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维
思维的含义是什么?该导图将带领您学习其概念、推理、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表象、想象、决策等内容,可参考学习。
编辑于2021-07-26 18:21:16思维
一、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
1.语言、表象或动作;客观事件间接的、概括的;认识的高级形式;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所有特征的前提;概括(归纳)
2.间接性:间接认识(演绎)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已有知识经验;更新改组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
(1)直观动作思维(实践思维):实际操作;3岁前
(2)形象思维:头脑中的具体形象;3到6岁
(3)逻辑思维:理论性质的任务;概念、理论知识解决问题;6岁之后
2.根据解决问题时凭借的知识性质分
(1)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3.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分
(1)直觉思维:语感
(2)分析思维:上下文
4.根据思维的方向分
(1)辐合思维: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沿不同方向思考;创造性思维;头脑风暴
5.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分
(1)常规性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四)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最基本形式
2.比较与分类
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二、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本质特征认识
1.内涵:本质属性
2.外延:属于概念的物体
(二)概念的种类
1.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分
(1)具体概念:事物的现状
(2)抽象概念:内在、本质属性
2.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
(1)合取概念:交、且
(2)析取概念:并、或
(3)关系概念:反义词
3.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分
(1)自然概念
(2)人工概念:布鲁纳实验室
4.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分
(1)前科学概念:日常生活经验
(2)科学概念:书上既定定义
(三)概念的结构
1.概念结构的含义
由什么成分组成;关系如何
2.概念结构的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结点;上下级关系
(2)扩散激活模型:柯林斯;语义联系强度;语义相似性(语义启动效应)
(3)特征表理论:波纳;定义性特征;特异性特征;解释人工概念
(4)原型模型理论:茹什;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
(四)概念的形成
1.概念形成的含义
个体掌握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2.概念形成的阶段
(1)抽象化
(2)类化
(3)辨别
3.概念形成的理论
(1)共同要素说:赫尔;共同属性;作出反应的过程;人工概念
(2)假设检验说:布鲁纳;人工概念
(3)样例学习说:茹什;样例学习;自然概念
(4)内隐学习说:里伯;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
4.概念形成的策略(布鲁纳提出)
(1)保守性聚焦:一次一个属性
(2)冒险性聚焦:多个属性
(3)同时性扫描:多个部分假设
(4)继时性扫描:一次只检验一种假设
(五)概念的掌握
1.概念掌握的含义
掌握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2.学习模式
(1)类属学习:新概念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学习
(2)总括学习:若干从属概念;上位概念
(3)并列结合学习:新知识与原有观念概括层次相同
3.影响因素
(1)学习材料
(2)学习者自身因素
(3)下定义
(4)科学概念的理解
三、推理
(一)推理的含义
具体事物现象归纳一般规律(归纳推理);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演绎推理)
(二)推理的种类
1.归纳推理:特殊性到普遍性
2.演绎推理:普遍性到特殊性
(1)三段论推理(包含关系)
a.气氛效应:伍德沃斯
b.换位理论:错误解释前提
c.心理模型理论:前提信息加工不充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d.知识经验
(2)线性推理(关系推理):可传递性
(3)条件推理:条件性命题推理:证实倾向
3.类比推理
四、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情景引起;一定目标;认知活动技能;一系列思维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空间搜索;问题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通路。纽威尔和西蒙;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二)问题的种类
1.知识贫乏性问题和知识丰富性问题
2.界定清晰问题和界定模糊问题(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3.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4.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是否具有对手)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关键阶段)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
(四)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一一尝试
2.启发式策略:少量搜索
(1)手段—目的分析:目标状态分成子目标;可以暂时远离目标
(2)逆向搜索:目标状态到初始状态
(3)爬山法:逐步降低距离;不能远离目标;易把较佳方案当成最好方案
(4)选择性搜索:根据已知信息找突破口
(5)类比迁移策略:解决先前问题的方法用到新问题上;解决不熟悉问题主要策略
(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解决问题的策略
2.知识的表征方式
3.定势的作用(一般是正面)
4.功能固着(负面作用)
5.动机
6.情绪
7.人际关系
8.知识经验
9.原型启发
五、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里过程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数量(多)
2.变通性:范围(广)
3.独特性:独特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华莱士)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有潜意识参与
3.豁朗阶段
4.验证阶段
(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酝酿
2.非智力因素:远距离联想;坚韧性、意志力、自信心、责任感
3.环境
六、表象
(一)表象的含义
不再面前,头脑出现的形象
遗觉象:儿童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形象性
2.概括性:保留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谢帕德和库伯,“心理旋转”实验
(三)表象的种类
1.根据产生表象的感觉通道分
(1)视觉表象
(2)听觉表象
(3)运动表象
2.根据表象的创造程度分
(1)记忆表象:客观事物
(2)想象表象:加工改造的新形象
3.根据表象形成的概括程度
(1)个别表象
(2)一般表象
(四)表象理论
1.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
(1)表象系统
(2)语言符号系统
2.科斯林的表象计算理论
(1)表象主要因素
a.表层表征
b.深层表征
i 本义表征(位置)
ii 命题表征(解释客体)
(2)表征生成表象的过程
a.图示过程:深层本义表征转为视觉短时记忆表象
b.发现过程:搜索
c.放置过程:正确位置
d.表象过程:协调
七、想象
(一)想象的含义
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工,形成新形象
(二)想象的综合过程
1.粘合
2.夸张(强调)
3.典型化
4.联想
(三)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梦
2.有意想象:预定目的,自觉进行
(1)创造想象
(2)再造想象
(3)幻想
(四)想象的功能
1.预见作用
2.补充作用
3.替代作用
4.调节作用
八、决策
(一)决策的含义
备选方案中选择的过程
(二)决策的分类
1.确定性决策
2.风险决策
(三)决策的理性观
1.古典决策理论: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经济人假设”
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
(1)含义:目标探索到最后选择
(2)前提:“有限理性”
(3)原则:满意性原则
(4)方法:启发法
(5)影响因素
a.时间、精力等其他资源有限性制约
b.决策时效问题
c.决策后果
(四)决策过程的研究
1.期望效用理论: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
2.前景理论:卡尼曼;获得,“风险规避”;损失,“风险偏好”
(1)代表性启发/表征性启发: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程度
(2)易得性启发/可用性启发:获得难易程度
(3)锚定和调整启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