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1782~1852)创新的,他不仅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还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原称恩物,意为神恩赐儿童的玩具)
他著有《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园书信集》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他主张让儿童尽可能多在户外活动,在教育中不应责罚儿童,也不要过多的约束儿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1823~1870)认为教育要考虑每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游戏的性质和内容受社会环境和儿童的影响,应重视向学前儿童进行认识大自然的教育以及美育和德育等
心理学家霍尔(1846~1924)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认为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天生不可改变的。
教育家杜威(859~1952)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生活与儿童实际生活打成一片。
霍尔与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
她在1909年写出《蒙台梭利教学法》此外还著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
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1871~1932)提出“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
19世纪中叶以后,在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1858~1927)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系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20世纪初期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以及社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陈鹤琴(1892~1982)《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陶行知(1891-1946)陶行知与张宗麟合著的《幼稚园教育论文集》
张雪门(1891-1974)《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