可能的状态数多
无序则熵大
假设一个有序的房间,里面的家具必须按照一定规则摆放:台灯必须摆桌上;椅子必须在桌子底下,沙发必须放中间
要求苛刻 可能的状态数少
有序则熵小
怎么理解状态数
假设从高处随机把一堆砖头丢到地上,更有可能出现下面哪种状况?
当然是右边这种啦
状态数越多,代表更高的可能性
更高的可能性代表更高的熵
更高熵代表更加混乱和无序
熵对生活的启发
如果随波逐流,一个人的人生会变得混乱而不是有序
如果因为催婚而结婚,这段婚姻可能是不幸的而不是幸福的
你想做出点与众不同的成就,更可能遭遇失败而不是成功
这个世界上,混乱才是常态,而有序需要刻意营造
为什么挺直腰可以集中精神?
挺直腰对应更少的状态数
代表更小的熵
代表更有序的状态
更容易集中精神
放松时对应更多的状态数
代表更大的熵
代表更混乱的状态
更容易走神
熵和时间的关系
在封闭系统中,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年久失修,房子会破败
缺乏保养,单车会生锈
如果不去管它,为什么房子和单车不会自己变得越来越新呢
要理解熵和时间的关系,就要了解下面的知识点......
广义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和外界没有任何交换
封闭系统
和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
右图就是个封闭系统
上述封闭系统解释
有个容器一分为二,一边有很多分子,另一边没有分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子平均化
时间推移,封闭系统的熵变大了
以上就解释了,封闭系统中,熵和时间的关系
什么情况下,熵会不断减少
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熵增,那怎么解释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和有序了呢?
一定存在某个特定的系统,可以让熵越来越小
麦克斯韦思想试验
在封闭系统中,增加一个小人
小人做判断,如果分子要从左到右,就阻止;如果分子要从右到左,就放行
系统熵减了!
这个小人做了什么?可以让熵越来越小?
感知+选择
“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大脑中放置这么一个小人
判断我们的念头是什么?
应不应该想它?
大脑变得有序起来
耗散结构
接着说上面这个有小人的系统
小人需要外界输入给他能量,才能感知
小人需要具备逻辑,才能做好选择
能量+信息输入的示意图
耗散结构
定义: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信息和物质,不断排出熵的系统
耗散结构的例子:河流
从上游注入水分子
水分子从高往低走
熵减,带来能量
封闭结构的例子:废旧泳池
年久失修
池水腐败发臭
人体是耗散结构
人体的外循环
人体的输入
求知(信息)
娱乐(能量)
食物(物质)
环境(信息和能量)
人体的输出
排泄物
负能量
负信息
熵
人体的内循环
内循环的输入
正向的成果
负成果
内循环机制
睡眠
运动
思考
活动
内循环的输出
正向的成果
负成果
怎么让人体耗散结构更好地运转?
只关注耗散结构中蓝色部分
接纳红色部分
如果我们经常撒谎,抱怨,乱想,拖延,是因为身体内的熵太多
如果我们不接纳熵,就会自责,自责会阻碍熵的排出
要从源头减少熵
不要在产生熵以后压制它们排出
依靠决心和自责是过不好这一生的
我们需要刻意改变的东西是耗散结构的输入
人体的动态平衡
大脑海马体每天生成700个神经元
皮肤的更新周期是28天
红血球更新周期是4个月
肝脏的更新周期是5个月
骨骼的更新周期是7年
只要肯改变,4~7年就会脱胎换骨
如何打破封闭系统
人经常会被困在封闭系统中
集中营,监狱
一份糟糕的工作
糟糕的家庭关系
中年危机
改变不了封闭系统的格局
但是可以做好感知和选择
使得系统的熵逐渐减少
本节课的启发
选择工作,要看它是否足够开放,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的工作是耗散结构;一眼能望到头的工作是封闭系统,最终会熵增和腐朽
热衷冒险的人,应当多一些安稳和务实的态度;而拥有稳定生活的人,应当多一些追求开放和冒险的精神
再精致的封闭,也会腐烂;再简陋的耗散,也会鲜活
封闭系统
逃避挑战
遇到阻碍就放弃
努力太傻,躺平多好
被批评时本能反击
别人的成功是运气好
多数人都是这2种模式的融合体,两种模式形成自我增强的闭环,直到形成牢固的系统
构建耗散结构的过程是痛苦且反人性的,掌握其他学科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构建耗散结构
本节课完
VS
耗散结构
迎接挑战
办法总比困难多
愿意花精力做到更好
听听有没有道理
别人的成功给我灵感
只要因是对的,得到好结果就是时间的问题
增加世界的不确定性(谣言,胡思乱想)
《林超认知通识课》(02) 系统论
还原论
把整体拆分成局部
聚焦局部,每次解决一个问题
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怎么办?
如果把森林看成树木的集合
树木之间要争夺资源
树木之间相互依存
整体论
把还原论反过来做,就是整体论
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很多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
其实是处于一个更大的系统里面
改变单一问题,还是会被系统拉回来
例如,沮丧-灰心-消极
如果只是解决局部问题
比如靠娱乐麻痹自己
比如打鸡血
只能一次次回到老路上
找到整个系统的杠杆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飞轮模式
能够像飞轮一样不断自我增强自我循环的系统
下图是一些典型的飞轮模式
良性飞轮,事半功倍;恶性飞轮,事倍功半
系统论就是把飞轮背后的机制呈现给人们的学科
什么是系统
把一些东西放在一块,但是它们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不是系统
很多实体,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有运作规律的整体,就是系统
比如身体,学校,公司,国家
四大系统
生物系统
人
动物
植物
生态系统
公司
城市
国家
机械系统
汽车
飞机
手机
社会系统
森林
海洋
地球
系统的三大组件
要素
正要素
正信息
正能量
资产
负要素
负信息
负能量
负债
关系
正关系
加强的关系
负关系
减弱的关系
作用
快作用
慢作用
五种系统现象
系统三大组件的六种情况,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以下5种系统现象
良性循环
正要素+正关系
好的成果促进自信
自信促进更好的行动力
恶性循环
负要素+正关系
不自信促进颓废
颓废促进失眠
贤者时刻
负要素+负关系
过度娱乐产生负罪感
负罪感阻止继续过度娱乐
回归平庸
正要素+负关系
想改变现状就要抛弃过去的成就
过去的成就越好就越难以改变现状
滞后效应
慢作用
快作用是做一件事情立刻得到反馈
慢作用则要过段时间才得到反馈
因果分析法
寻找原因
例:效率低
原因:精力不足
寻找原因的原因
精力不足
原因:新陈代谢不足
原因:容易犯困
不断寻找因果关系
找到其中的循环
循环1:
犯困→喝咖啡→睡眠不足→犯困
循环2:
效率低→没时间→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犯困→精力不足→效率低
找到系统的杠杆解
没有时间,缺乏运动,睡眠不足
解决问题
建立仪式→挤出时间→运动和睡眠
系统的杠杆解
找到系统的杠杆解
杠杆解也叫命门,胜负手,关键变量
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鸟群的飞行轨迹看似混乱
遵循3个简单原则
每只鸟趋向于向身边的鸟靠近
每只鸟趋向于排列整齐
如果离得太近会分离
效率低系统的杠杆解
2个仪式
晨运仪式:早起运动,多套方案
睡前仪式:远离灯光和手机
如何进入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都遵循:
马太效应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只要进入良性循环,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帮你
良性循环怎么凭空建立?
大的良性循环由小的良性循环发展而来
难的良性循环由容易的良性循环发展而来
先建立简单的小循环,比如每天做5个俯卧撑
由小做大,实则是建立了一个兑现承诺的良性循环,它会帮助你建立信任和加大承诺
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包含了贤者时刻和回归平庸
遵循: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你宿舍的室友们都在打游戏;你想好好学习,就很容易被他们拉回来
你想成为部门里业绩最靓的人,就要面临同事疏远和underpay
想要突破自我,就要打破旧圈子,这是一对负关系
不可能三角
人际和谐
回报公平
越变越强
最多只能获得其中2个
越变越强,又想要人际和谐,就要请同事吃饭,肯把钱散出去
越变越强,又不想underpay,必然和同事疏远,成为不同的群体
滞后效应
人生就像用一个延迟响应的热水器洗澡
调节水温延迟反应
一会冷,一会热
吃垃圾食品,抽烟......坏处不会立刻体现
健身效果不会立刻体现
价值投资,不会立刻带来收益
在漫长的等待响应时间里,我们的境遇还存在类似正弦的波动
如果跌破阈值,就会放弃
建立储蓄池,让你可以挨过波动
对财富、精力、感情都适用
流入>流出,才能建立储蓄池
储蓄池帮你挨过低谷期
一个人能长期坚持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靠什么扛过漫长的滞后效应呢?靠的不是毅力和决心,不是打鸡血,而是靠在精神、金钱、情感上未雨绸缪的储蓄池
好系统的特征
适应力
计算机术语里,也叫鲁棒性
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的生存能力
不断承受小伤害,留出时间伤口恢复,不断往复
经常逼迫自己健身,就是在增强肉体的适应力
经常逼自己看深度阅读的书籍,而不是刷抖音,是在增强头脑适应力
做些演讲,接触些陌生人,看个不同类型的电影,都是建立适应力的好方法
自组织
一个系统不依靠外部指令运转
而是按照某种内在规则
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现象
人体就是自组织结构
输入能量 信息 物质 以后,自发运转,排出熵
想提高人体的运作质量,不是靠干预其运作机制,而是靠提高输入质量
层次性
大的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子系统又有孙系统
人体就是层次性结构
人体包含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
各个系统又由器官组成,器官又可以继续分解
封装子系统
把大事情拆分成很多小事情,再进行封装
封装的模块越多,生活中可用的行为模式就越多
例如:谈判高手将所有可能遇到的场景封装成152个模块
例如:写作达人建立了无数的写作卡片,实现了模块化写作
总结
本节课讲了三大组件,五种模型,杠杆解,储蓄池,好系统的三大特征
很多人大脑里面只有一幅画,一旦被破坏就会懊恼
我们不能只有一幅画面,应当拥有整个画廊
本节课完
仪式是一套固定动作组合
比如刷牙洗脸
执行仪式时,不需要思考,惯性会让你完成动作组合
将运动和刷牙洗脸打包到一起,形成仪式
《林超认知通识课》(03) 工程学
工程学的核心
艺术的核心是表达,科学的核心是发现,工程的核心是实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王阳明
工程学的方法
行胜于言
搬砖思维
不喜欢给事物大方向做判断
享受精确地完成,而不是模糊的待定
倾向于抓取确定性更高的东西,不喜欢高不确定性的东西
分解结构
把任何复杂的事拆分成简单模块
简单模块易于操作
一个一个地搞定
量化:
一切事物皆可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获得解决
列清单:
列清单是最高效的工程管理方式
取舍:
工程学的不可能三角:便宜,好,快
遵循不可能三角,取舍是必然的
02怎么分解结构
看全局
了解整体的结构
对结构大致进行分解
找聚焦
在分解的组件中,找到能入手的部分
忽略其他部分,只做聚焦的部分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承受不了的成本
如果没有聚焦,那么分解也就没有了意义
聚焦是工程学的精髓
例如:造火箭
火箭是由N个部分组成的
找出第一个部分,搞定它
找出第二个部分,搞定它
以此类推,资源足够就能造出来
你面对的永远不是长城,而是一块块的砖
例如:造火箭
火箭分解成了15个部分
我们想搞定其中的发动机
发动机还是太复杂
发动机分解成模块,模块分解成零件
这个零件就是我们入手的部分
从想切换到做
找到聚焦,可入手的部分,就能做了
找抓手,爬梯子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怎么学一门新学科
找到该学科经典入门教程
读目录建框架
搞懂概念的含义
搞懂概念之间的联系
定主计划
定周计划,To do list,时间表
开始执行
03如何量化
关键在于思考应该计算什么,而不是计算的结果
只需要用到 加减乘除
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假设(找抓手)
例如:计算长城的重量
可以从假设长城的长度开始
例如:计算塞满房间需要多少个网球
可以从假设房间长宽高开始
推演剩下的变量,写下来,画出来,说出来(爬梯子)
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案例:计算开奶茶店赚不赚钱
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假设
房租,水电,员工
售价
以上4个变量作为抓手,推演剩余变量
按照时间顺序思考
讲故事的形式推演
用加减乘除计算成本与支出
成本收益二分法
投入产出二分法
对一个事情进行分解,不可怕
OKR管理法
缩写: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
意义:工程分解结构+量化
做每一件事都可以分解成三样东西
大目标
关键结果
具体行动
从上到下不断做分解,从左到右不断做量化
善于使用OKR制定目标和行动,将获得超强行动力
04 列清单
很多名人都是清单控
清单是最简单精确的管理方法
清单的好处1:呈现优先级
清单的好处2:让人专注
清单的好处3:利于推敲
清单的好处4:节省脑资源
案例:建筑行业是典型的清单驱动行业
地质条件,土壤成分
结构强度,材料因素
案例:巴菲特的投资
每个投资标的都有清单
坚持做一些看起来简单愚笨,实际上绝对实用的小习惯,坚持一辈子,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复利效应
好的任务计划,必须能同时呈现任务列表和时间列表
建立静态清单,应对不同场景
旅行,投资,工作流程
买房,买车,申请学校
05 取舍
排序,确定优先级
时间有限,资源有限
教你如何取舍:不可能三角
便宜
好
快
在不可能三角中,最多只能获得2个角
比如,想要做的又快又好,就得肯花钱
比如,想要又快又便宜,就不会太好
比如,想要又好又便宜,就得花时间
工程师喜欢选便宜和快,这样更容易实现,和规模化
把便宜和快做到极致,是会产生奇迹的
艺术家喜欢好,艺术的源动力是表达
总结与展望
工程思维是反本能的
详见“人类学”和“脑科学”
工程学思维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它有对立面
详见“复杂性科学”
任何真理的对面,可能也是真理
本节课完
逐层深入,唤醒新脑区
要激活另一个脑区,就要先激活脑区边缘的神经元
如何从想到做
详见“05脑科学”
从激活一个脑区,跨越到激活另一个脑区
怎么培养专注力
详见“05脑科学”
多巴胺型的快乐
先甜后苦
调节肾上腺素产生
更短更兴奋的大快乐
比如抖音,吃到猎物
沉溺于享受成果
内啡肽型的快乐
搬砖的快乐
先苦后甜
受创后产生
更长更持久的小快乐
比如跑步,追逐猎物
对完成任务上瘾
风口思维
重视战略
高不确定性
先找大方向
直接找质变
重视回报
搬砖思维
重视战术
低不确定性
直接开干
量变到质变
重视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