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让人成为人(第三部分 人文学主题7-自由)
这本书有别于一般的人文学科读物,不仅关注人文艺术,比如文学、音乐、表演等等,还聚焦永恒的哲学主题,比如道德、幸福、自由。希望读完这本书,真能像扉页所写的:在阅读这些文字的路上,遇见自己…
编辑于2024-01-14 23:10:28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第三部分 人文学主题
第十六章 自由
总论
人文主义者认为自由对如何成为人至关重要
创造和享受他人创造的自由
思考和倾听他人想法的自由(无论同意与否)
检视自己的选择,然后决定最明智的行动方针的自由
本章探讨的核心问题
意志是否真正是自由的
如果不是,那么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个体意味着什么?
纵观整个现代历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保证自由的最佳方式
但过去几十年里出现越来越强有力的争论并提出截然不同的主张
教育首先应该通往好工作
定义
决定论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前因,因而自由意志不可能存在
一种哲学思想
早期的自由观
古希腊
发展了民主的概念
并将民主国家的模式传之后世
公民可以自由的思考、质疑和发声
但自由公民只占希腊成年人口的5%左右
其余的奴隶和妇女则通常被认为是不理智和不负责任的,不足以做任何政治决定
古罗马
也剥夺了大部分人民的自由,让成千上万的人沦为奴隶
宗教和自由意志
对大多数主要宗教来说,一个核心问题是
人类的行动是自由进行的,还是上帝创造的总体命运安排的一部分?
基督教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自由的复杂性中挣扎
圣奥古斯丁
上帝拥有预知,但并不意味着人类不需要为自己的罪负责
在神的层面上没有自由意志,但在人类层面有
印度教
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奥古斯丁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他们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由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形象创造并掌控
关键就是要认识到掌控一切的梵
伊斯兰教
教徒也可以自由的选择
或者遵循安拉的指引
或者选择误入歧途
自由的做什么?
即使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完全的自由也是不可能的
威廉·布莱克
坚信个人权利
将自由意志等同于自然权利
《天真的预言》
决定论
产生于18世纪的哲学革命
由科学引发
尤其受到每一种结果必有其原因的观点的影响
严格的决定论者认为
生活中存在太多限制,人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自由选择
政治决定论
当权者对个人施加的限制会成为个人选择和行动自由的障碍
当人们行动自由被严重限制后,思想自由也几乎不再可能
电影
《华人之梦》
阿扎尔·纳菲西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制度决定论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革命,即使是暴力,也是剥削的真正替代品
往往可能是应对剥削的唯一手段
人类的自然状态
反对制度基于这样一种假设
在自然状态(一个备受争议的说法)中,人类是正直、驯服、道德和仁慈的
只有当受到因不服从行为而受罚的威胁时,尤其是出于正义而反抗时,人们才会变得心怀怨恨、好斗和暴力
《社会契约论》
无限制的自由并不能保障每个人的权力
保障人权的唯一方法是每个公民将部分权利让渡给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机构
社会契约式制度决定论的基石
经济决定论
20世纪有两种主要的经济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卡尔·马克思
深刻影响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及随后社会主义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传播
直至今天仍按继续影响着经济理论
真正掌控一切的,既不是自然,也不是人,而是金钱
人的行为、希望、抱负和职业选择都是尤其所处的社会阶级决定的
经济决定论必然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掌握所有生产资料的富裕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劳动人民
对不公平的财富分配感到愤怒
团结起来为自己夺取生产资料
苏联的共产主义实践
共产主义
一个建立在无阶级社会思想基础上的社会制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旗帜
弗拉基米尔·列宁
重新定义了马克思主义
确立了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私人财产收归国有
私营经济几乎不复存在
欧洲大部分地区现在主张的社会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不那么僵化的解释
将人民的福利直接交到国家手中
个人可以自愿选择职业、赚取工资
需要缴纳高额税款
确保人人能享受免费教育、育儿假、医疗保险和法定休假等福利
资本主义
亚当·斯密
资本主义才是人类生活的自然驱动力
人性本贪
确保自由市场体系运转
相同点
共同基本假设
以经济需求为主导
缺陷
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源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经济与做人
经济常常主宰人们的生活
承认经济对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并不意味着立刻就成为了一个粗俗的唯物主义者
重要的是要始终认识到人类行为的根源
性格即命运
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都深以为然
行为主义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行为主义奠基人之一
人之为人,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做
人自降生后的所作所为,皆是由一系列奖惩机制决定的
当没有明显的压迫时,人们就会想象自己是自由的
《超越自由与尊严》
人之所以坚持“自由”的概念
如果自己不是永远不可能是自由的,人的尊严就会丧失
一个理想的社会可以被设计出来
基因决定论
社会生物学
不存在自由意志
从基因投资角度研究人类行为
基本假设
人的所作所为都是由基因品系驱动的
基因决定了人是什么进而又决定了人代表什么
人没有其他选择
两人之间的爱情是一个基因问题
决定与伴侣结婚生子是为了延续血统进行的基因投资
人对基因繁殖的感受决定了人会如何处理亲密关系
至此
传统的爱的定义被取代了
重新定义利他主义或者自我牺牲
定义
意志自由
在两者之间做选择的能力
制度决定论
让-雅克·卢梭坚持的主张
认为意志受到法律、教育和宗教力量的限制
这些限制都是必须的,因为少数人天生邪恶
需要政府的控制来保护人们不受他人的伤害
经济决定论
主张人的行为是由对金钱的需求所控制的
卡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别名
资产阶级
在马克思主义中指富裕的上层阶级
辩证法
正题、反题和最终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合题
黑格尔的哲学方法
卡尔·马克思用之描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以及无阶级社会的最终综合
行为主义
认为人之为人即是人之所作所为,而人的所作所为又是由奖惩强化机制决定的
一种哲学思想
一个心理学流派
DNA
脱氧核糖核酸缩写
存在于几乎所有生命体中的一种遗传物质
储藏着遗传信息,遍布全身
先天与后天
关于个人性格是受DNA的影响更多还是受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影响更多的争论
自由意志
悲观主义者的自由意志观
叔本华
站在镜子前面观察你自己
想一下你想举起你的左臂
然后举起你的左臂
利己的自由意志
意志实际上就是生存的意志
意志驱使人去做那些自认为利己的事情
那些能确保自己生存下去的事情
通常这些事情都是全然的恶
后悔和解脱是自由意志的标志
威廉·詹姆斯
回顾了欧洲哲学家提出的纯粹决定论
断定其是全然错误的
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
非决定论
把世界描述为随机事件的集合
人类通常是优柔寡断和不可预测的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有两面
正确的行动
人为此感到欣慰
错误的行动
人为此感到后悔
精神分析与自由意志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法
旨在帮助人们获得心理健康
基本假设
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痛苦往事会导致一些人做奇怪的梦、说奇怪的话甚至做出难以理解的举动
他们的生活会被先在的潜意识所控制
有时是一些难以面对的内疚情绪
更多时候是本我的欲望
自我
日神式的理性意识
本我
酒神式的本性
包含性驱力和攻击驱力
超我
由家庭、教育、宗教、法律和他人的观点强加于个人身上的价值观
一种支配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内心声音
意志可以违背这个声音
违背这个声音的人可能倍感内疚
人可以不考虑内疚感
但否认他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目的
揭示导致神经官能症(即无序行为)的隐秘自我,引导患者过上由自我所主导的生活
当代思想中的弗洛伊德
对弗洛伊德看法的改变,其中一个原因是超我的作用在今天不再那么明显
弗洛伊德、自由意志与人文学
绿巨人
全然的本我
X教授
全然的自我
蝙蝠侠
遭受精神创伤的人物形象
《谍影重重》
人们害怕面对的是什么
因为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无数电影和书籍的关注点从“谁干的”变成“为什么这么做”
定义
非决定论
威廉·詹姆斯阐发的哲学思想
主张所有的事情都是随机发生的,没有明确的前因
因此人有做出选择的自由意志
精神分析
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明的技术
通过检视病人的梦境和自由联想模式来诊断其神经质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原因
心理治疗
针对精神和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
存在主义
对自由的重新定义
萌芽于19世纪中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生根
宗教存在主义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
第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
宗教是自愿接受的心理现实,而不是要求人们接受的显白真理
《恐惧与颤抖》
20世纪的宗教存在主义
马丁·布伯
定义人拥有的两种关系
“我与它”
人与客体和具体现实事件的客观关系
这里不存在上帝,只有具体的生存时刻
“它”
必须被定义
必须被证明为某个具体的现实
否则就不存在“我与它”的关系
“我与你”
代表人与上帝关系的桥梁
“你”不是被定义,而是被称述
世俗存在主义
基本观点
人所能确定的只有自己的存在(生存)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让-保罗·萨特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上帝决然不存在,故而人具有自我定义的权利
反对那种上帝因人的心理需要而存在的观点
在内心深处,人必定知道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人性
个人必须致力于发展一种可以被定义为人的本质
善意
对他者强烈而清晰的道德责任感
只有自然现象和人造物从一开始就具有本质
人能够具有理性的能力,并且能通过经验发展出这种能力
“注定的自由”
每个人在明确自己的本质之后,都必须为之负责
没有人可以免除道德责任
真正的自由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真正的人是那些自己定义自己的人
他们坚持这个定义,甘愿接受任何赞扬与责备
西蒙·德·波伏娃
萨特的终身伴侣
女性主义作家
始终关注女性创造自己本质的问题
大声疾呼女性要大胆创造全新的自己
坚持
摒弃男性规则
摒弃男性强加给女性的本质
《第二性》
探讨女性在历史上被持续贬低的各种原因
确立了女性与其身体的独特关联,是女性更容易受到男性的奴役
从生物学上的“母性”问题到私有财产的经济理论
直接导致女性作为财产的法律地位
阿尔贝·加缪
最具诗意、最引人瞩目的一位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荒谬的推理》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荒谬的人》
《西西弗的神话》
结论
理性根本不在宇宙中,只在人的心灵之中
理性引导人
生活是荒谬的,毫无意义
智性试图理解现实,但最终发觉这项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存在先于本质
定义
信仰的飞跃
克尔凯郭尔提出的说法
宗教信仰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但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必须绕过理智,因此永远也无法确定其选择正确与否
存在主义
一种具有宗教或世俗基础的哲学
主张人能够自由创造自己的本质
有限的自由
佛教与自由
选择自由
理解自由的限度
只有当人对自己的选择加以限制时,自由才能实现
超越自我是一种自然权利
没有失败的锋线,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定义
通识
古希腊
指那些保证个人参与公民生活的技艺
包括修辞、逻辑和语法
后来指相应的人文学
包括文学、语言、历史、艺术史和艺术鉴赏、音乐史和音乐鉴赏、哲学、数学和科学
定义
社会生物学
一种社会学思想
认为人的行为可以从基因投资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繁殖自身基因的欲望
通过两性关系直接繁殖
通过满足生理、社会或经济的需要间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