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 第八章 意志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 第八章 意志的思维导图,意志的含义: 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 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编辑于2024-01-13 15:55:13意志
意志概述
意志的含义
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
但是,并非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只有预先确定目的,由目的所支配、调节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
意志对行为的调节的作用
发动
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须的行动
抑制
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相互统一
意志的特征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意志行动是在反应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根据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
意志行动依存于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随意行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随意运动含义
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
人们掌握随意运动的程度越高,意志行动越容易实现
意志活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衡量标准
困难
外部困难
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
藐视困难和克服困难是锻炼人的意志的途径
政治上、气候上、工作上的条件的障碍或对某种活动要求太高,以及受到他人的讽刺打击等外在条件的障碍
内部困难
消极的情绪、犹豫不决的态度、懒惰的性格、没有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知识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身体不佳或对采取的决定产生怀疑等主体态度
意志与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与认识的关系
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意志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意志的生理机制
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揭示
意志过程也是脑的机能
巴甫洛夫的研究证明,意志行动是通过一系列随意运动来实现的,大脑皮层的运动分析器对随意运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感受和分析来自运动器官的神经冲动,并调节运动器官的活动
运动分析器的皮层部分的两种细胞
随意运动是在这两种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结果
运动感觉细胞(动觉细胞)
躯体感觉区
以感觉为主,运动为辅
主要任务
感受来自运动器官的冲动
运动细胞(效应细胞)
躯体运动区
以运动为主,感觉为辅
主要任务
调节运动器官的运动
随意运动
由感觉和效应过程所组成的复杂的机能系统
每一个动作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效应器的返回传入
巴甫洛夫指出,词语是全部随意运动的高级调节者,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大脑额叶是形成意志目的并保证贯彻执行的器官
儿童额叶的发育比大脑其他各叶发育成熟的时间晚,所以学前儿童的言语系统的机能较弱,自觉性和意志力也比较差
皮层顶额叶保证着运动的空间定向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动机冲突
意志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但由动机过渡到行动的过程可能是不同的
简单的意志行动
行动的目的是单一的、明确的,通过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就能实现
动机几乎是直接过渡到行动的
较复杂的意志行动
人的动机往往非常复杂,在许多场合,人同时发生引向不同行为的几种动机
几种动机彼此不相矛盾
不发生动机冲突,由动机过渡到行动不发生内部障碍
几种动机彼此对立/只能在同一时刻实现
发生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的过程是对各种动机权衡轻重、评定其社会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相互矛盾的动机都不是很强烈,而且不论做出何种选择对人都没有什么原则性意义
较强的动机通常战胜较弱的动机
相互矛盾的动机都很强烈,而且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对人有原则性意义
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做出决定
确定行动目的
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
选择职业时,几种不同职业间的冲突,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
不同的目的越是具有同等重要性,人对于每种目的所报的态度越是接近,选择的困难就越大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
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
每一个目标既有其积极的特征,又有其消极的特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既使人喜欢,同时又使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
例子:利用休假旅游,还是加班取得加倍工资
选择行为的方式和方法
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影响一个人作出某种决定的因素
预测由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某种行为有多大的有效性
一个人当时的期望
外界环境的诱因价值
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
作出意志行动的决定也会反复
通过意志努力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实现所作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在复杂的意志行动中,为了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必须有达到目的所必要的计划
人在实现决定的过程中,往往会遭受挫折或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意志力通常就表现在如何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上
实现所作出的重大决定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有时还需改变原先的决定,根据新的决定采取行动
意志不仅表现在善于坚持贯彻既定的决定上,也表现在善于在必要的时候果断地放弃原来不符合客观情况的决定
在实现决定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责任感和义务感,荣誉感也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
动机及其激发
区分动因与动机
动因
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做这件事的原因
动机
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契机
例子
你肚子饿想马上吃饭,刚好前面有个符合你个人要求的餐厅,所以造成你现在在这个餐厅吃饭的动因是肚子饿,所以造成你现在在这个餐厅吃饭的动机则是这个餐厅。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
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
动机强度太低,会影响行动的效率
动机强度太高,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活动效率降低
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越简单的任务,动机的最佳水平越高
内部动力与外部奖励
内部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行为特征
即使达到了目标,个体也还能保持自我能力感,动机水平并不下降
由内部动机所激起的行为是指不接受任何一种外部奖励的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
内部动机是由一个人发挥内在才能的需要,以及自我决定地对付环境的需要所激起的
外部动机
为了获得外部奖励(金钱、纪念品等)所激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实际情景中突出对个体的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例子
如果因事先告知可得到奖励而去参加某种活动,一旦不给予奖励,人们就会不参加这种活动
如果一个人作出了成绩,为肯定其能力或品质而给予奖励,则能激起他再次作出这种良好的行为
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能使人积极地奔向目标,持续作用的时间也更长
归因理论和动机的激发
归因
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归因理论
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
韦纳的归因分类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能力
任务的难度
不稳定的
努力
受意志控制
激发学生动机时
让他们感到努力不够
让他们感到努力有效
运气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
自觉性
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果断性
果断性必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以大胆勇敢和深思熟虑为条件
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品质
坚韧性
指个体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能勇往直前,顽强地克服达到目的过程中重重困难等方面的品质
自制力
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方面的品质
意志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教育的影响下养成的
如何培养?
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内部动机是一种积极的动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