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基础重点内容
根据曾玲娟 李红云主编2022年印刷次结合初级中学教资教育知识重点内容进行整理,方便各位考生理解背诵记忆。
编辑于2024-01-04 14:55:45心理学基础重点内容①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包括)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绪、意志、气质、性格(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可以改变。性格是个性核心成分。)
人格是能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
注意状态;心境、激情状态
灵感状态;信心、决心和犹豫状态
心理状态
心理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世界上第一个心里实验室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反射与反射弧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望梅止渴、看见柠檬流口水
第二信号系统(语词)谈虎色变
见风流泪是人体生理反应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正诱导、负诱导、相互诱导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第一性、心理第二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心理发展的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年龄特征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人身体发育有高峰期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6、7岁:(幼儿阶段)用符号表示外界,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8块>12块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守恒概念、刻板抽象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机制
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过程中形成独特认知结构
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
同化:有机体面对新刺激情景将刺激整合到已有图式认知结构中
平衡: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有机体与环境平衡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微观发生发展、个体、种系、社会历史
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现有发展水平
在已有指导情况下借别人帮助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将要达到水平)
文化——历史发展阶段
支架式教学
语言符号系统至关重要
心理发展观: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重要标志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新异性
客观条件
需要和兴趣
情绪状态
知识经验
主观条件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用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培养间接兴趣
随意后注意
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培养关键在于直接兴趣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对象的特点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个体的知识经验
注意的稳定性(与分散相对)
注意对象的特点
主体的精神状态
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注意的分配
”一心二用”→”一心多用”
在同时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自动化程度
注意的转移
主动及时把注意从一个对象上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好坏在于转移的快慢
中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注意的有意性不断增强,注意的品质不断发展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类型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肤觉、嗅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种类
感受性
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
感觉的适应
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暗适应:阳光直射进入电影院
明适应:从电影院出去
感觉的相互作用
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感受性
感觉后像(效):关灯后眼前还有手机亮
联觉: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知觉
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同一场合,不同人有共同知觉对象,也有不同的
知觉的整体性
自动知觉为完整图形
知觉的理解性
根据斑点图理解成已有认知图形
知觉的恒常性
车站送人不会因为远了就认为小了
记忆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短时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瞬时记忆:0.25——4S,短时记忆:不超过1分钟,有7±2个组块,长时记忆:属于意义编码,超过1分钟,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终身,容量无限大
识记:个体获得知识经验过程
保持:已经获得在人脑巩固
回忆:不在眼前。过去经历
再认:再度经历能认出以前经历过
遗忘的基本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学生识记目的性、积极性
教会学生实际方法
直观形象法
识记材料深度加工
合理地组织复习
复习及时
复习方式多样化
量要适当
形成知识网络
思维
感知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的客观现实进行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反映同一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内在联系
想象的种类
再造想象:读文章想人物形象
创造想象:独立创造无实物(作家构思)
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表征:个体头脑对问题进行信息化加载理解表达
已有的知识经验:老医生、律师
定势:由先前活动而造成一种对活动特殊的心理做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只知道硬币能买东西用没想到还能导电
原型启发:雷达——蝙蝠的定向作用
动机和情绪:始终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解决
人际关系
分类
情绪
心境:微弱的、平静的、持续时间较长、带有弥散性的
激情: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出乎意料紧迫情况下引起急速而高度紧张
情感
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标准对思想行为做出评价
理智感: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欣赏自然景物或文学艺术作品体验到的情感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下)
人格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心理行为各不相同
稳定性:个体人格特征一定程度保持不变
整体性:人格=才智+情绪+价值观+愿望
社会性: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人格的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勤奋感对自卑感(小学)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初中)
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水平差异:70%呆傻弱蠢临界线
智力的类型差异:每个人优劣势不一样
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5-40岁”黄金时期”
气质类型
胆汁质:强 不平衡 兴奋
倾向于勇敢、爽朗,有进取心,但也容易形成粗心冲动的性格
张飞、李逵、鲁智深
多血质:强 平衡 活泼
容易形成机敏、活泼的品质,也可变得不踏实,感情不真挚
王熙凤、贾宝玉
粘液质:弱 平衡 安静
稳重、坚毅、实干品质,也容易形成冷淡、固执、拖拉的缺点
陈景润、爱因斯坦
抑郁质:弱 不平衡 抑郁
容易细心、守纪律、富于幻想等品质,但也易于出现多疑、孤僻、怯懦、自卑等弱点
林黛玉
场依存和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个体依赖自己所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
场独立性:个体依赖自己
沉思与场独立看是否受到外界因素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