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思维导图,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等阶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教学系统设计的产生发展\特点\意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等阶段。//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设计学科,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等特点。//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教学系统设计含义(三种观点)
计划或规划
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
创设与开发
梅瑞尔
设计性科学
帕顿
本书定义
p5
教学设计 ( 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 ID ) 也称教学系统设计 (ISD) ,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以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何克抗)
(定义规定方法\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任务\目的)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育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系统设计
学科性质
桥梁学科\方法论学科\设计理论学科\规定性理论学科
应用层面
课堂为中心
产品(信息化媒体资源)为中心
系统为中心
应用范围
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
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学习理论
考前三个,p16
行为主义对教学设计影响
认知主义对教学设计影响
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影响
连通主义(或关联主义)网络时代
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关系
教学系统设计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同时教学系统设计这门学科的产生也是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反过来也为教学理论的深化提供了条件和科学依据。
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关系
可以利用传播理论来解释教学现象,找出某些教学规律。传播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一大贡献是它的信息传播模式。 p20
系统方法与教学设计关系
系统思维理论和方法对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19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以教为主
ID1、ID2的区分标准是 :ID1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ID2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如何区分两种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设计模式是ID1还是ID2: 1.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式不同: ID1在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时仅考虑学习者的初始(行为)水平,而ID2除了初始水平外还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 。(使用加涅、布鲁纳或奥苏贝尔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对“教学策略的制定”的不同: ID1没有明确具体教学策略,ID2将教学策略具体划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并把重点放在组织策略上。(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瑞格卢斯的教学组织策略最好的首推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ID1
理论基础,模式特点、步骤,与ID2区别
代表模式,肯普、迪克柯瑞
ID2
理论基础,模式特点、步骤,与ID1区别
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
以学为主
ID3
理论基础,模式特点、步骤
ppt,92-93
以学为主的ISD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模式,何克抗、乔纳森CLEs
学教并重
如何提出\理论基础\模式步骤 何克抗
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五个)
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国外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
加涅的“九五矩阵”教学设计理论
丰富阅读
心智成长
瑞格卢斯的细化(精细加工)(ET) 理论 梅瑞尔的成分显示(CDT)及教学处理理论(ITT)
知道,p24
梅瑞尔首先提出了一个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按照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进行两维划分
瑞格卢斯等人的细化理论和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构成了一个完整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学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瑞等人,他们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方法指导非常重要的作用。
史密斯和雷根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历史影响
文学影响
政治影响
经济影响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学习划分\教学策略\学习动机)
学习划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产生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 学习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我国学者为什么提出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或为什么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作为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p39,用自己的话阐述
我国学者分析发现,如果将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的学习、先行组织者和动机理论)作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我国学者认为该理论是最好的);将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的理论作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做到“学”与“教”并重,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可以发挥两者的长处,屏弃其所短。这样结合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指导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