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1一建公路实务交通工程
结合环球网校资料,自己归纳总结的资料,内容全面细致,归纳了公路务实中,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法规及标准、施工管理等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1-07-27 17:52:52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一、 交通安全设施的构成: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设施、隔离栅、轮廓标、防眩设施、桥梁护网、里程标、百米标、公路界碑等
二、 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与构成
1. 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形状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起到提示、诱导、指示等作用,使道路使用者安全、快捷到达目的地,促进交通畅通。
它主要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等主标志以及附设在主标志下的辅助标志。
2. 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有关道路交通的规则、警告和指引交通。它是由施划或安装于道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立面标记、实体标记、突起路标等构成的。
3. 防撞设施:主要包括护栏、防撞桶等
(1) 护栏的主要作用
1||| 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
2||| 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
3||| 诱导视线的作用
(2) 防撞桶的主要作用
1||| 警示和缓冲击作用
2||| 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
3||| 诱导视线的作用。
4. 隔离栅:隔离栅的主要作用是将公路用地隔离出来,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的设施,同时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和畜等与公路分离,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
5. 轮廓标: 轮廓标的主要作用是在夜间通过对车灯光的反射,使司机能够了解前方道路的线形及走向,使其提前做好准备。轮廓标的结构主要包括附着式、柱式等
6. 防眩设施: 防眩设施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对向车辆前照灯造成的眩目影响,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防眩设施分为人造防眩设施和绿化防眩设施,人造防眩设施主要包括防眩板、防眩网等结构形式
7. 桥梁护网: 用于防止杂物落在桥梁下方的道路行车道上,保证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
8. 里程标(碑)、百米标(桩)和公路界碑: 主要作用是标识出道路里程和公路用地界限
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安装
一、 标志的施工技术要求
1. 在开始加工标志板前,对设计图纸进行复核
2. 在浇筑标志基础前,对标志的设置位置逐个进行核对
3. 在加工标志的支撑结构时,应保证钻孔、焊接等加工在钢材镀锌之前完成
4. 在架设标志时,标志面板与车流方向所成角度应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不允许出现过渡偏转或后仰的现象
二、 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的施工技术要求
在标线工程正式开工前应进行实地试划试验。在正式划标线前,应首先清理路面,保证路面表面清洁干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使用划线车进行划线。在进行划线时,应通过划线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好标线厚度。喷涂施工应在白天进行,雨天、风天、温度低于10°C时应暂时停止施工。喷涂标线时,应用交通安全措施,设置适当警告标志,阻正车辆及行人在作业区内通行,防止将涂料带出或形成车辙,直至标线充分干燥。
在进行突起路标施工时,首先将设置位置的路面清洁干净,然后将环氧树脂均匀涂覆于突起路标的底部,涂覆厚度约为8mm,最后将突起路标压在路面的正确位置上,在环氧树脂凝固前对突起路标不得扰动。突起路标设置高度,顶部不得高出路面25mm
在安装轮廓标时,所有轮廓标的设置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同一类型的轮廓标安装高度应一致
三、 护栏的施工技术要求
1. 波形梁护栏: 在进行波形梁护栏施I之前,应以桥梁、涵洞、通道、立体交叉、分隔带开口及人孔处等为控制点,进行立柱定位放样。
2. 混凝土护栏: 预制混凝士护栏块使用的模板,应采用钢模板。混凝土护栏的安装应从一端逐步向前推进。每节护栏构件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间断。
四、 隔离栅、桥梁护网、公路界碑的施工技术要求
隔离栅宜在路基工程完成后尽早实施。隔离栅立柱的埋设应分段进行,先埋设两端的立柱,然后拉线埋设中间立柱。立柱纵向应在一条直线 上,不得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柱顶应平顺,不得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安装隔离栅网片时,应从立柱端部开始安装。
五、 防眩设施的施 工安装要求
防眩板在施工前,应确定控制点(如桥梁),在控制点之间测距定位、放样。在进行防眩设施施工时,首先要保证遮光角和防眩高度的要求,防眩板的间距必须符合图纸的规定。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一、 监控系统的管理体制
省域内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设一个省级监控中心,在一条路段的管理公司内设一个路段监控分中心,对本路的交通监控设施直接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地区和建设资金来源的不同,管理范围一般在50的200km 之间;在路监控分中心下可以设几个基层监控单元(包括隧道或桥梁管理站、监控所等),对特长隧道、特大桥或一定范围内的交通监控设施进行管理,构成三级管理架构
二、 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
监控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九个子系统:交通信号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调度(指令)电话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隧道通风控制子系统、隧道照明控制子系统、电力监控子系统、隧道紧急电话子系统、隧道广播子系统;其中交通信号监控、调度电话、火灾自动报警、隧道紧急电话、隧道广播为独立的子系统。
三、 监控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 交通(信号)监控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 功能:交通信号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主要系统
(2) 构成:一条路的交通信号监控系统通常由监控分中心和监控节点(若有的话)的计算机系统、外场设备以及传输通道等组成。
2. 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 火灾报警系统由人工和自动报警两个系统合成
(2) 人工手动报警系统通常是在隧道内每50m间距的消防洞处设一个手动报警按钮(每个按钮带地址编码),由传输通道将其连接到监控分中心(监控所)的火灾报警控制器
3. 隧道通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隧道通风设施是用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强行送入隧道,稀释污染物质并将其排出隧道,使隧道内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提高能见度,保证行车安全。 通风控制系统是根据一氧化碳/透过率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数据等控制风机的运转进行通风。
4. 隧道照明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亮度差,保证行车安全;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
监控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 设备安装通用要求
1. 设备开箱检查必须由业主、承包方和监理共同参加
2. .检查时要对其外观、型号、规格、数量、备品、备件等随机资料等做好详细记录,并签字认可。
3. 设备安装前要划线定位,核对地面水平,保持防静电地板的完好性
4. 设备应按设计位置水平排列,方向正确,位置合理
5. 室内布缆、布线,一般均在防静电地板下平行排列,不能交叉排列,每隔0. 5~1.0m绑扎一处,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应分槽布设
6. 对有静电要求的设备开箱检查、安装、插接件的插拔,必须穿防静电服或带防护腕,机架地线必须连接良好
7. 焊接严禁使用带腐蚀剂焊剂
8. 本机调试应先进行通电试验,然后测试相关的各项技术指标及调试软件
二、 主要外场设备基础安装要求: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础一般采用C25号混凝土现场浇筑,内部配钢筋,项面一般应预埋钢地脚螺栓;基础的接地电阻必须≤4Ω,防雷接地电阻必须≤10Ω
收费系统
收费系统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一、 收费方式
1. 不停车电子收费(ETC) 系统:车辆在不停车状态下自动完成分段计费和收费
2. 人工收费(MTC) 的车辆:实现“分段计费、出口收费”
二、 收费系统的主要构成
1. 部联网中心
2. 省联网中心
3. 区域/路段中心
4. ETC门架系统
5. 收费站系统
6. 收费站入口与出口车道系统
三、 区域/路段中心收费系统的其他子系统
1. 收费视频监视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功能:
(1) 实时监视收费车道、收费亭、收费站监控室、金库等的工作情况,保证收费员和金库的安全;实时监视收费广场交通状况,便于收费时的交通管理
(2) 实时监视收费车道通过车辆的类型、车牌号,通行卡的发放、收回,收费员操作及收费过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收费员发生差错、漏收、逃费、贪污等现象
(3) 选择与控制功能
(4) 视频图像监视功能
(5) 具存视频图像进行录像、检索、回放功能
(6) 与监控系统结合具有视频阍像配置及管理功能
(7) 与监控系统结合具有多级联网视频监控功能
2. 内部对讲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功能:
(1) 为收费站与收费亭间提供直接语音通道,便于收费站的监控员与收费亭内收费员之间的业务对话
(2) 对讲主机可群呼、组呼、单呼分机
(3) 收费站监控员可对每个收费亭进行监听
3. 安全报警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功能:
收费员在遇到人身、金钱安全威胁等紧急情况下向收费站监控室发出报警信息,请求救援帮助
4. 电源 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功能:
为收费各设备提供电力供应,保证收费系统正常工作
5. 称重及超限检测系统的功能与构成功能
1. 防止超重及超限车辆对高速公路的破坏,保护道路,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2. 净化货物运输市场,维护守法者的利益
3. 减少高速公路的维修保养费用
4.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5. 自动存储一个月的图像与数据,具备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存储、显示、查询、导出和运行日志记录等功能,人为无法删除
6. 及时将超限检测车辆图像及数据传输至收费站、省联网中心系统,数据具有唯一性和完整性,通信传输失败时有重新传输功能
7. 系统有故障自检测功能,及时传送系统状态
6.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1. 功能
(1) 防止不同车辆之间的换卡
(2) 防止通行卡流失
(3) 防止收费员利用车种或降档车型进行营私舞弊
(4) 自动放行,提高通行能力,减少通行卡的投资。对于免费车和月票车,通过车牌号和数据库中免费车和月票车库的比较,可实现公务车、军警车、特殊车、月票车的不发卡向动放行。
(5) 稽查黑名单。通过车牌号和黑名单库比较,可发现各类黑名单车
(6) 车辆管理统计。可实现某一辆车、 某单位车、某地区车的通行情况分类统计
(7) 辅助车型分类。通过车牌号对应出车的车型,可对收费员的分型进行核查
2. 构成
车牌自动识别装置由车辆检测器、摄像机、辅助光源、图像采集卡、车牌识别处理器和软件组成。
收费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1. 车道计算机系统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1) 车道内埋设抓拍和计数线圈的位置应为素混凝土板块,并保证没有板块接缝
(2) ETC车道系统中,固定安装方式的RSE (路侧设备) 支持户外安装,可采用路侧或者项挂方式,宜采用顶挂安装方式,且吊装在车道正中,挂装高度不低于5. 5m,通信区域宽度应可调整在3. 3m 范围内。ETC车道前方500m处应设置预告标志和路面标记。
(3) 计重称台应埋设在-一个板块的中心,不得设置在混凝土板块接缝处;所有连接线缆均应穿管
2. 收费视频监视系统的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车道至收费站内的传输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3. ETC门架系统的设备施工技术要求
(1) ETC门架系统由上、下行双方向门架组成,上、下行双方向门架宜背向错开布置,距离宜小于30n, 同时距离不宜过远
(2) 省界ETC门架系统,上、下行方向可设置两个门架,同向两个门架最小间距应不小于500m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 光、电缆线路施工要求
1. 管道光、电缆的敷设
(1) 敷设管道光、电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2) 子管敷设
1||| 子管采用材质合适的塑料管材
2||| 在孔径≥90mm的标准管道内,应一次穿放数量不小于3孔的子管
3||| 子管在两人(手)孔间的管道段应无接头
(3) 光、电缆敷设
1||| 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在一般情况 下不宜超过2000KN。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80%
2||| 敷设管道光、电缆时应以石蜡油、滑石粉等作为润滑剂,严禁使用有机油脂
3||| 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 以工方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 次牵引长度一 般不大于1000m
5||| 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
6||| 敷设后的光、电缆应紧靠人孔壁,并以扎带绑扎于搁架上,留适当余量避免光、电缆绷得太紧,光缆在人孔内的部分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保护
2. 光、电缆接续和电缆成端
(1) 光缆接续: 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接续完成并测试合格后立即做增强保护措施。增强保护方法采用热可缩管法、套管法和V型槽法
(2) 光缆接头
1||| 光缆接头套管(盒)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套管的封装按工艺要求进行;接头套管内装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若采用热可缩套管,加热应均匀,热缩完毕原地冷却后才能搬动,热缩后外形美观, 无烧焦等不良状况;封装完毕,测试检查接头损耗并做记录
2||| 管道光缆接头安装在人孔正上方的光缆接头盒托架上,接头余缆紧贴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0”型圈,并用扎线固定。“0”型圈的曲率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
(3) 电缆成端
1||| 进局电缆在托架上应排放整齐,不重叠,不交叉,不上下穿越或蛇行
2||| 成端电缆接头的芯线接续,应按一字形接续
3||| 配线架成端电缆必须单条依次出线,严禁-条以上的成端电缆在同一-位置上同时出线,或齐头并进交错出线
二、 通信设备的安装要求
1. 布放电缆
(1) 设备电缆与电源线分开布设,同轴射频线缆单独布设
(2)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
2. 覆设电源线
(1) 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设,电源、信号、用户电缆应分离布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2) 电源线必须用整段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
(3) 采用胶皮绝缘线作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
(4) 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压力
(5) 截面在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
3. 接地装置
(1) 接地引入线与接地体焊接牢固,焊缝处做防腐处理。扁钢作接地引入线时应涂沥青,并用麻布条缠扎,然后再在麻布条外涂沥青保护
(2) 通信设备除做工作接地外,其机壳应做保护接地
(3) 通信机房内接地线的布置方式,可采取辐射式或平面型
供配电及照明系统
供配电、照明系统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一、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构成
通常公路供配电系统主要由10kV 电源线路、变配电所、供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箱和接地系统等构成
1. 电源: 为保证监控、收费、通信、消防、应急照明等一级负荷用电,公路变配电所应采用独立的两路10kV电源同时供电,或二路电源主用一路电源备用(一主一备) 单母线分段运行的供电方式。
2. 供配电线路: 公路低压配电一般采用电缆线路,10kv高压可采用架空电线路或电缆线路,一般电缆线路沿公路施工敷设较方便,但价格较高、投资大
3. 接地系统: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力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
二、 照明系统的构成:照明方式可以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照明种类可以为分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
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 安装前的准备
设备、材料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 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盘)安装要求
1. 柜、盘、箱的金属柜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 或接零(PEN) 可靠
2. 箱、盘安装应牢固,底边距地面为1. 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 8m
三、 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要求
1. 油浸变压器运到现场后,3个月内不能安装时,应检查油箱密封情况,做油的绝缘测试,并注以合格油
2. 除厂家有规定外,1000kVA以上变压器应做器身检查
四、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要求
1. 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相序一致
2. 发电机中性线( 工作零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
3. 塑料绝缘电缆线路直流耐压试验为2. 4kV,时间为15min,泄漏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
五、 不间断电源UPS安装要求
1. 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线(N极),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地线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囤
2. 主回路与控制回路应分别穿保护管敷设;在电缆支架上平行敷设应保持150mm距离
六、 电缆线路敷设要求
1. 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 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
2. 直埋电缆的上、下 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
3. 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4.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
5. 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可靠接地(PE)或接零(PEN)
6. 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七、 动力设备安装要求
1. 动力设备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 或接零(PEN)
2. 在设备的接线盒内,裸露不同相导线间和对地最小距离应大于8mm
3. 电动机应试通电,可空载试运行的电动机应运转2h,记录空载电流,检查机身和轴承的温升
八、 配电工程安装要求
1. 钢管敷设
(1) 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时应采用厚壁钢管,干燥场所应采用薄壁钢管
(2) 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3)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
(4) 明配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套帽固定,与设备连接时,应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2. 塑料管敷设
(1) 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2) 暗配时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距离不应小于15mm
3. 配线
(1) 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刀
(2)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3)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